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肠(胃)瘘的主要MSCT表现,提高胆肠(胃)瘘的CT诊断水平,从而为临床诊治胆肠(胃)瘘提供更及时精确的影像学支持。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外科证实的胆肠(胃)瘘病例的CT检查资料。9例均行MSCT检查。5例行腹部CT平扫+增强,4例行腹部CT平扫。结果MSCT显示胆囊壁增厚、模糊9例;胆管积气5例,胆囊积气4例,胆囊积胆管均积气2例;显示瘘口5例,胆结石5例;异位胆石4例,其中1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位于位于空肠,1例位于回盲部,1例胃及胆囊均见结石。1例胃出口梗阻,1例不全性小肠梗阻,1例完全性小肠梗阻。合并肝脓肿1例。结论MSCT在胆肠(胃)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较好的显示胆肠(胃)瘘的瘘口,特别是胆肠(胃)瘘合并异位胆石或胆石性肠梗阻时,可以很好的显示异位胆石的位置、大小及数目,以及肠梗阻的位置及程度。当胆肠(胃)瘘合并肝脓肿时,通过CT增强亦能准确诊断。MSCT可以为临床诊治胆肠(胃)瘘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 标签: 胆肠瘘 胆道积气 异位胆石 肠梗阻 计算机体层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方法收集我院18例肾上腺损伤病例,总结其CT检查肾上腺血肿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其并发其它邻近脏器损伤情况。结果18例肾上腺损伤病例,均为单侧发生,其中右侧15例,左侧3例,CT值为51~67Hu,CT表现为肾上腺区卵圆形血肿16例,肾上腺弥漫性斑点状出血灶2例,其中合并肾上腺周围渗出液1例,18例均有外伤史,其中3例为单纯腰背部外伤,其余15例均合并其它邻近脏器损伤。结论MS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临床随访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及与其它病变鉴别。

  • 标签: 肾上腺 血肿 外伤 MSCT中图分类号 R586 R814.4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97-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MS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2015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肾上腺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于肺癌16例(38.1%),肝癌11例(26.2%),乳腺癌4例(0.95%),甲状腺癌3例(0.71%),卵巢癌3例(0.71%),肾癌3例(0.71%),来源不明的恶性肿瘤2例(0.47%);其中13例肾上腺转移瘤表现为双侧,右侧16例,左侧13例。42例转移瘤中55个病灶均为实性肿块,边缘清楚,双期CT增强扫描,直径小于3cm的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直径大于3cm的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巨大肿块内伴低密度坏死。结论密切结合病史及CT表现,能对绝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做出正确诊断,有利于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肾上腺 转移瘤 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钙化的MSCT特点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的MSCT资料。结果MSCT检测出159个甲状腺结节,其中34个(21.38%)伴有钙化,122个良性结节中19个(15.57%)伴有钙化,37个癌性结节中15个(40.57%)伴有钙化,结节钙化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钙化结节中良性结节显著高于癌性结节,而微小钙化结节中良性结节显著低于癌性结节(P<0.05),良恶性结节的钙化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钙化可作为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征象。

  • 标签: MSCT 甲状腺结节 钙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MSCT表现。方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百草枯中毒肺部影像表现与检查时间、中毒剂量相关。27例出现了磨玻璃征、部分患者肺外周出现肺实变,肺气肿及胸水;晚期肺间质纤维化是主要特征。剂量小时肺部损害轻,剂量大时肺部损害重。结论百草枯中毒肺部损害具有明确的影像特征,对判断肺损害、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损伤 百草枯中毒 MSCT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adrenallymphoma,AL)的MSCT图像特点,评价MSCT对原发性A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病理证实的6例(9个病灶)原发性AL的CT资料,重点研究肿瘤的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强化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腹膜后淋巴结等情况。结果:6例中,3例位于单侧肾上腺,3例位于双侧,共9个病灶,直径2.4~8.0cm,平均(5.1±1.6)cm;病灶平扫4个为类圆形,3个为椭圆形,2个为类三角形;密度均匀,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5个,不均匀强化4个,其中动脉期为轻度强化,静脉期轻中度强化,4个病灶延迟期亦有强化。结论:原发性AL表现为肾上腺区的软组织肿块,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确诊及了解病变累及范围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发性 肾上腺淋巴瘤 MSCT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临床证实的83例气管憩室的MSCT影像表现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3例气管憩室均位于胸廓入口,单发,气管右侧6~9点位置,MSCT均表现为外缘光整,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含气囊腔,囊壁内缘清晰光滑,囊内分隔55例(约66%),囊腔与气管相通17例(约20%),囊腔主体与气管关系密切,28例气管形态呈刀鞘状。结论气管旁与气管连接紧密且囊壁光整,内可有(或无)分隔的含气囊腔,可作为气管憩室的典型CT表现。

