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通过解决为什么补偿,谁来补偿,向谁补偿,补偿多少,如何补偿等问题,调整相关主体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从而激励生态服务功能提供者的生态保护行为。

  • 标签: 生态补偿机制 南水北调 涵养 水源 中线 生态服务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最具有挑战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确立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自勺指导方针。因此,加强丹江口水库水源的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决定此项工程成败的关键。

  • 标签: 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水资源优化配置 乐观 生态环境建设
  • 简介:摘要 :层次分析法 (AHP)是一种多指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其理论内容深刻而表现形式简单 ,包括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求值、一致性检验和综合指数计算等运算过程。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3个采样点进行了 2a的水体浮游植物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 ,并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季节 4因素和 6项理化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层次分析综合指数PI在 3采样点有差异并且变化灵敏 ,渠首 (陶岔 S1 ) PI =0. 5697,水质属于污染 ;库心 (小太平洋 S2 ) PI = 0. 3619,水质属于尚清洁 ;丹江入库上游 (大石桥 S3 ) , PI =0. 7755,水质属于中污染 ;AHP分析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根据结果分析认为 :层次分析法做为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评价有重要性 ,值得推广应用 ;丹江口水库是重要的水资源 ,但目前水质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做好水源的长期生态监测 ,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 ,改善水质 ,极为重要。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理化检测 层次分析法 水质评价
  • 简介:摘要水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至关中要,河湖水系以及连通的情况不但对水土资源格局、环境的容量与水资源的承载力及相关灾害风险情况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利用。所以,需对跨流域的调水与河湖水系的连通工程加强研究力度,从而提升配置水资源的能力,推动水资源获得可持续的使用。怎样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与调度,是影响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否能够达到规划的目标与获取最大化效益一项关键因素。

  • 标签: 南水北调 中线水源 调水管理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越来越多,水质污染问题等原因造成现在饮用水资源持续下降,特别是北方水资源匮乏地区更迫切需要水资源补充。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们健康生活,我国政府提出了南水北调方针,南水北调期间水质安全问题成了关注焦点,远距离输送用水,会有一些水质风险出现,如何有效应对水质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更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这一领域内容,就南水北调中线地表水水质现状及管理对策展开了分析与讨论,期望能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南水北调 水质安全 污染风险 应对措施
  • 简介:从DEM(数字高程模型)中提取地形、地貌信息是当今GIS空间分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ArcGIS软件的Hydrology模块,对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江流域的ASTERGDEM(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进行了相关处理,提取了研究区域水流流向、汇流栅格生成、河网水系、子流域边界等流域特征信息,讨论分析了信息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标签: ASTER GDEM 水文特征 河网提取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缺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21世纪特大工程.丹江口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由于其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影响工程效益,因此要保证"一库清水向北流",关键是确保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库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性,对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展开SWOT分析,确立了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最后提出了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体制;加大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走"内安外迁"的道路,解决好移民问题;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以及建立和实施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等.

  • 标签: 丹江口库区 生态环境 经济协调发展
  • 简介: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南阳师范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自2004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至今,南阳师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工作,为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服务项目 生态环保 师范学院 南阳 生态文明建设
  • 简介:在全面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研究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水源地的生态足迹总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加,生态赤字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特点,但仍未出现生态盈余,表明水源地在研究期内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管理部门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水源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简介:运用Copula方法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与各受水区汛期、非汛期及全年降水量的联合分布,并基于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式的降水结果,用所建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情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与受水区丰枯遭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汛期来看,汉唐(汉江水源唐白河受水区)和汉海(汉江水源-海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增加3.34%~16.48%和2.56%~8.21%,而汉黄(汉江水源-黄河受水区)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减小-1.97%~9.57%i从非汛期来看,汉唐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分别减小-0.21%-9.42%和0.99%~5.54%,而汉黄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增加1.79%~13.28%;从全年尺度来看,汉唐、汉黄和汉海遭遇的丰枯同步频率基本均呈减小趋势,不同排放情境下分别减小-2.88%~10.97%、-1.28%~5.05%和-2.33%~7.01%。

  • 标签: 南水北调 丰枯遭遇 COPULA方法 气候变化
  • 简介: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已经完工,为防止总干渠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通过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途径进入干渠,需要在总干渠两侧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根据总干渠工程类型、排水方式等,分析拟定了总干渠水源保护的划定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保护区划定方案。

  • 标签: 水质污染 水源保护区 划定
  • 简介:【中考预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亿人。先期实施东、中线一期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2015年中考可能以此热点来考查南水北调的伟大意义.如何妥善安置水源地库区移民及国家、社会和青少年为保障其重新开始幸福生活需要做的工作等。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通水 调水规模 一期工程 工程规划 库区移民
  • 简介: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全面开放中小城市”.和很多城市一样,十堰市也在不断地扩张中.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塔吊林立、工地扬尘、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也不断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生活友好型绿色城市应成为当前十堰市发展的目标.

  • 标签: 绿色城市 十堰发展 步行 分类垃圾 旅游经济产业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分局白蚁防治工作,作为总干渠渠堤运行安全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经过近年来的白蚁防治试验和研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白蚁防治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防治措施,为开展白蚁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白蚁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南水北调中线由一条长长的开放式明渠和复杂的水力结构组成。它以极其严格的水质要求为城市提供饮用水。近几十年来,鉴于各类调水工程中偶有发生水污染事故。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以评估其对整体应急管理的影响,同时应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以便及时应对和管理突发事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以丹江口段为研究对象,组建了一个综合的水质安全评价模型,主要为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以更科学,更通用地评估事故,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或专家更快的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 标签: 南水北调 中线 丹江口 水质安全 模型
  • 简介:综合考虑地层条件、构造条件、强降雨及地下水影响等多种因素,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滑坡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认为降水影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为滑动体治理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对今后类似灾害防治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南水北调 滑坡 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