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方法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导尿,术者在宫缩间歇期手握胎头上托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宫缩时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同时助手从腹部配合同方向推移胎儿背部,胎头下降不再回转时再慢慢松手。结果徒手旋转胎头术38例,成功30例,成功率78.94%;失败8例,失败率21.06%。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26例,4~7分4例。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6~7cm,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位,变难产为顺产。

  • 标签: 徒手旋转 处理 头位难产
  • 简介:目的寻找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处理技巧,减少剖宫产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待产并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240例病例,对其处理方法及技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徒手旋转处理持续性枕后位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 徒手旋转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我院收治12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与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结局、胎儿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并发症
  • 作者: 马燕霞 代玉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2
  • 出处:《国际护理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
  • 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 简介:目的: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实验探究的时间为2019.1-2020.1期间,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产妇分娩中均实施助产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徒手旋转助产处理,比较产妇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疗效。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实验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产妇81.58%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针对头位难产产妇应用产妇助产护理徒手旋转,能够帮助产妇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和窒息的概率,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安全。

  • 标签: 产妇;头位难产;助产护理;徒手旋转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经阴道分娩产妇52例,成功率为86.7%,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8例。结论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能够有效降低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胎头异常 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头位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使其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 80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 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头。比较 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 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 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5.0%vs20.0%),差异显著( P< 0.05)。 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 P< 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头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头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助产护理 常规助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头位难产产妇各指标状况的意义,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6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产妇均按照住院号在奇偶分组下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产妇各30例,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所有产妇入选时间: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结果:分娩指标状况分析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徒手旋转助产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头位难产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比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头位难产产妇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产妇为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两组,A组(n=45)接受常规助产护理,B组(n=45)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较A组均明显占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 108 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实施徒手旋转,生产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研究组产妇中自然分娩 30 例,剖宫产 7 例,阴道助产 17 例,对照组产妇中自然分娩 13 例,剖宫产 23 例,阴道助产 18 例,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新生儿当中,新生儿窒息 3 例,宫内窘迫 4 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12.96% ,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 13 例,宫内窘迫 13 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48.15% ,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实施徒手旋转,可加快产程,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出现头部难产产妇9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A(45例)和B(45例)两组,A组对出现头部难产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B组给予常规的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阴道助产例数、刨工产例数等内容。结果A组自然分娩有25例,剖腹产有4例,阴道助产有16例;B组自然分娩有9例,剖腹产26例,阴道助产有10例,两组产妇在剖腹产和自然分娩方面,A组明显由于B组(P<0.05),A组第二产的用时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头部难产的产妇通过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干预,能够减少胎头俯屈下降的难度,而且也能加快产妇第二产的时间,母婴安全较高,大大降低了临床剖腹产率。

  • 标签: 徒手旋转 助产护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头位难产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助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徒手旋转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第二产程的时间长短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患者的助产护理中给予徒手旋转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对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助产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徒手旋转助产方法,产后,比较两组患者产程的长短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而评价徒手旋转的护理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的助产中应用徒手旋转可有效缩短产程活跃期及产程的长短,加快胎儿娩出体外以防止发生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状,因此徒手旋转在助产护理中的意义显著。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予以徒手旋转抬头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两组的阴道助产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促进产妇的产程加快,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