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是脂钙蛋白家族的成员,它是从肝脏和脂肪组织分泌的唯一的视黄醇(维生素A)特异性转运蛋白,在胰岛素敏感性中起决定性作用。尽管RBP4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联系,但是目前有关RBP4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甚少,因此深入探究RBP4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对RBP4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分析军事飞行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ntinolbindingprotein4,RBP4)水平变化,探讨RBP4与军事飞行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相关性。方法收集军事飞行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0例作为AS组,健康军事飞行员200名作为健康组,收集健康地勤人员2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RBP4。结果对照组、健康组及飞行员AS组血清RBP4平均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可以作为提示军事飞行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风险的指标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4 飞行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浓度,并探讨其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25例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正常体重组)、14例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超重/肥胖组)与13例健康成年女性(对照组)按年龄匹配,测定空腹血清RBP4,且行Botnia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术及相关激素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正常体重组与超重/肥胖组血清RBP4含量(7.73±5.96vs.11.06±7.03vs.12.81±6.21μg/ml,P=0.021)明显增加,但后两组之间血清RBP4无显著差异;RBP4与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β细胞指数(IVGTT-β反映β细胞功能)呈正相关(r=0.309,P=0.028),与胰岛素钳夹M值(M值反映胰岛素敏感程度)呈负相关(r=-0.362,P=0.008);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RBP4是β细胞指数的独立危险因子(r2=0.095,f=5.160,P=0.028)。结论PCOS患者血清RBP4水平明显上升且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显著相关,这提示RBP4很可能是加重PCOS患者β细胞功能负荷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多囊卵巢综合症 &beta 细胞功能 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术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148例,按超声诊断仪测量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和粥样斑块将其分三组:非IMT增厚组46例I、MT增厚组53例和斑块形成组49例,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RBP4,并计算BMI及IR,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组血清R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非IMT增厚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各组的RBP4水平与BMI、TG、HOMA-IR呈正相关,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RBP4水平与IMT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RBP4水平是IMT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RBP4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密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胰岛素抵抗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参照组。结果:研究组RBP4、hs-CRP、IL-6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轻度病变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低于中度与重度,中度病变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低于重度,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比健康者有不同程度升高,病变程度越严重,上述指标水平升高越明显。

  • 标签: 冠心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 RBP4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3月我院收治的 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 80例未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将其纳入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两组患者的血清 RBP4,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试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内分泌激素中的 T、 PRL、 LH、 LH/FSH以及 DHE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 E2、 FSH、 SHBG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血清 RBP4与内分泌激素 LH、 LH/FSH水平呈正相关,与内分泌激素 E2、 FSH水平呈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有 RBP4血症与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有着密切联系。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清 RBP4 内分泌激素水平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联合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由本院确诊收治的9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无早期肾损伤,46例)及T2DM合并肾损伤组(合并早期肾损伤,44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并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脂蛋白(a)[Lp(a)]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分析RBP4、L-FABP与各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BP4、L-FABP对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Scr、BUN、Cys-C、Lp(a)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均P<0.05),且T2DM组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均P<0.05),且T2DM组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2DM合并肾损伤组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均与Scr、BUN、Cys-C、Lp(a)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尿L-FABP诊断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截断值分别为59.34 ng/mL、6.12 μg·[(g·Cr)]-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8、0.753,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最优,AUC为0.874。结论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的血清RBP4、尿L-FABP水平显著上升,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T2DM合并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2型 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4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确诊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同时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组,均进行冠脉病变程度评分(SYNTAX评分)。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BP4、SOD和hs-CRP水平。记录并比较不同组间STEMI患者血清学指标与SYNTAX评分、风险预测(即STEMI高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清RBP4、SOD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支(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组中,SYNTAX评分与RBP4、hs-CRP显著相关(双支病变:r值分别为0.616、0.489,三支病变:r值分别为0.423、0.357,均P<0.05),而与SOD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08、0.055,均P0.05);且高危评分与RBP4、hs-CRP水平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581、0.623,均P<0.01)。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组高危患者分别有8例、7例,死亡患者分别有2例、3例(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BP4、SOD及hs-CRP水平可以作为较好的指标来预测STEMI的发病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超敏C -反应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对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AKI的患者90例设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RBP,同时检测早期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C),综合分析结果。结果试验组血清RBP和Cys-C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随着病情加重而呈现升高趋势;各组患者的血清RBP和Cys-C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且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BP如同Cys-C一样对于AKI早期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内脂素(Visfatin)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讨论RBP、内脂素联合检测在C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CHD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冠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RBP,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内脂素。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RBP、内脂素明显升高(P均<0.05).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与RBP、内脂素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0.38,P均<0.05)。结论RBP、内脂素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有助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评估。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内脂素 冠心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血脂紊乱患者脂联素(APN)、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部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伴血脂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APN、RBP-4以及其他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和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紊乱,且能调节患者血清APN和RBP-4的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 标签: 吡格列酮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的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设为实验组(根据病程分为Ⅰ、Ⅱ、Ⅲ期)和12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RBP浓度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浓度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的尿RBP和MAlb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程延长,其浓度水平呈现逐步升高趋势;Ⅰ期组老年患者的尿RB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MAlb阳(P<0.05),联合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果(P<0.05),但Ⅱ、Ⅲ期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RBP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辅助诊断的有效指标,对肾损伤病情监测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早期肾损伤患者联合检测尿RBP和MAlb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 标签: RBP MAlb 早期诊断
  • 简介:[1]BASFUSP4479906[2]BASFBP1443541[3]BASFDE3618265[4]WangL.,WuZ.,ChinaLeather,26(8),11,(1997)[5]YuanL.,DinY.,ChineseChemistryBulletin,(2),19(1988)[6]KurokiH.,ChemistryofDyeingTheory(ChineseTranslation),TextileIndustryPress,Beijing,89(1982)[7]WangS.,LiP.,WuZ.DyestuffIndustry(Chinese),34(4),1,(1997)[8]Tian,Y.,Wu,Z.,Wang,G.,Zhang,S.J.ChineseChem.Eng.,46,156(1995)[9]Tian,Y.,Wang,G.,Wu,Z.,J.ChineseChem.Eng.,47,75(1996)[10]Lycka,A.,DyesandPigment,32,11(1996)[11]Griffith,J.,ColourandConstitutionofOrganicMolecules,AcademicPress,London,191(197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人激肽释放酶10(HK-10)、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卵巢癌盆腔转移的关系。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3例卵巢癌患者,以盆腔转移作为终点事件,依据术后是否发生盆腔转移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前调查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血清HK-10、RBP与患者盆腔转移的关系。结果5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经随访,发生盆腔转移27例(50.94%,27/53)。发生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K-10、RB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有关,各指标过表达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预测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均>0.80,且治疗前血清HE4、VEGF、HK-10、RB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1.711 pmol/L、229.393 pg/ml、1.340 mg/L、15.661 ng/ml时的预测价值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治疗前血清HK-10水平与RB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HK-10、RB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发生盆腔转移有关,可能是患者发生盆腔转移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发生盆腔转移风险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卵巢癌 盆腔转移 人激肽释放酶10 视黄醇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胱抑素C(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我们收集了2023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3例DN患者,分为DKD组(95例)及T2D组(58例)的生化指标,并对DKD组中选取20例进行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1月,3月的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CYSC和RB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较高的CYSC和RBP水平预示着更严重的肾功能损伤。统计分析显示,CYSC和RBP与其他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能够作为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早期预警指标。结论: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肾病 诊断 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