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BO正反定型不相符合的血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4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结果4例ABO血型定型困难标本中,A抗原减弱1例,B抗原减弱1例;抗-B抗体缺乏2例。结论肿瘤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正常人由于免疫耐受也会导致抗原减弱或特异性抗体消失。

  • 标签: ABO血型 抗原减弱 抗体缺乏
  • 简介:摘要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来说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广义来说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各成分的抗原不同。全血每一成分中都可能作为一种免疫抗原,使受血者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输血同种免疫反应,为减少输血发热反应和溶血反应,必须进行血型血清学的检查。该技术除用于输血外,还用于器官移植,尤其是肾脏和骨髓移植。另外还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亲子鉴定,个体识别以及双生子卵性诊断等。

  • 标签: ABO血型 测定 分类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近几年来婴幼儿ABO血型正反血定型结果不合情况,探讨婴幼儿ABO血型IgM抗体生成变化趋势。方法:对1177例婴幼儿血型进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检测。结果:共检测婴幼儿标本1177例,舍去AB型标本198例,其余979例标本中,血型IgM抗体生成与文献数据比较呈提早趋势。结论:应重视婴幼儿血液检测特别是新生儿正反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明确新生儿个体输血策略,以保证其输血安全。

  • 标签: 婴幼儿 血清抗体 IGM抗体 生成趋势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胃部剧痛来院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呕吐物中见有鲜红少量凝血块,心肺、肝脾未发现异常,急查血型、血常规,以备输血.

  • 标签: B抗原 ABO血型 剧痛 呕吐物 肝脾 就诊
  • 简介:摘要妇女妊娠期间,由于母亲和胎儿的ABO血型和Rh血型及其他血型系统不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因此,对妊娠女性妇夫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检测,鉴定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和抗体物特异性等意义重大。现将我站血型室近几年来对例孕妇产前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免疫学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ABO血型 RhABO血型和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人肝、肾ABO血型抗原表达的差异,探索ABO血型抗原血型抗体介导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ABO血型为A型和B型血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各4例,O型血对照2例。获取供者肝脏和双肾后,留取肾动脉、肾静脉、肾组织、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肝组织标本,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BO血型抗原的含量和分布。结果WB检测结果显示,同一供者不同部位ABO血型抗原含量并不一致。在同一个体内,A型抗原在肾组织和门静脉含量最高,在肾动脉含量最低;B型抗原在肝静脉及肾组织含量最高,在肾动脉、肾静脉及肝组织含量最低。不同个体之间,同一部位血型抗原含量差别也较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进一步发现血型抗原在肝、肾组织和血管中的分布与WB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BO血型抗原在不同血型、个体和器官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影响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结局。

  • 标签: ABO血型抗原 ABO血型不相容 器官移植 蛋白质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本文采用单克隆抗A、抗B、抗H抗体结合高灵敏度的酶免疫组化ABC法,对50例精液的精子进行了ABO血型检验,均正确做出鉴定。该方法可用于微量物证的法医学检验,具有简便、高灵敏等特点,适合推广利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法医血清学 ABO血型 精子 生物素抗体 ABC复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型抗体效价异常在孕妇中所占比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盐水试管凝集法进行IgG抗A或抗B的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血清效价大于164者有18例,异常检查率9%。结论在产前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疾病发

  • 标签: 血型抗体 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规则抗体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并为正确血型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在我院申请输血治疗的患者5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记录不规则抗体干扰血型鉴定的情况,并对这类患者进行进一步抗体鉴定,了解抗体的特异性、类型。结果5000例患者中共有29例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干扰血型鉴定,检出阳性率为0.58%。在Rh系统、MNS系统、Lewis系统、P系统中均有不规则抗体产生,对血型鉴定造成干扰,对不规则抗体类型进一步鉴定,可见IgG和IgM类不规则抗体各占6.90%、10.34%,混合抗体占82.76%。结论IgG和IgM类不规则抗体是干扰ABO血型鉴定的主要因素,做好患者血清中的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筛查对于保证输血患者的用血安全、提高治疗质量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干扰因素 ABO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前ABO及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均接受及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50例血液样本在进行抗体筛查后,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占比2.00%;血型鉴定结果以O型最多占比40.00%,其次为B型的28.00%、A型的24.00%、AB型的8.00%及Rh血型的2.00%。结论 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可准确掌握患者血型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输血方案,从而显著提升输血安全性,并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

