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正常的黏液对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不被感染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黏液异常的表现,以及不同慢性气道疾病中黏液分泌的异同和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近来提出的黏液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了解不同慢性气道疾病黏液分泌的特征和发生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新的诊疗方法的研发。

  • 标签: 黏液高分泌 黏液阻塞性肺疾病 Muc5ac Muc5b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与呼吸道和肺针对有害微粒或气体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以持续性、进行性的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呼吸道黏液分泌是COP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呼吸道黏液分泌主要由受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刺激的杯状细胞肥大和增生所引起.可阻塞呼吸道管腔,导致严重的气流受限,加速肺功能下降进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 黏液 祛痰药
  • 简介:摘要气道黏液分泌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气道黏膜产生过量黏液的病理生理过程,气道黏液分泌会导致气道阻塞,进而出现气体交换功能障碍、通气与灌注比例失调等病理生理异常,使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是影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明确气道黏液分泌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将有助于建立针对气道黏液分泌的呼吸康复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中青年肺康复专业学组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共识撰写专家组,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组的反复讨论,制订本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黏液高分泌 呼吸康复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M2.5导致气道黏液分泌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取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M2.5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SP600125组6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不处理,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PM2.5组按照剂量分别给予浓度10mg/kg、20mg/kg、30mg/kg,SP600125组给予SP600125+高浓度PM2.5。结果6组肺泡灌洗液黏蛋白5B(MUC5AC)、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氧(ROS)水平与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钙激活氯离子通道(CLCAlRNA)磷酸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低中高剂量存在递进关系,SP600125组MUC5AC、NE、ROS水平低于PM2.5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结论PM2.5导致气道黏液分泌机制较复杂,可经氧化应激等多个途径引起肺组织损伤,且呈现剂量依赖,其对NE的影响可能为潜在的致病途径。

  • 标签: PM2.5 空气污染 呼吸道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机制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气道黏液分泌所致的气道阻塞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增加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风险。MP可通过黏附、迁移、分泌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CARDS Tx)等毒力因子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直接破坏气道上皮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纤毛细胞功能及代谢等。MP感染气道后使促炎细胞因子增多及Toll样受体上调,引起气道黏液分泌增多。此外,当MP感染气道上皮细胞后,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使黏蛋白(mucin,MUC)产生增加,使MUC5AC分泌增多,进而导致气道黏液分泌。探讨调控MP感染后气道黏液分泌的机制,有可能对难治性MP感染的治疗及降低气道慢性炎症的发生率有一定帮助。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气道上皮细胞 黏液高分泌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气道黏液分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影响着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评估,但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通过多种机制改变基因表达,造成细胞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异常。本文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核糖核酸调节气道黏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气道黏液高分泌 黏蛋白 表观遗传学
  • 简介: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治疗膀胱肿瘤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该术式可使患者术后从原尿道自行排尿,排尿方式与健康人相似,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转化为尿道后,肠道仍长期保持黏液分泌功能,容易造成贮尿囊引流管的堵塞和尿液排出不畅,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并发症。本研究利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皮下注射,显著减少了回肠代膀胱术后贮尿囊的黏液分泌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回肠代膀胱术后 黏液分泌 贮尿囊 奥曲肽 临床研究 生长抑素类似物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因其高患病率和急性加重风险,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慢性气道黏液分泌(CMH)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近年来文献报道存在CMH的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严重,住院和病死率也更高。阐明CMH与慢阻肺的关系对于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羧甲司坦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羧甲司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痰液性状变化指标(MD、MP、MVP)及肺功能变化指标(FVC、FEV1、PEF、MIP、MEP)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在提高老年支气管扩张症及黏液分泌过多患者祛痰效果和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黏液分泌过多 老年 羧甲司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性分析气道黏液分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讨论调节黏液分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0例临床表现气道黏液分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结合物理和药物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6.7%,其中13例症状有所缓解(有效),占14.4%;效果明显者(显效)65例,占72.2%;无效12例,占13.3%。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黏液分泌过多是COPD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有效抑制、调节黏液分泌能够促进COPD治疗目标的达成。

