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股关节疼痛综合中应用小针刀联合推拿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股关节疼痛综合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行小针刀联合推拿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Lysholm评分、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股关节疼痛综合中应用小针刀联合推拿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功能障碍,疗效明显。

  • 标签: 小针刀 推拿 髌骨关节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小针刀联合髋膝踝三位推拿手法治疗股关节疼痛综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住院病历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导入以及股四头肌力量训练,观察组小针刀局部松解及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K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KS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LKS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小针刀联合髋膝踝三位推拿手法治疗股关节疼痛综合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疼痛状况以及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小针刀 推拿 髌股关节 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去神经化治疗髌骨关节炎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髌骨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对照组,研究组为髌骨关节下清理+髌骨成形+髌骨关节周围去神经化术,对照组为髌骨关节下清理+髌骨成形术,每一组都拥有44例患者。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和股骨肌肉群活动时表面肌电测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能够有效治疗髌骨关节炎患者。

  • 标签: 髌股 髌股关节炎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跑步成为人们常见的运动方式,膝关节运动损伤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疼痛综合(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主要表现为髌骨周围的弥漫性疼痛,若不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膝关节的损伤,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适当使用物理治疗及足部矫形器辅助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股关节功能,但治疗效果尚不确定。本文旨在对国内外PFPS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继而为治疗师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髌股疼痛综合征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肢矫形器
  • 简介:目的探讨股关节置换术治疗单纯股关节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9例单纯股关节关节炎行股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于术前1d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术后第1d开始主、被动屈伸膝关节。术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出院后第1、6、12个月随访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进行VAS和HSS评分并询问患者主观满意度,将记录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并随访,随访时间25~37个月,平均28.4个月;末次随访VAS0~1分,平均(0.32±0.12)分,HSS93~98分,平均(96.34±3.64)分;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髌骨轨迹不良、髌骨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对本次手术满意率100%。结论股关节置换能有效减轻乃至消除单纯股关节关节炎所致疼痛,改善因股关节关节炎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是保守治疗失败后治疗单纯股关节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 标签: 髌股关节 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股关节关节炎(PFOA)是膝关节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其中股关节置换术(PFA)即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具有创伤小,截骨少,不损伤胫股关节,保留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等优点,是年轻患者、高要求患者理想的治疗选择。早期PFA因临床疗效差,假体远期生存率低,一直备受争议。随着假体设计理念的更新,患者选择的优化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现代PFA临床疗效可靠,假体远期生存率提高,成为治疗单纯PFOA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PFA研究的相关进展。

  • 标签: 髌股关节骨关节炎 髌股关节置换术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股关节切线位摄影新技术的讨论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5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膝关节侧位平片测量膝关节屈曲角,髌骨后缘线与股骨长轴,胫骨长轴及胫骨前皮肤线之间的夹角。对三组夹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髌骨后缘线与股骨间夹角与膝关节屈曲角成直线相关关系。根据结果研制出辅助摄影台并将体位调整为仰卧位屈膝30°进行检测。结果对50例患者58个股关节进行切线位X线片。根据四个等级进行判断为优19个,良31个,中7个,差1个。优良率为86.2%。摄片效果较差多由于韧带较多造成胫前角过小或负角造成。结论仰卧位屈膝30°进行投照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髌股关节切线位 摄影术 放射测量技术的研究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2-021
  • 简介: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或髌骨滑动轨迹异常。股关节不稳中,绝大多数为髌骨外侧不稳(占95%),可进一步分为急性髌骨脱位、慢性复发性髌骨不稳、和习惯性不稳;内侧、上方及下方髌骨不稳少见。一、髌骨稳定性的相关解剖

  • 标签: 不稳影像学 影像学评价 股关节不稳
  • 简介:摘要:疼痛综合 (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 是一种以前及周区域疼痛,在上下楼、跳跃、奔跑或者长时间屈膝坐等动作时加重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有学说认为 PFPS与髌骨周围肌力的不平衡导致的髌骨运行轨迹异常。但是目前该病因仍处于比较争议阶段,除上述病因外还有 Q角增大、髌骨位置异常、足过度外翻等病因。目前多同时采用几种治疗方法针对治疗。

