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东盟与联合国发展关系是地区与国际形势演进以及双方促进地区与国际和平与发展的现实需要。双方关系由来已久,当前东盟已经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观察员,联合国是东盟的对话伙伴,双方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在相互关心的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呈现出多种鲜明的特征,体现了东盟与联合国对外工作的优先选择。随着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东盟与联合国在加强政治与安全对话、应对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增强人道主义援助效率以及促进双方秘书处协调等问题上的合作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促进地区整合和国际合作将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 标签: 东盟 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 地区整合 国际合作
  • 简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08年1月16日由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国家批准实施《规划》是国家深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重大举措,作为广西首府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核心的南宁市如何通过产业选择和培育,进一步壮大自身力量以完成使命成为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开放合作 产业选择 经济区 北部湾 南宁市 培育
  • 简介:冷战背景下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将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下的中国妖魔化,污蔑其对印度构成安全威胁。中印边界战争加剧了印度民族主义势力的安全担忧。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作用下,印度英文媒体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及中印关系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在印度社会掀起持续的反华逆流。囿于对华安全上的认知偏见和国内政治中的民粹主义风气,印度人民党以"中国威胁"为由对华持强硬立场,对印度的对华安全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印关系遭受挫折。

  • 标签: 印度教民族主义 印度 中国 安全 政策
  • 简介: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澳大利亚作为地区大国和中等强国,其认知及态度值得关注.在澳大利亚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兼具经济考量和地缘政治内涵,不过,对澳大利亚也意味着机遇与平台.目前,澳大利亚国内已有相关讨论和评估:第一种观点认为,澳大利亚应抓紧时机尽快加入;第二种观点则建议,澳大利亚不应操之过急而要审慎.经分析,澳大利亚政府立场摇摆不定,国内社会各界也存在分歧,澳大利亚处于政策两难困境,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鉴于此,中国应继续争取澳大利亚的理解与积极响应,加快“一带一路”与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和“基础设施规划”的对接步伐,搭建相关的合作制度框架并继续增强彼此间的战略互信.

  • 标签: “一带一路”倡议 战略认知 中国的政策选择 中澳关系
  • 简介: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 标签: 印度经济 印度制造 印度改革 莫迪
  • 简介:基于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泰国确立了“充足经济”哲学的国家发展原则。本文首先探讨了“充足经济”哲学的理论内容,而后分析了“充足经济”的两项重要实践,即普密蓬国王的农业“新理论”和前总理他信的“双引擎战略”。同时指出,由于利益需求的不同,泰国各派政治力量在“充足经济”哲学的政策解读方面产生了分歧与矛盾,并因缺乏有效的政治协调机制,甚至引发了既得利益集团与革新同盟之间的政治冲突。文本最后探讨了泰国“充足经济”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 标签: 泰国 充足经济 发展道路 全球化
  • 简介: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单独处理案件管辖权问题是对《公约》附件七仲裁实践的延续,是它在中国拒绝参与的情况下对待中国反对其管辖权意见的最明智选择。这种程序对仲裁庭本身和菲中两国具有潜在重要影响。仲裁庭对菲律宾的某些诉求享有管辖权的裁决延续了案件实体问题程序。中国的一个适当选择可能是参与这个程序,菲律宾的一个正确选择应该是与中国谈判达成一个共赢的解决方案,单方面或者与中国共同申请终止仲裁程序。

  • 标签: 南海仲裁案仲裁庭 管辖权程序 实体问题程序 政策选择
  • 简介:柬埔寨共有近30个民族,其中高棉族为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九成,而华人数量次于越侨,排名第三。华人数量约为总人口的5%,却在柬埔寨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柬埔寨政府反应积极。对于广大柬华而言也是重要契机。长期以来,柬华人与柬埔寨人共同建设柬埔寨国家,共同经历了艰难的历史时期,情谊难分彼此。'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当地人民的参与,尤其是华人华侨群体。究竟如何引导柬华人参与建设?本文拟通过总结柬华人的历史贡献,分析华侨华人群体的特征,为引导华人华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 柬埔寨 华人华侨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供给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而非洲地区粮食安全状况严峻,是世界上唯一粮食不足人口持续上升的大陆。为此,非洲国家提出旨在通过发展农业消除饥饿与贫困的农业发展战略——《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它现已成为国际社会与非洲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的政策文件。基于《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中国应把保障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作为中非农业合作的重点,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其自身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 标签: 非洲农业 粮食安全 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 “一带一路”
  • 简介:<正>1993年4月上中旬,在与东南亚地区直接毗邻的云南诸州,“节”、“会”纷纷举行,交相辉映。思茅有“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姑简称为“两会一节”);西双版纳有“泼水节”、“四十周年州庆”、“茶王节”;文山有“三七”节……。一时间,四海宾客如云,五洲高朋满座,这些“节”与“会”向东南亚乃至整个世