  • 标签: ABO血型 Rh血型 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摘 要 阐述了ABO血型与Rh血型在分型,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产生方式、种类数量及分布,控制抗原合成的基因座位数量和位置,血型抗体种类,血型鉴定方法,血型不合所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时机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ABO血型 Rh血型 比较
  • 简介:目的:调查研究德宏州献血者ABO和RhD血型系统抗原分布情况,为普通大众提供该地区血型分布比例,为血站采血和临床用血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德宏地区共献血105602人次,剔除二次及多次重复献血者,共有57775人献血,检测其ABO、Rh血型系统抗原。结果:本地区人群ABO血型比例分别为A型(31.86%)、B型(24.25%)、O型(35.42%)和AB型(8.47%),Rh(D)阴性217名(0.38%),表型特征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掌握ABO和Rh这2个独立血型系统在本地区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并用于血型档案库的建立,对于保证合理临床用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德宏地区 ABO血型 RH血型
  • 简介:摘要AIDS患者是由HIV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细胞,并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患者ABO血型抗体减弱或消失、凝集强度及亲和力下降,造成患者ABO血型鉴定反定型与正定型结果不相符合而成为疑难血型

  • 标签: 艾滋病 ABO血型抗体 ABO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新生儿溶血病(HDN)是一种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可以导致胎儿早期流产或出现贫血、水肿、肝脾肿大或造成新生儿核黄疸,甚至死亡。在我国HDN多见于ABO血型不合引起,当O型血的母亲孕育了不同血型的婴儿时,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使母亲产生相应的免疫性抗体IgG,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红细胞产生不同程度溶血,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水肿及核黄疸后遗症等疾病。因此,检测孕妇血清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对预测HDN有重要意义。

  • 标签: O型血孕妇 ABO血型抗体 检测分析
  • 简介:目的研制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标准物质,作为血型抗体效价检测的室内质控和检测结果溯源的标准。方法将标准单克隆血型抗体分别使用生理盐水、低离子液和AB型血浆进行稀释,并观察反复冻融对抗体效价的影响;将合适稀释度的血型抗体冻干制备成标准物质,并对标准物质的均一性、稳定性进行评定。结果生理盐水和低离子液稀释的标准物质冻融后抗体效价变化较大,AB型血浆稀释的标准物质冻融后效价变化不大;标准物质均一性评价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表明标准物质在瓶间是均匀的;35d内各参数的稳定性评价趋势分析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该期限内标准物质是稳定的。结论使用AB型血浆稀释制备标准物质较好,制备的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

  • 标签: 血型抗体 效价 均匀性 稳定性
  • 简介:Duffy抗原,是Cutbush在1950年发现一名叫Duffy的输血后产生了溶血反应患者,在该患者血浆中发现了抗Fya抗体,之后确认了Fya抗原的存在。到1993年,确认了Fy基因的位点。1991年Daybomme等证实了Duffy抗原是红细胞膜上CC家族和CXC家族趋化因子的杂项趋化因子的受体,是红细胞上的趋化因子受体,也称为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Antigen/ReceptorforChemokines,DARC)2010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了Duffy血型系统有5个抗原,命名为Fy1,Fy2,Fy3,Fy5,Fy6(传统名:Fya,Fyb,Fy3,Fy5,Fy6)。

  • 标签: Duffy血型系统 CC家族 CXC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及制定相应的输血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并选择同期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探讨相应的输血对策,以便提醒临床能够予以重视,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的输血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血型抗原鉴定主要为患者红细胞与抗血清反应中出现与反定型不符14例,A型9例,B型5例;正定型3例,均为O型。观察组患者在溶血性情况中出现3例非溶血性,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接近,无明显差异。结论患者的血液疾病主要集中在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给每位患者输入同型血可有效恢复抗原的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

  • 标签: ABO血型抗原减弱 原因 输血对策 血液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2年7月至2022年9月接诊的86例体检人员,分别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分别对患者ABO、RhD血型抗原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据统计分析,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和试管法在健康体检人员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符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操作更加简便,检测结果快速可靠、长期有效,且容易保存,准确性极高,对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柱凝胶免疫检验 试管法 血型 抗原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