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县婴幼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我所进行健康体检服务的529例婴幼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年龄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单因素进行描述性一般统计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29例健康体检婴幼中发生缺铁性贫血97例,发生率为18.3%(97/529),其中轻度患儿68例,中度患儿26例,重度患儿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年龄、母亲孕期有贫血、合理添加辅食、母乳喂养期间营养不良及监护人接受IDA知识教育是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婴幼发生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临床介入预防措施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 0~ 3岁婴幼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患病率现状,并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防止该类疾病高频率的发生。方法 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9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 0~ 3岁婴幼 3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测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IDA发病率及发病原因,比较不同出生情况、不同月龄段、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幼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结果 300例 0~ 3岁学龄前儿童共检出 IDA患儿 120例,检出率为 40%,其中男、女儿童 IDA患病率分别为 19.88%和 20.12%,两者

  • 标签: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80例婴幼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贫血均为轻中度。对照组患儿常规儿科门诊口服铁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口服铁剂治疗的同时联合儿童保健门诊的一些健康干预措施。结果:接受治疗之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饮食恢复正常的时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网织红细胞的改善时间均整体更早。结论:在针对婴幼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的过程中,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健康教育能够使家长更好地配合贫血的治疗,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缩短患者症状改善的时间。

  • 标签: 儿童保健门诊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临床分析
  • 简介:缺铁性贫血(IDA)是婴幼最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IDA患病高峰期与睡眠一觉醒模式形成期一致,而睡眠及睡眠一觉醒模式对婴幼脑功能、认知、神经运动及气质的发育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IDA婴幼睡眠具有夜间睡眠时间缩短、夜醒次数增加及脑电睡眠记录中的睡眠纺锤波、快速眼动睡眠(REM)异常等,对婴幼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作者拟就IDA与婴幼睡眠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睡眠 睡眠纺锤波 快速眼动睡眠
  • 简介:摘要婴幼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不利于婴幼的健康生长发育。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较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包括补铁治疗、抗感染治疗、中医治疗及其它相关治疗,帮助婴幼解除疾病,保证健康生长。

  • 标签: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瑞金街道婴幼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本街道6月龄-2岁发生轻度缺铁性贫血婴幼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样74例轻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并分成2组,一组给予单纯饮食调整治疗,另一组给予饮食调整并加用口服小儿右旋糖苷铁治疗。结果本次研究观察发现6个月婴儿发病率占58.1%,单纯饮食调整组总有效率为91.4%,加用铁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2组疗法疗效相当。不合理饮食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及时添加辅食和合理的饮食调整是防治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 标签: 贫血 缺铁 辅助食品 饮食调整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银地区婴幼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选择白银地区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儿童保健门诊的268例婴幼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6个月-1岁组(A组)、1-2岁组(B组)、2-3岁组(C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268例婴幼中,70例发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6.12%,其中6个月-1岁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3岁和1-2岁组(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母乳喂养 辅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银地区婴幼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方法:选择白银地区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儿童保健门诊的268例婴幼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6个月-1岁组(A组)、1-2岁组(B组)、2-3岁组(C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268例婴幼中,70例发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6.12%,其中6个月-1岁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3岁和1-2岁组(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母乳喂养 辅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婴幼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40例缺铁性贫血婴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和维生素C进行治疗,观察患儿贫血的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显著,4例患儿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5%,38例患儿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均已达到标准,或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和维生素C对婴幼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防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并发现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分析相关因素,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结果6~24个月是婴幼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时期,非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是引起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经过补充铁剂治疗后,痊愈58例,显效2例,治愈率为96.67%。结论应对婴幼家长进行科学喂养教育,鼓励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发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及时给予补充铁剂治疗,促进婴幼健康发育。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和2~3岁婴幼。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引起。婴幼膳食中,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体内储存的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本文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3—2015年的141例IDA患儿情况,并就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评估、分类,治疗、管理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 标签: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防治
  • 简介:婴幼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高峰是1~3岁,发生率为4%~8%。一些病例报告表明,儿童的缺血性卒中与缺铁性贫血有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系的Maguire等2007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选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儿15例为病例组,在门诊选择143例无卒中的健康幼儿为对照组。两组幼儿年龄为12—38个月,既往健康,无可确认的卒中危险因素。收集两组幼儿的年龄、性别、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平均红细胞体积 病例报告表 血小板计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婴幼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我院体检的缺铁性贫血婴幼患儿,收治时间为2021.03~2022.03,对100例患儿的缺铁性贫血防治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婴幼的发生与性别无关,差异较小(P>0.05);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婴幼的月龄有关,差异较大(P<0.05);经临床治疗后,联合药物、饮食调整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较大(P<0.05)。结论:婴幼月龄越小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越高,联合铁剂、饮食调整对婴幼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临床应对缺铁性贫血婴幼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治疗,治愈率便能显著提高。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母乳喂养 微量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脐带血可预防婴幼缺铁性贫血。方法在足月婴儿保持于阴道口同一水平以及脐带在出生3分钟后进行钳夹的情况下,胎盘输血量约合出生体重的35ml/kg。结果将新生儿放置在母亲腹部上面以及出生后在脐带动脉博动未停止时立即钳夹脐带的效果比较,发现婴儿出生后放置母亲腹部上面的婴儿比出生后立即钳夹脐带的婴儿血容量要高32%。结论脐带的钳夹时间晚的对增加婴幼铁储存量预防缺铁性贫血是有效的。

  • 标签: 婴幼儿期 缺铁性贫血 脐带血
  • 简介:摘要婴幼铁缺乏发生率较高,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危害婴幼健康,损害婴幼的认知能力和智力。为了降低婴幼铁缺乏发生率,预防婴幼缺铁性贫血,本文探讨了婴幼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以期降低婴幼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 标签: 婴幼儿 体缺乏 缺铁性贫血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婴幼营养性缺血性贫血的原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对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幼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婴幼营养性缺血性贫血的发生率为24%,6月~1岁龄儿童检出率最高,孕晚期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未及时添加辅食、经常罹患疾病以及未接受育儿指导共6项因素贫血的发生有关。结论针对已婚未育父母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婴幼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 标签: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缺铁性贫血实施饮食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集入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婴幼患者68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临床分组方式确定为电脑随机抽签法,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分患者数量为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饮食干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的临床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明显,显示组间差不存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显示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饮食干预护理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