  • 标签: 东南亚 西双版纳 云南 遗产保护 学术研讨会 普洱茶
  • 简介: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两大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各国政府均从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在积极寻求对策。以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资源由于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当前国际社会能源开发利用关注的重点,被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唯一出路。湄公河次区域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多样,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 可再生能源 技术应用 云南省 太阳能资源 能源开发利用
  • 简介:东北亚地区科技实力较强,区域内各国科技优势互补,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为了提升科技产业国际化水平,大连不断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大连与东北亚地区科技合作的创新升级。

  • 标签: 东北亚 科技合作 大连 日本 韩国 俄罗斯
  • 简介:"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威胁。IS的产生既与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也与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困境相联系。美国是打击IS联盟的发起者和主导者。随着摩苏尔和拉卡的逐步"解放",IS将面临着覆灭。但恐怖主义威胁并不会消失。至此,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将进入后IS时代。后IS时代,IS曾经所精心营造的"内线"与"外线"战略将全面发挥作用。但是美国并没有就后IS时代伊拉克和叙利亚根除恐怖主义威胁表明态度,也没有清晰的战略宣示。兰德公司在结合美国以往打击IS的实践基础上,系统梳理美国在打击IS时的不足,提出要根除IS的根源性问题,就要实施法制稳定战略。法制稳定战略认为要绝对消除恐怖主义是不现实的,要利用公民和组织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全部,重点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的环境。相比于以往美国以军事打击与民主改造为主要战略实施手段的模式,该战略更具综合性与开创性。但是该战略的提出仍是以维护美国核心利益为切入点,没有充分认识到该战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实施的潜在困难,也没有认识到美国中东利益与伊拉克、叙利亚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不足在揭示美国打击IS战略困境的同时,也指明了其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国 伊拉克 叙利亚 法制稳定战略
  • 简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冲突性又有共生性,族群认同不会自动转化为国家认同。在多族群国家.为使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除了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解决经济失衡、消除剥夺心理外,还需要重视安全利益在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转化中的作用。外部安全威胁有利于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的转变,而内部安全威胁则有可能导致国家认同的分裂。在文莱是否加入马来西亚问题上.安全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安全利益
  • 简介:由联合国发展支援与管理服务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2月13日至17日在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蒙古、俄罗斯、泰国、土库曼斯坦、美国、越南等十四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联合国主管发展支援与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冀朝铸的代表、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办公厅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专员赖尚龙先生专程到黑河参加会议,黑龙江省人大主任孙维本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专题发言,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特区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外交部、北京大学、中信国际研究所及黑龙江省政府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室、省计委、外事办、体改委、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哈工大、黑大、省社科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哈尔滨市、黑河市、绥芬河市的有关领导.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主持,赖尚龙先生代表冀朝铸副秘书长致开幕词并介绍会议主题,黑河市委书记曹震代表黑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60万人民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研讨会期间,14个国家的24名专家及联合国官员发言

  • 标签: 经济特区 区域发展 跨国自由经济区 贸易区 研讨会综述 跨国经济合作区
  • 简介:一、跨国自由经济区的出现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世界自由经济区的诞生,如果从1547年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雷格亨(leghorh)港被正式命名为自由港时起,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自由经济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无论其功能、类型、模式及空间范围,管理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经济区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权威立法而划出的一定地域及空间范围,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内容在内的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有别于国内(或区内)其它地区的更为灵活的优惠的政策及独特的管理方式,以利于吸取外商投资并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生产性活动及科技活动,促进本地区及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自由化.从世界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历程看,早期出现的自由经济区主要是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广泛发展,世界性市场已初具规模的形势,其功能仅限于自由港,即以直接促进商品的流通为目的,活跃转口贸易.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世界总计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5个自由经济区,可见其发展速度也是缓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自由经济区深入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紧密联系是世界自由经济区发展?

  • 标签: 跨国自由经济区 东北亚地区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边境地区 印度尼西亚 图们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