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夜间胃食管反流(nGER)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具有相关性,并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目的:探讨GERD患者nGER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具有典型烧心、反流症状且食管MII-pH监测提示有nGER的GERD患者,分析性别、年龄、BMI和DBI对nGER的影响。结果:130例GERD患者中,97例(74.6%)MII-pH监测提示具有客观的nGER,其中仅18例(18.6%)具有主观的夜间烧心或反流症状。女性GERD患者和老年GERD患者的食管容量清除能力显著减弱。肥胖GERD患者的夜间pH〈4反流时间百分比、反流周期数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GERD患者。DBI≥2.5h可显著降低GERD患者的夜间酸反流。随着DBI的延长,夜间食管弱酸反流可进一步降低。结论:GERD患者中普遍存在nGER,且以弱酸反流较多,但患者主观症状较少见;女性和高龄GERD患者的夜间食管容量清除能力降低;BMI≥25kg/m2可促进nGER的发生;DBI≥2.5h即可显著降低GERD患者的夜间酸反流指标,但以夜间弱酸反流为主的患者,需尽可能延长DBI。

  • 标签: 夜间胃食管反流 晚餐-睡眠间隔时间 弱酸反流 体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rd Q评分量表在初步诊断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食管反流病患者,参与者共50例,就诊时间在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Gerd Q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析在食管反流病中初步诊断作用效果。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分析,食管反流病患者Gerd Q评分主要介于7-14分范围内,而健康人员Gerd Q评分基本不超过7分,且Gerd Q评分越高,灵敏度逐渐降低,而特异性逐渐升高,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反流病初步诊断中应用Gerd Q评分量表对患者病情诊断有良好指导意义,可为医生提供准确判断依据,诊断效能较高。

  • 标签: 食管反流病 Gerd Q评分量表 初步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耐信量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临床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内窥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连续监测和或质子泵抑制剂试验(PPI试验)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金标准,抽取有上消化道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患者86例,分别行耐信量表(RDQ)测定后进行比较。结果RDQ高于l2分的患者中内窥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且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占64.2%;RDQ低于12分的患者中内窥镜下无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且24小时食管HP为阴性的者占42.1%。结论利用耐信量表(RDQ)分值初诊胃食管反流病(GERD)有一定可行性,而且操作简便,受检者无痛苦,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耐信量表(RDQ)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RPV-1、PAR-2在不同亚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粘膜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食管高敏感性产生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30例病人设为研究组,同期完成体检的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胃食管内镜下取食管齿状线上3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标本,后续采用RT-PCR方法检测TRPV-1、PAR-2mRNA表达量。结果30例研究对象中15例为NERD患者,15例为EE患者。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的对象为10例。GERD组患者年龄(46.5±14.5)范围为18~60岁,其中,NERD组、EE组平均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Q评分结果显示,NERD组、EE组的RDQ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T-PCR结果显示,NERD、EE组患者食管粘膜中TRPV-1和PAR-2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Control)组的近两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RPV1和PAR-2在不同亚型GERD患者中表达量明显增加,而这些受体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高敏感性的产生有关。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高敏感性 TRPV-1 PAR-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食管反流量表对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及评价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荣军总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住院门诊2012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1331例,采用胃食管反流量表记录老年GERD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前的RDQ评分,同时测量治疗前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的浓度,并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经过治疗后GERD患者恢复情况,通过COX回归探究GER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OC曲线,探究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RDQ得分、PGⅠ和PGⅡ是影响GER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DQ得分在本研究中所得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3(95%置信区间0.770~0.857),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PG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715(95%的置信区间是0.662~0.768),其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同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2.71%。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胃食管反流量表可提高GERD的诊断率,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食管反流量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对伴焦虑抑郁的GERD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伴有焦虑抑郁的GERD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埃索美拉唑40mgqd治疗,治疗组加用黛力新10.5mg,bid(早、中餐后)治疗,每周随访1次,治疗时间均为4周.所有患者均行治疗前后的反映反流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的RDQ、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HamiltondepresGsionratingscale,HAMD和(Hamihonanxietyratingscale,HAM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和有效率差别.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平均RDQ积分为27.18±4.57分和27.65±4.06分,治疗后为10.64±6.29分和14.91±5.27分,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2.4%.HAMD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23.12±1.86和22.78±2.07,治疗后为12.43±1.42和17.45±3.62,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0%对照组为62.6%,两组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9.23±2.16和21.11±1.47,治疗后为11.67±1.51和17.65±4.13,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9%,对照组59.6%,两组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埃索美拉唑可有效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状态GER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GERD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埃索美拉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5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97-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