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的影像特征。方法:对24例FAI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髋关节X线、CT及MRI检查。结果:FAI表现为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其中24例X线片示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呈"枪柄样"改变;5例有非圆形股骨头;3例髋臼后倾、髋臼过深,呈"8字"改变;15例髋臼边缘软骨下囊性变;5例股骨头颈交界处皮质下囊性变。MRI显示24例髋臼盂唇、软骨损伤及关节骨质改变。CT示α角增大。结论: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及髋臼形态异常是诊断FAI的主要征象,结合MRI显示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综合评价可明确诊断FAI。

  • 标签: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髋关节撞击综合(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的概念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形成,并由Ganz等于2003年正式提出[1-3]。FAI由股骨近端和髋臼长期非正常相互碰撞而导致,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形态学结构异常是其诱因,这种长期非正常接触和碰撞早期,可引起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变,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凸轮型 钳型 混合型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髋关节减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的疗效分析。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髋关节撞击综合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2~62岁,平均42.4岁。均行髋关节镜检,明确髋关节撞击综合(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清理损伤的软骨和盂唇,打磨骨赘,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采用髋关节查体和改良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估。末次随访时,按改良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超过90%。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对凸轮型FAI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治疗手段。

  • 标签: 髋关节 关节镜 减压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凸轮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在关节镜下接受对应髋臼成型术、股骨头成型术以及髋臼成型术联合股骨头成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对比手术前、后髋部VAS评分、改良Harris评分等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94%患者切口达到I期愈合;与术前比较,手术后7天、3个月患者VAS评分、改良Harri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1例患者大腿外侧有麻木感,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关节镜下行髋关节撞击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髋部功能,缓解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VAS评分 Harris评分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2022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三年、五年,观察组mHHS评分、Offset高于对照组,UCLA评分、VAS评分、ɑ角、CE角更低,P<0.05。结论:髋关节镜治疗方式运用在髋关节撞击综合治疗中,中长期治疗效果理想,建议运用。