  • 标签: 髌股疼痛综合征 治疗 功能锻炼 针刺。
  • 简介:摘要疼痛综合(patellofemoralpainsyndrome,PFPS)是一种以前及周区域疼痛,在上下楼、跳跃、奔跑或者长时间屈膝坐等动作时加重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有学说认为PFPS与髌骨周围肌力的不平衡导致的髌骨运行轨迹异常。但是目前该病因仍处于比较争议阶段,除上述病因外还有Q角增大、髌骨位置异常、足过度外翻等病因。目前多同时采用几种治疗方法针对治疗。

  • 标签: 髌股疼痛综合征 治疗 功能锻炼 针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目的比较股关节置换术(PF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股关节关节炎(PFOA)的失败率,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单纯股关节关节炎(PFOA)行PFA或TKA的临床试验,提取数据,采用Meta—Analyst3.1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9个回顾性临床试验,股关节置换1599膝,全膝关节置换患267膝。总的PFA组(包括第一代、第二代PFA)失败率13.6%[95%CI(0.103,0.176)];TKA组失败率1.8%[95%CI(0.007,0.044)];第一代PFA假体失败率19%[95%CI(0.143,0.247)];第二代PFA假体失败率8.3%[95%CI(0.053,0.128)]。结论PFOA患者行PFA的失败率比TKA高,需要再手术或翻修,这与假体设计和适应证的选择有关。第二代PFA假体翻修率与第一代相比明显降低。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META分析
  • 简介:股关节炎是膝前痛最常见病。多发中年人。目前对该病报道不多,重视不够。治疗上倾向局部封闭,药物治疗或关节镜下手术等。本法由周上、下半弧形针刺组成。是经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疗效确实。142例,根据HHS量化评定,优良率89.4%。本文分析该法机理:通过周环形针刺,松解周软组织,增加髌骨活动度,消除下脂肪垫无菌性炎症,疏通血管通道。调整股关节排列的微小移位。减轻股关节内压力,恢复股关节力学平衡,达到治疗目的,是一有效的安全疗法。

  • 标签: 髌周环形针刺术 髌股关节炎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股关节不稳的主要解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诊治的股关节不稳2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MRI资料,并将其纳入股关节不稳组,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4±8)岁;包括髌骨脱位、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等导致的股关节不稳,排除伴有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关节大量积液以及曾经进行膝关节手术的病例。选取同期诊断为股关节排列正常69例患者的MRI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25±5)岁;排除伴有明显股关节不适症状、膝关节可疑骨折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测量两组MRI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的数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股关节不稳组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股骨滑车沟角、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分别为1.02±0.15、0.63±0.13、145°±8°、(1.15±0.24)cm和1.16±0.14、0.44±0.13、152°±8°、(1.69±0.27)cm,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28、5.755、3.446、8.61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股骨滑车沟角增大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与股关节不稳的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以及股骨滑车沟角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分别为-78.221、0.277和0.026。结论股关节不稳患者表现为髌骨高位、股骨滑车沟角增大、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其中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以及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是股关节不稳发病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髌股关节 磁共振成像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股关节关节病的关节镜治疗效果,总结可以改善股关节关节病病患临床效果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3月-2015年03月在我院骨关节外科接受诊治的60例股关节关节病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关节镜治疗。结果2组病患在治疗效果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股关节关节病病患而言,关节镜治疗有助于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所以可推广。

  • 标签: 髌股关节骨关节病 关节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进行髌骨水平推移康复护理,随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本次选取100例老年髌骨关节疼痛患者,其时间均来自于2020年1-12月本院治疗患者,将100例患者共分为两组,展开不同形式内容的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采用髌骨水平推移康复护理,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试验组进行艾灸,经相关研究表明,常规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试验组的关节活动评分为68.72±2.13,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1.11±0.12。经研究表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1.00±1.54、29.17±1.04,试验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髌骨水平推移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效果较优,可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髌骨关节疼痛 髌骨水平推移康复护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