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电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安装的,它们大都采用继电器、选层器控制,交流双速或可控硅调压调速,这类电梯起动电流大,调速性能差,结构复杂,舒适感差,耗电量大,运行效率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电器的触点和选层器的触头会磨损造成接触不良,插接口会氧化导致故障频繁,经常出现困人、乱层、冲顶、蹲底等现象,甚至出现了不少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此外,由于年限较长,配件缺乏,维修和保养难,许多此类电梯已处于闲置状态。这类电梯虽然控制系统不行,但大多数电梯的机械部分仍然状态较好。

  • 标签: PLC 电梯改造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胃癌预后相关的微RNA(miRNA),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491例样本的人类基因组miRNA测序数据(胃癌组织样本446份,正常胃组织样本45份)和相应的临床病理信息。通过R 4.0.2软件edgeR包对miRNA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所得差异表达谱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miRNA,进一步对筛选出的预后相关miRNA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动态变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以|log2差异倍数|>1.5、P<0.01为标准,筛选出175个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成功构建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风险评分=0.183×hsa-miRNA-184+0.086×hsa-miRNA-675-0.231×hsa-miRNA-2115+0.548×hsa-miRNA-3943-1.455×hsa-miRNA-1246。在训练集、测试集、总体数据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0、9.50、26.70,P均<0.05),模型预测效能优于TNM分期,且分层分析显示模型能有效预测早期胃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年龄和M分期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9(1.07~1.32)、1.20(1.06~1.40),1.50(1.01~2.23)、1.90(1.28~2.90),1.34(1.15~1.57)、2.10(1.05~4.40);P均<0.05]。结论基于5个miRNA构建的5-miRNA风险评分模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高,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胃肿瘤 微RNA TCGA数据库 预后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 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PLC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更新,加快了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进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PLC技术作为自动化领域的佼佼者,其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和目前PLC技术在很多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电气化控制装置相比,PLC控制技术的应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继电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优势,有效促进了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PLC以其可靠性高、灵活性强、使用方便,与CAD/CAM和工业机器人一起被称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对此,文章针对械电气控制装置中PLC技术的应用展开了论述。

  • 标签: 械电气 控制装置 PLC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PCL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领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要想提升机电自动化控制效果,就应该加强机电自动化控制与PCL技术应用之间的技术实践分析,通过科学的分析,提升PCL技术与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水平,以此满足机电自动化控制工作实施需求。本文针对机电自动化控制中PCL技术的应用研究,其意义在于按照机电自动化控制和PCL技术应用之间的关联性,将技术应用形式以及技术应用中的关键要素明确,以此为机电自动化控制效果提升奠定基础。