  • 标签: 髋关节镜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中长期 mHHS评分 Offset UCLA评分 VAS评分 ɑ角 CE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39例髋关节撞击综合患者,均采取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髋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技术治疗不同分型髋关节撞击综合(FA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FAI患者资料。男52例,女33例;年龄为19~59岁,平均36.9岁。根据髋臼和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分型:凸轮型26例,钳夹型16例,混合型43例。常规行髋关节镜手术,切除增生滑膜,凸轮型患者均行股骨头颈成形术,钳夹型患者切除过度覆盖的髋臼、行盂唇缝合术,混合型患者切除过度覆盖的髋臼、盂唇缝合后行股骨头颈成形术。术后1年使用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HHS)、非骨关节髋关节评分(NAHS)和髋关节结果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OS-ADL)对患髋功能进行评定,并应用CT测量α角和中心边缘角。结果85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术后1年所有患者的mHHS评分、NAHS评分、HOS-ADL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3.1±7.9)、(62.5±7.5)、(62.3±7.9)分提高至(83.4±8.7)、(82.9±8.2)、(83.6±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凸轮型、钳夹型和混合型患者术后1年mHHS评分、NAHS评分、HOS-ADL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凸轮型、混合型患者的α角分别由术前67.3°±5.2°、64.2°±5.2°减少至50.3°±2.9°、49.6°±2.8°,钳夹型、混合型患者的中心边缘角分别由术前52.9°±4.6°、50.9°±3.6°减少至33.1°±4.5°、31.3°±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镜技术能够有效治疗凸轮型、钳夹型和混合型FAI,近期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髋关节 股骨髋臼撞击 盂唇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髋关节假斜位X线平片对髋关节撞击综合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德州市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6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的患者,随机分为假斜位组和常规组。依次进行假斜位和前后位平片摄影并分别测量X线片上的α角、中心边缘角、偏心距指标。结果 假斜位组显示异常征象更明显,符合率更高;假斜位组中的α角、中心边缘角较对常规体位明显升高,股骨头颈偏心距明显降低。结论 行髋关节假斜位体位摄影能够更清楚的显示髋臼外缘、股骨近端之间的异常解剖改变,从而为诊断该疾病提供更可靠的影像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关节假斜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X线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肩关节撞击综合是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广义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喙突下撞击综合和内撞击综合,以肩峰下撞击综合最为常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肩关节撞击综合可能的病因和评估撞击造成的损伤情况。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病因
  • 简介:摘要踝关节撞击综合是一类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是在反复发生急慢性损伤的基础上,造成踝关节的肌腱、韧带、关节软骨进行性损伤,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瘢痕组织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伴随过度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相邻组织的撞击、挤压、磨损,导致患者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体征。根据发生撞击综合的部位和主要表现,踝关节撞击综合分为前方撞击、前外撞击、前内撞击、后方撞击和后内撞击。MRI是踝关节撞击综合的主要检查方法,能清楚显示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程度,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病理改变,同时还能进行鉴别诊断。本文从相关解剖结构、撞击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踝关节撞击综合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FAI)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78例F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获得的髋关节图像诊断符合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在F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78例FAI患者,73例(93.59%)患者存在髋臼唇损伤,5例(6.41%)患者无盂唇损伤;伴随软骨损伤12例,唇旁囊肿10例,股骨头囊肿4例,圆韧带损伤3例,股骨颈疝囊3例;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98.63% vs 69.86%,χ2=16.472,P<0.001)。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在软骨损伤、唇旁囊肿、股骨头囊肿上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χ2=8.147,P=0.001;χ2=114.361,P<0.001;χ2=10.712,P=0.001)。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诊断FAI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为0.692(0.503~0.818),灵敏度为81.10%,特异度为69.03%;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FAI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为0.917(0.826~0.969),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7.64%,均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结论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可全面展示髋臼盂唇形态、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情况,为FAI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斜冠状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FAI)患者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78例F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同一患者分别采用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获得的髋关节图像诊断符合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在F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78例FAI患者,73例(93.59%)患者存在髋臼唇损伤,5例(6.41%)患者无盂唇损伤;伴随软骨损伤12例,唇旁囊肿10例,股骨头囊肿4例,圆韧带损伤3例,股骨颈疝囊3例;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98.63% vs 69.86%,χ2=16.472,P<0.001)。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在软骨损伤、唇旁囊肿、股骨头囊肿上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χ2=8.147,P=0.001;χ2=114.361,P<0.001;χ2=10.712,P=0.001)。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诊断FAI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为0.692(0.503~0.818),灵敏度为81.10%,特异度为69.03%;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诊断FAI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为0.917(0.826~0.969),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7.64%,均优于MRI髋关节常规正冠状面扫描。结论MRI髋关节单侧斜冠状扫描可全面展示髋臼盂唇形态、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情况,为FAI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髋关节 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斜冠状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髋臼撞击综合患者应用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进行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7.5月--2019.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应用X线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应用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表现进行对比。结果应用X线进行诊断时,能够对其患者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情况进行检出,但是对其患者出现的细微征象,如骨臼盂唇、软骨损伤检出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患者应用MRI单髋关节检查法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的诊断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患者出现的细微征象,在X线诊断的标准之上进一步提升疾病诊出率,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避免医生出现漏诊情况,此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 标签: MRI单髋关节检查法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X线
  • 简介:摘要:股骨-髋臼撞击综合(Femoral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又称髋关节撞击综合,是导致青少年运动人群髋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由于股骨头与髋臼结构异常在运动中容易发生碰撞导致髋臼周围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关节受限、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近二十年来随着对髋关节综合的深入了解,通过影像学更加直观地诊断,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但患者术后常面临着疼痛、肌力减退以及其他合并症等问题,所以关节镜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也成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完全解决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归纳总结髋关节撞击综合的解剖学基础、症状与诊断、治疗手段以及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并结合本人确诊前以及术后康复感受旨在为该病术后的临床康复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与1.5T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用GE500毫安DR摄片机和西门子SiemenssomatomTrioTim1.5TMR进行肩关节影像成像,分析肩峰形态、肩袖、肩袖周围结构及肩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影像特征。结果50例中Ⅰ期肩峰下撞击综合8例,Ⅱ期17例,Ⅲ期25例。结论DR与1.5TMRI结合能有效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的产生原因和损伤程度,为临床诊断能提供有效的影像诊断,在肩关节撞击综合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疼痛 DR与MRI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5TMRI在肩关节撞击综合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的34个病例,此组患者均行肩关节MRI与X光肩峰出口位(Y位),根据临床资料,以及X光、MRI两种影像的表现作出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中Y位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为23例,11例结果显示正常,阳性率(67.6%);1.5TMRI结果显示肩关节撞击综合34例,阳性率(100%);X线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肩峰下间隙<10mm)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1.5TMRI结果显示A-H间距变窄20例,肩峰骨质增生13例;在MRI检查中(1)直接征象34例均有肩袖损伤的表现,其中仅有冈上肌腱信号改变者1例,33例均有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损伤,撕裂者0例;间接征象7例者肩峰下滑囊积液,继发征象8例者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7例者盂肱后韧带损伤,3例者喙肩韧带损伤。结论1.5TMRI不仅可对A-H间距及肩峰骨质增生作出明确的诊断,且可对肩关节撞击综合直接及间接征象显示得很好,故1.5T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SIS)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临床诊断SIS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MRI X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月~2014年1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64例。结果随访10个月~28个月;治疗后,负重行走疼痛遗留率10.94%、被动背伸疼痛1.56%、活动后肿胀4.69%,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背伸度(18.7±3.4)分高于术前(8.5±1.2)分,术后疼痛评分(34.5±2.1)分、功能评分(48.2±8.4)分,高于术前(22.3±1.7)分、(25.4±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疗效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运动功能障碍,恢复踝关节与足部功能。

  • 标签: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推拿联合早期运动对髋关节撞击综合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寻求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推拿联合早期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比较、髋关节功能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推拿联合早期运动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能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积液的吸收,提高髋关节的功能与活动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推拿 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