  • 标签: 慢性肺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中医药干预COPD气道黏液分泌作用机制主要为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抑制黏蛋白MUC5AC表达。中医药干预COPD气道黏液呈高分泌多途径性、多靶点性的特点,具有较大潜力。但现有研究尚存在一定问题,如研究对象多为肺组织标本,对灌洗液标本研究较少,针对痰液标本的研究较少,需通过进一步的科研设计观察中药及复方制剂对痰液标本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相关信号通路、水通道蛋白等的疗效及具体作用靶点。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气道黏液高分泌 中医药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道黏液分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6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并伴有气道黏液分泌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0例患者,行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就护理效果而言,研究组为95%,对照组为70%;就气血分析结果而言,护理后研究组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肺部感染性疾病伴气道黏液分泌患者应用气道吸痰专项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气血状况,实现有效的护理干预。

  • 标签: 肺部感染性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吸痰 专项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卵巢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伴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增加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伴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为卵巢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伴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检查以黏液性囊腺瘤成分为主外,另见由甲状腺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混合成的结节一枚,细胞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AE1/AE3(+,核旁点状),Syn(+),CD56(+,局灶),CgA(+,局灶),CK7(+),TTF-1(+),PAX-8(+,局灶),Ki-67(+,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TF-1(+),PAX-8(+);黏液性囊腺瘤成分,CK20(+),CK7(+,局灶),CgA(-),Syn(-)。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伴黏液性囊腺瘤为罕见病变,患者多以盆腔包块就诊,无典型临床症状,以黏液性囊腺瘤为主时,极易漏诊,故应广泛取材并提高对黏液性囊腺瘤伴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认识,对积累资料,避免临床病理误诊、漏诊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卵巢甲状腺肿神经内分泌肿瘤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92例心脏黏液瘤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或不停跳下手术,经不同的心脏切口,同期施行三尖瓣成形术3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各2例。结果待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右心房黏液瘤患者中无死亡病例。随访2—6年,心功能恢复至Ⅰ级61例,Ⅱ级21例;晚期死亡4例。随访期间,发现2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心脏黏液瘤有栓塞和猝死的危险,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确切;由于有一定的复发率随访是必需的。

  • 标签: 黏液瘤 心脏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谢赣生医师:首先简要介绍一下病史。患者,男,63岁,因“体检发现右肾结石10年,打侧腰背胀痛伴低热1个月”人院。患并10年的行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结石(大小不详),未予处理。一年半胁体检时腹部CT平扫提示右肾多发结石、右肾积水、肾片皮质变薄,见图1,当地医院予中药调理,期间未查肾功能或行其他影像检查。

  • 标签: 黏液腺癌 肾盂 腹部CT平扫 右肾结石 肾多发结石 右肾积水
  • 简介:【摘要】原发于肾盂的黏液腺癌一种罕见的肿瘤,文献报道并不多。患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影像学也无特征性的表现,术前常误诊为肾结石、肾积水和肾脓肿,常是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本文通过报道1例肾盂黏液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经验,增强对肾盂黏液腺癌的认识。

  • 标签: 肾肿瘤 黏液腺癌 肾积水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经术后病理组织学确诊为PPMA共54例,并获取同时期经术后确诊为非黏液性肺腺癌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预后情况。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PPMA预测模型公式。结果PPMA组较对照组确诊的时间更长,更易咳黏液痰、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更高;肿瘤好发于双肺下叶,且其内部更易出现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更容易出现被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TTF-1、NapsinA低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率更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腺癌患者诊断为PPMA预测模型公式。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当截断界点为0.395时,其敏感度达81.48%、特异度达86.11%。PPMA组与对照组总体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单纯型肺浸润性黏液腺癌(PIMA)的5年无病生存率比对照组与肺浸润性黏液/非黏液混合型腺癌更高。结论PPMA为肺腺癌的少见亚型,恶性程度低。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PIMA预后可能好于腺癌其他病理亚型。

  • 标签: 腺癌,黏液 病理学,临床 预后 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黏液瘤摘除29例,经右房-房间隔切口,切除黏液瘤及蒂周围0.5~1.0cm的房间隔组织,房间隔缺损小的直接缝合,大的补片修补.结果29例手术病人均无死亡.门诊随防2个月直4年,心脏功能良好.无黏液瘤复发及再生.结论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切除方法可靠确实,治疗彻底.

  • 标签: 心脏肿瘤 治疗 肿瘤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