  • 标签: 机电自动化 PCL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PLC是一种可编辑逻辑控制器,它具有储存程序、计数定时等各种功能,目前在工业控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PLC的硬件组成与微型计算机很相似,主要包括电源、存储器、中央处理单元等部分。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效率,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已开始受到高度重视,现阶段所使用的PLC产品的编程比较简单,再加上其适应能力很强,所以是值得我们推广与应用的。本文笔者将以PLC技术的概述和特点为根本,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PLC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 标签: 机电自动化 PCL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在机电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深入分析PLC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角色,揭示了PLC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系统可靠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展示了PLC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成功应用。最后,对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机电自动化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 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自动化和PLC技术的关系已经愈发的紧密,而且PCL技术的使用,在提高机电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同时,也让传统控制系统的缺陷和弊端得到了解决,为改善工业化生产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营造出了更适合发展的环境,创造了更优秀的条件,本文将对PCL在机电自动化控制这方面的实际使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PLC技术的分析 应用控制 机电自动化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PCL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凭借着自身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良好的安全性能实现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升级,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本文从PCL技术的工作原理认识出发,结合现阶段PCL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给出了对PCL技术未来应用方向的展望,旨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为PCL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PCL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助于在长径<5 cm的胃黏膜下肿瘤(SMT)中鉴别胃肠间质瘤(GIST)和良性肿瘤的CT特征,构建一种简易实用的CT评分法并进行外部验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SMT;(2)具有治疗前胃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2)在CT检查前接受过相关治疗;(3)CT显示长径≥ 5 cm。根据以上标准,于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4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作为基本数据集,其中GIST组31例,良性SMT组11例(7例平滑肌瘤和4例神经鞘瘤);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6例作为验证数据集,其中GIST组48例,良性SMT组18例(7例平滑肌瘤,1例黏膜下炎性息肉,10例神经鞘瘤)。观察及测量的CT征象为:肿瘤发生位置、肿瘤长径、生长模式、边缘是否规则、平扫及增强各期CT值、增强是否均匀、动态增强模式、是否伴有坏死、溃疡、钙化及病变周围肿大淋巴结等。比较基本数据集中GIST组与良性SMT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确定可区分GIST与良性SMT的指标,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征的简单累加数作为其评分,构建一种简易评分分类方法。然后,利用验证数据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对该评分法诊断效能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年龄>46.5岁、非贲门位置、边缘不规则、平扫CT值<45 HU、静脉期不均匀强化、有坏死、无瘤周肿大淋巴结7个临床及CT特征,可提示GIST的诊断(P<0.05);每个特征赋值1分,构建GIST评分法。经与病理学诊断对比,当临界值取3~4之间时(即0~3分提示为良性SMT,4~7分提示为GIST),基本数据集内42例患者均能被正确诊断。采用上述简易评分法,对验证数据集患者(66例)进行评分,以术后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其诊断GIST的AUC为0.97;当临界值取3与4之间时,诊断GIS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72%、91%、100%和92%。结论基于CT构建的胃小SMT简易评分法能够在术前准确区分GIST和良性SMT。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黏膜下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在机电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PLC技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为机电工程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PLC技术进行简要概括,分别介绍了其技术特点和应用可行性,之后又对其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标签: 机电自动化 PCL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丝内固定治疗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3年3月,钢丝内固定治疗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3例,膝关节后内侧倒“L”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6月(12月~25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23~65分,平均(48.45±5.23)分;术后83~96分,平均(91.34±6.53)分。优11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2.3%。结论钢丝内固定治疗青少年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交叉韧带 止点撕脱骨折
  • 简介:AIM:Toinvestigatethebiologicaleffectsofinternalirradiation,andthetherapeuticeffectivenesswasassessedof131I-labeledanti-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liposomes,derivedfromcetuximab,whenusedasatumor-targetingcarrierinacolorectalcancermousemodel.METHODS:WedescribedtheliposomesandcharacterizedtheirEGFR-targetedbindingandcellularuptakeinEGFR-overexpressingLS180colorectalcancercells.Afterintra-tumorinjectionsof74MBq(740MBq/mL)131I-antiEGFR-BSA-PCL,weinvestigatedthebiologicaleffectsofinternalirradiationandthetherapeuticefficacyof131I-antiEGFR-BSA-PCLoncolorectalcancerinamaleBALB/cmousemodel.Tumorsize,bodyweight,histopathology,andSPECTimagingweremonitoredfor33dpost-therapy.RESULTS:Therapidradioiodineuptakeof131I-antiEGFR-BSA-PCLand131I-BSA-PCLreachedmaximumlevelsat4hafterincubation,andthe131Iuptakeof131I-antiEGFR-BSA-PCLwashigherthanthatof131I-BSAPCLinvitro.The131Itissuedistributionassayrevealedthat131I-antiEGFR-BSA-PCLwasmarkedlytakenupbythetumor.Furthermore,atissuedistributionassayrevealedthat131I-antiEGFR-BSA-PCLwasmarkedlytakenupbythetumorandreacheditsmaximaluptakevalueof21.0±1.01%ID/g(%ID/gisthepercentageinjecteddosepergramoftissue)at72hfollowingtherapy;thedrugconcentrationinthetumorwashigherthanthatintheliver,heart,colon,orspleen.Tumorsizemeasurementsshowedthattumordevelopmentwassignificantlyinhibitedbytreatmentswith131I-antiEGFR-BSA-PCLand131I-BSA-PCL.Thevolumeoftumorincreased,andtreatmentratewith131I-antiEGFR-BSA-PCLwas124%±7%,lowerthanthatwith131I-BSA-PCL(127%±9%),131I(143%±7%),andnormalsaline(146%±10%).Thepercentagelossesinoriginalbodyweightswere39%±3%,41%±4%,49%±5%,and55%±13%,respectively.Thebestsurvivalandcurerateswereobtainedinthegrouptreatedwith131I-antiEGFR-BSA-PCL.Theanimalsinjec

  • 标签: RADIOIODINE therapy Colorectal cancer LIPOSOME EPIDERMAL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PCL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6例,均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表征,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常规药物和护理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比对组;在比对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护理干预的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在6周连续服药和心理干预半年后的疗效。结果经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与比对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发作心绞痛的次数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可成为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的障碍,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焦虑 抑郁
  • 简介:以聚己内酯(PCL)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二甘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作为扩链剂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加入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PCL/MDI/DEG新型聚氨酯水凝胶。研究扩链剂种类以及扩链剂DEG用量对聚氨酯水凝胶接触角、溶胀度、形貌等的影响,并研究扩链剂对聚氨酯水凝胶载氯霉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EG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亲水性最差,材料表面孔隙较少,氯霉素载药量最小,但前期药物释放速率比其它2种扩链剂制备的水凝胶更快。而以带有羧基的DMPA和带有叔氨基官能团的MDEA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水凝胶,亲水性较强,表面具有微孔结构,氯霉素载药量较大。随扩链剂DEG用量增加,聚氨酯水凝胶的溶胀度增大,接触角逐渐减小,表面形貌无明显变化。

