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传染非典型肺炎(SARS)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1例入院时以卫气分证为主的SARS患者,治以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法,拟定基础方(僵蚕10g、蝉蜕6g、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0g、蒲公英20g、芦根20g、甘草6g)随证加减,配合中成药清开灵、鱼腥草注射液及小柴胡片进行治疗,按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分析,并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作对照分析。结果本院收治的61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退热时间为(403±394)d,肺部阴影开始吸收时间平均为(434±276)d,病灶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时间为(693±402)d,平均住院天数为(905±491)d;与同期深圳东湖医院采用纯西医治疗的50例比较,平均住院时间、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西药;仅1例使用了面罩持续正压吸氧;仅5例(占820%)短期应用过地塞米松,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对SARS患者早期应用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的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由卫气分传入营血分,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

  • 标签: 非典型肺炎 疏风清非典型热 利湿 卫气营血辨证
  • 简介:使用手机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4个月。在学校的餐厅和咖啡店悄悄观察了很多成双成对的学生,发现使用手机可能具有社会传染:人们在看见别人掏出手机之后很可能自己也会掏出手机查看信息。

  • 标签: 传染性 机具 研究人员 手机 咖啡店
  • 简介:摘要输血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输血后患者出现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抗体阳性,为了区分患者所患疾病是输血传播或院内感染,还是患者入院前已经感染,及早发现阳性患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手术及输血前对患者进行相关传染标志物检测很有必要。

  • 标签: 传染性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69例)和联合治疗组(68例),分别采用干扰素单用和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等。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44例,59例,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3.8%,86.8%;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高热消退、淋巴结肿大缓解、咽峡炎改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白细胞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细胞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 丙种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随访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误诊率高,主要误诊为化脓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腮腺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当发现发热伴有扁桃体化脓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体征的患儿时,均应考虑到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给予细致的体格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化脓性扁桃体炎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 误诊
  • 简介:目的:分析济南市2007—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检测指标检测情况。方法:按国家规定要求对无偿献血者血行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指标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5项指标总体不合格率为4.06%,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2.12‰、0.54%、0.65%、0.21%、0.45%。ALT阳性是构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抗HIV阳性率及确认率逐年增加。结论:应加强献血前咨询和高危献血者的屏蔽,规范献血前筛查,提高检测的灵敏和准确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从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考虑,探讨更昔洛韦在其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了解更昔洛韦在使用中的安全。方法首先,研究了古今相关学说,事先预习了解详细情况。其次,研究学术思想,重点针对病因分析,适当用药,分析并总结临床治疗及用药量度中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对照观察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究更昔洛韦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昔洛韦在治疗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对I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在本科室住院的确诊为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分组时临床表现相同。具有可比。两组在相同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显著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小儿IM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牛黄清心散 传染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炎琥宁酊炎琥宁酊治疗儿童传染软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分别收集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5月40例采用炎琥宁酊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患儿及40例物理剔除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外涂治疗患儿进行研究比较,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酊治疗儿童传染软疣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儿痛苦,同时安全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琥宁酊 儿童 传染性软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运用健康管理对慢性非传染疾病进行干预,研究降低慢性病患病率的方法。方法从本市一年内体检发现高脂血症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随机病历收集,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一年后分析经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一年的健康管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进行健身运动均有显著上升,吸烟、饮酒认识大幅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固醇由(4.5±1.3)mmol/L降低到(2.3±4.6)mmol/L,血糖由(3.1±2.5)mmol/L降低到(1.8±3.1)mmol/L,晨起血压也有较大改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与日常生活行为相关,经过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等健康管理措施,可对慢性病的控制起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疾病 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并讨论有针对的干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筛查。结果研究对象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51%,慢性阻塞肺病患病率为6.65%,恶性肿瘤患病率为0.89%,冠心病患病率为2.79%,脑卒中患病率为0.78%,糖尿病患病率为2.07%。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为吸烟、年龄、家族史和超重。结论慢性疾病的防控与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积极引导群众调整饮食结构,戒除不良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水平。

  • 标签: 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调查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2%百多邦溶液治疗伴有渗出的传染湿疹样皮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传染湿疹样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使用自制百多邦溶液敷在患处,每日3次;对照组35例使用3%硼酸湿敷患处,每日3次。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用药第3天、第7天总显效率分别为75.7%和94.6%。结论自制2%百多邦溶液治疗伴有渗出的传染湿疹样皮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制2%百多邦溶液 伴有渗出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O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各4O例。A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则单独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评价A、B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7.5%,B组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作用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