  • 标签: 胸部 气管 憩室 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充气造影检查对食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疾病患者,均行MSCT充气造影检查,将扫描后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后处理,对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100例食管疾病患者中,经消化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62例,食管癌8例,食管憩室6例,食管囊肿8例,隆突下增大淋巴结结核2例,食管血管瘤4例,正常食管1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充气造影检查,食管管腔扩张良好。经Kappa检验,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98,P﹤0.001)。MSCT充气造影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8%、78.9%、90.0%,诊断食管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充气造影检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疾病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疾病的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疾病 MSCT 气体 阴性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变的MSCT表现。方法对67例临床确诊的肝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变的M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及记录病变的部位、形状、MSCT特征等。结果67例均为单发病灶,58例病灶位于肝左叶S4段,9例位于肝左叶S2或S3段。病变多呈三角形,占67.16%(45/67),扁平形和结节形分别占20.90%(14/67)和11.94%(8/67)。MSCT扫描中,门静脉期显示率达100%,其次是动脉期(59.70%)和实质期(53.73%),平扫的显示率最低(28.36%)。平扫和动脉期病变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影,门静脉期均呈低密度影,边缘清楚或稍模糊,无占位效应,多处于肝轮廓内。结论镰状韧带周围假性病变多位于肝左叶S4段,多呈三角形,门静脉期显示最近,根据其位置、形态及强化特点有助于与真性病变鉴别。

  • 标签: 肝镰状韧带 假性病变 MSCT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本组PEA病例的CT影像特征表现,对比分析急性原发性肠脂垂炎与其他急腹症及急性继发性肠脂垂炎的不同影像征象,通过对他们不同影像特征细节的总结,为以后PE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效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于2008年6月至2016年5月诊断为PEA(原发与继发的急性肠脂垂炎)的所有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部位、密度、强化方式及病灶周围情况。结果肿块位于乙状结肠旁6例,降结肠旁4例,升结肠旁3例。肿块主要呈圆形及椭圆形。肿块大小1.0cm×1.1cm至2.7cm×3.1cm。CT表现早期4例,肿块的脂肪内呈云絮状稍高密度影,边缘环壁较薄,增强以后,病灶环壁呈现轻度强化,肿块中央呈条索状、片絮状强化。进展期7例,病灶密度高低混杂,环壁较厚,呈中等强化,肿块边缘较清楚。恢复期2例,肿块形态不规则,环壁菲薄,并呈轻度强化,肿块缩小。13例PEA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影像学检查,随访至病灶缩小或完全消失。结论CT对PE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肠脂垂炎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胃低张增强扫描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口服800~1200ml水,在低张状态下用东芝64排螺旋CT行3期动态扫描。结果本组50例胃癌患者CT病灶检出率为100%,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同时可发现临近组织的侵犯和远处转移。结论MSCT胃低张增强扫描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癌 胃低张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原发性肺类癌(primarypulmonarycarcinoid,PPC)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特点,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整理收集2005年6月-2015年7月本院经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22例原发性肺类癌患者的资料,回顾统计和分析该肿瘤不同临床表现及MS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上的表现。结果:临床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10例(45.5%),咳血6例(27.3%),胸痛2例(9.1%),发烧2例(9.1%);无症状2例(9.1%)。CT平扫检查发现右肺14例,左肺8例,12例为类圆形,密度均匀;呈浅分叶状或不规则状10例,密度多不均匀;双期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明显。结论:虽然原发性肺类癌临床及CT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再结合临床表现,完全可以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肺类癌 临床 MSCT 双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SCT(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9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诊断,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CT诊断后显示26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89.66%(26/29)。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MSCT诊断方式可清晰显示出具体的病变情况,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荐采纳。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诊断 MSCT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tislicespiralCT,MS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N分期中的价值,为术中淋巴结清扫方案的确定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4例临床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及容积重建后处理,显示胃癌区域淋巴结情况,进行术前N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MSCT术前进展期胃癌N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对比有较高的准确性,MSCT评价淋巴结转移准确率达82.4%。结论MSCT(增强+三维重建)能够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前N分期准确率,在胃癌术前N分期评估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可列为胃癌术前常规检查。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进展期胃癌 N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检查在腹痛患者病因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10例以腹痛为主诉进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资料。结果CT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对照,CT诊断准确率为91.8%,CT诊断未见异常9例。结论MSCT检查在腹痛患者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痛 病因 M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