  • 标签: 聚氨酯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聚己内酯 二甘醇 亲水性 药物释放
  • 简介:摘要:PCL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电气工程自动控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电气设备全过程、全时间的控制目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PCL技术日趋成熟,在电力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发挥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必须根据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和PCL技术,对电力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

  • 标签: PCL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在高职技术院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中,PCL课程是必修专业课程,也是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众多,应用性较强,为后续工业生产奠定基础。如今,国内工业化发展日新月异,在PCL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更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路径。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PCL课程的概念,其次阐述说明了PCL课程教学融入思政的重要意义,最后从多方面研究讨论了两者融合的重要路径。帮助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

  • 标签: 电气自动化专业 PCL课程 思政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第三代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儿童器官障碍评分2(PELOD-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SAE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儿的临床信息,依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对SAE的死亡预测作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各评分方法校准度。结果82例SAE截至入院28 d,存活7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2.20%,死亡组GCS[7 (3,12)分vs.12 (8,14)分]、PCIS[76 (64,82)分vs.82 (78,88)分]评分低于存活组,PRISMⅢ[14 (12,17)分vs.7 (3,12)分]、PELOD-2 [8 (5,13)分vs.4 (2,7)分],p-SOFA评分[11(5,12)分vs.6(3,9)分]高于存活组(P均<0.05)。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预测SAE预后的AUC分别为0.773(P=0.012,AUC>0.7),0.832 (P=0.02,AUC>0.7),0.767 (P=0.014,AUC>0.7),0.688 (P=0.084,AUC<0.7),0.692(P=0.077,AUC<0.7);拟合优度检验示PCIS(χ2=5.329,P=0.722),PRISMⅢ(χ2=12.877,P=0.177)、PELOD-2(χ2=8.487,P=0.205)、pSOFA(χ2=9.048,P=0.338)、GCS(χ2=3.78,P=0.848)。结论PCIS、PRISMⅢ和PELOD-2评分对儿童SAE预后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其中PCIS评分可以更为准确地对SAE预后预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危重评分方法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预后评估 儿童
  • 简介:目的:利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PLGA/PCL)混纺技术在不影响纯PLGA静电纺丝膜生物相容性的前提下改良其遇水收缩的缺陷,以使其操作性能更接近临床实际应用。方法:将不同重量比的PLGA/PCL(10∶0、7∶3、6∶4、55及0∶10)混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电纺膜,表征比较纺丝直径及收缩性。在相同条件下在膜上培养成骨细胞,比较不同电纺膜的细胞相容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电纺膜表面形貌及细胞粘附形态。结果:随PCL比例增加,纺丝直径有所增加,但在扫描电镜下不同电纺膜表面形貌及细胞粘附形态并无明显差异;加入PCL后混纺膜的细胞相容性较纯PLGA略有下降,但仍比纯PCL高,且不同比例的PLGA/PCL(7∶3、6∶4、55)混合电纺膜细胞相容性无统计学差异;纯PLGA膜呈现极大的收缩比率,随PCL的添加收缩比率明显下降,且不同的添加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PLGA中添加一定比例的PCL可以有效改善纯PLGA膜的收缩性能,且PCL的加入对PLG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影响较小。

  • 标签: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聚己内酯 收缩性能 静电纺丝
  • 简介:摘要文章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CL)与上位机(PC机)实现串行通信功能的硬件组成、通信协议,重点阐明在上位机(PC机)上基于VC++6.0的编程实现细节,并进一步展望PLC对控制系统应用的前景。

  • 标签: 可编程控制器(PCL) VC++
  • 简介:评分教师的评分效应和评分量表研究是研究主观题评分误差的核心问题。本论文以2006年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8题(论述题)为例,运用ACERConquest的RatersEffect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大题基本没有表现出模糊性、趋中性和等级限制等评分误差,评分教师能够比较好地区分考生不同行为特征,除个别评分教师的评分一致性还有待提高外,评分松紧度差异比较显著。为此,作者提出根据松紧度调整考试分数的方法。

  • 标签: 主观题 评分 松紧度 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