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对个人空间定位的研究是深层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凯瑟·斯保丁(cathySpalding)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虽然她的研究对象是无峰驼,出于驯化与管理动物的目的,但她在实验中成功应用的方法,以及她提出的“沟通原理”,和一些概念如物理定位、心理定位及一系列身体语言等对我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标签: 深层心理学 心理训练 心理定位 启发作用 保丁 空间定位
  • 简介: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地区的6433名中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对中国成年人坚韧人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坚韧人格总均分及各维度基本呈正态分布;(2)男性坚韧人格的总均分、坚持性、控制性及挑战性显著高于女性;(3)青年组坚韧人格的坚持性、控制性、担当性显著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但其挑战性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4)城镇入口坚韧人格的控制性显著高于农村人口;(5)教育程度高者的坚韧人格控制性、担当性及挑战性显著高于教育程度低者。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坚韧人格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生活信念与个体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关系密切,适应不良的生活信念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生活信念量表》对全国五大行政区域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432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该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们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3)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对于生活信念量表总均分以及可控性维度均分具有交互作用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生活信念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心理弹性是与个体经历重大应激事件后复原相关的心理健康素质。本研究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从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抽取6433名成年人样本,为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建立全国常模,并对心理弹性在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的维度均分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在内控性维度和注重问题应对风格维度的均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支持维度和接纳性维度的均分要显著高于男性。(2)心理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高呈整体上升趋势,内控性维度均分、应对维度均分以及乐观性维度均分均在个体中年到老年时期的上升趋势均不显著;(3)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总均分、应对维度均分、支持维度均分、乐观性维度均分以及接纳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4)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在心理弹性量表总均分以及内控性维度均分上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弹性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差异近年来已引起认知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语言学家的广泛兴趣.本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出发,以Levelt的语言产生模型为框架,对词语加工哪一水平上的损伤会导致动词和名词分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脑功能 动词 名词 认知心理学家 心理语言学家 神经语言学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两个分实验,分别比较了在空白背景与复杂背景上地图旋转与地图固定两种导航方式下被试的方位判断反应时之间的差异,然后考察两种背景在两种导航方式差异上的一致性问题.结果发现,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上、朝左和朝右时,对于空白背景,地图旋转方式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而对于复杂背景,两种导航方式下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下时,对于两种背景,地图旋转方式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这一结果基本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即被试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定向的认知过程包括心理旋转与目标搜索两个阶段.

  • 标签: 空间定向 地图旋转 心理旋转 目标搜索
  • 简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少数群体学生与非少数群体学生的成绩差异,Steele和Aronson(1995)首次提出刻板印象威胁概念,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他们还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性威胁。即使对于能力高的个体而言,这种威胁经历也会导致表现下降,本文通过以往的测验说明刻板印象威胁是如何消极地影响表现结果的,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说明,对结果的消极影响可能由一些直接的中介变量引起.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能更直接地理解这些测验的机制。实际上.从数据入手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空间,就评判尺度而言,没有一个单独的中介变量能完全解释刻板印象威胁与表现不付佳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刻板印象威胁 表现目标定位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