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生产的实用型氢钟的设计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它们的应用概况。

  • 标签: 原子钟 氢钟 守时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表计算卫星的坐标和速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广播星历的随机噪声,使卫星的坐标精度达到广播星历应有的精度。同时卫星速度的精度也可达到相当于坐标精度的水平。

  • 标签: 人造卫星动力学 轨道改进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广播星历表 坐标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利用GPS卫星的射电与光学定位实现参考系连接的基本方法,并对参考系连接的精度作了分析,探讨了中国VLBI网利用GPS卫星进行参考系连接的可能性。文章认为以VLBI、CCD技术为观测手段,利用GPS卫星可使射电参考系与恒星参考系在0.″01甚至更高的精度上得到连接。

  • 标签: 参考坐标系 光学观测 射电观测 全球定位系统
  • 简介:鉴相器是锁相环的重要组成单元。提出了一种正交鉴相方案,鉴别来自氢脉泽与来自晶振信号的相位差。利用CORDIC算法产生所需的正交信号,通过加、减、移位等基本操作,完成QDDS运算以及输出相差所需的反正切函数运算。

  • 标签: 氢原子钟 正交鉴相 CORDIC算法 QDDS
  • 简介:介绍了上海天文台氢钟的研制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潜在应用前景。对目前氢钟小型化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进行小型氢钟的研制方案、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也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小型氢钟的预期性能指标。

  • 标签: 氢原子钟 性能指标 空间技术 时频系统
  • 简介:为实现高精度鉴相,净化振荡器需采用双混频鉴相器。本文首先分析了双混频提高鉴相精度的原理,然后介绍了混频模块、DDS模块和测量程序的实现,最后通过测量同源氢钟5MHz信号,采集数据并处理,得到了系统的自校频率稳定度。

  • 标签: 氢原子钟 双混频 DDS FPGA 数字锁相环 频率稳定度
  • 简介:本文根据I型彗尾的背景材料,分析了MHD波的色散关系,探讨了螺旋波的稳定性及其演变的特征。根据初始条件的不同,有的彗尾可以产生稳定的螺旋波,有的则不然,只能是浑云状态。文章给出了理论推演,列出了观测结果,理论和观测能较好地符合。可进一步结合Hale-Bopp彗星的观测,进行对比和检验。

  • 标签: 彗尾 太阳风 螺旋波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 简介:在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定轨的过程,大气阻力摄动的影响较大。本文在比较几种常用大气密度模型误差对定轨影响的基础上,将密度改正公式引入到Geosat卫星的精密定轨。结果显示,该公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的径向定轨精度。

  • 标签: 卫星观测 大气 阻力摄动 大气密度模型 径后定轨精度
  • 简介:在2维弦论黑洞背景时空中求解了具有'tHooft的边界条件和“准周期”边界条件的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分别计算了相应的玻色子熵和费米子熵,发现它们具有同一发散形式,两者仅相差一个系数。

  • 标签: 二维黑洞 费米子熵 玻色子熵 热力学熵 二维弦论
  • 简介:应用在IBM4341计算机上建立的Hansen摄动计算方法的软件,快速自动出了Flora群里五颗其周日平均运动n-997″小行星:(261)Prymno,(587)Hypsipyle,(753)Tifis,(783)Nora,(1598)Paloque和一颗n-975″小行星(855)Newcombia所受木星摄动的三角级数解,与过云用Bolin群法计算所得近似解作比较,因现在计及了(3E-10θ)长周期项和精化了(E-3θ)等主要周期项的系数,使得这些小行星普遍摄动计算的结果有了明显的改进。

  • 标签: 小行星 坐标摄动 三角级数解 Hansen方法 计算机 技术改进
  • 简介:本文叙述了一种采用加载白宝石的YBCO高Tc超导微波谐振器的设计与Q值测试的初步结果。在77°10.5GHz时,测得的有载Q值为1.9×10^6。文章还叙述了高Q值的高Tc超导腔稳频应用的一些考虑,并简单地介绍了用10^6-10^7Q值的高Tc超导谐振器稳定微波振荡器(简称超导振荡器)可能获得的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性能。

  • 标签: 高Tc超导腔 微波振荡器 频率稳定性 谐振器 噪声 设计
  • 简介:给出了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Dirac方程的退耦与分离变量,并通过适当的变换在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视界附近找到了静止质量不为零的Dirac方程的有物理意义的解,导出了Hawking热谱公式、辐射温度和视界面方程。从而解决了Dirac粒子在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Hawking蒸发的问题。

  • 标签: DIRAC粒子 HAWKING辐射 黑洞 热辐射 度规 量子效应
  • 简介:探讨了1+1维均匀各向同性闭宇宙模型的完全量子化问题,论证了1+1维量子虫洞能够带有Hilbert空间结构,内积可由微超空间度规导出,我们的研究表明物理的Hilbert空间是可分的,这可由虫洞解的离散正交基构造。

  • 标签: 量子虫洞 HILBERT空间 宇宙模型 量子宇宙学 引力理论
  • 简介:提出应用于人造卫星观测确定拖长星像中心的平均几何中心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将中值滤波应用于CCD数据的预处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初步验证了平均几何中心法,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的重心法相比,此方法对人卫观测的拖长星像进行中心定位的精度较高。

  • 标签: 人造卫星观测 中心定位 中值滤波 精度
  • 简介:推导了GPS无线电掩星振幅观测反演地球大气技术Abel积分变换的天顶补偿项,定性地说明了天顶补偿项对计算过程和反演剖面的影响。

  • 标签: GPS 掩星 振幅反演 天顶补偿 Abel积分变换
  • 简介:主要介绍了对一种特殊观测类型(双星定位系统)的几何定轨方法,该方法将观测遇到的超越方程组简化成一个线性方程组和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进行解算,通过一个模拟的双星系统和一组模拟的观测值进行试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无测量误差时,对该系统用几何方法定轨的精度可以好于2m,但是当该系统的几何图形较差时,几何定轨方法对测量误差较为敏感,若测量的随机误差为10m,则定轨坐标分量的误差最大可达到400m。这时可利用三阶契比雪夫多项式平滑的方法削弱随拳影响,将几何方法定轨的精度提高到40m。

  • 标签: 双星定轨系统 几何方法 定轨精度 测量误差 定轨原理
  • 简介:本文采用最新的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给出的地球二阶力学形状因子长期变化J2和月球平均运动的变化率nm,计算了地球自转变化的非潮汐影响,并与有关作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代空间观测技术能很有效地检测到地球自烨的非潮汐因素的影响。本文还对地球最大主转动惯量C的长期变化作了估计。

  • 标签: 月球平均运动 地球自转 非潮汐影响 卫星激光测距 冰期后地壳反弹
  • 简介:本文利用较长时间段的两期照相观测资料,对60颗射电星进行坐标系统和参考星表的系统统一后,求得它们在FK5系统部自行,这些射电星的平均自行精度在赤经和赤纬方向上分别为±0″.0043/yr和±0″.0042/yr,比原来SAO星表的自行精度±0″.0119/yr和±0″.0113yr高2.7倍左右。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射电星 自行 FK5系统 参考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