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40例为观察组,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进行分组,肝火亢盛患者60例为A组,阴虚阳亢患者60例为B组,阴阳两虚患者60例为C组,痰湿壅盛患者60例为D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压检测和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D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B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阴虚阳亢与C反应蛋白负相关,阴阳两虚、痰湿壅盛与C反应蛋白正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可作为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检测指标,可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的病症划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 中医辩证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性疾病的先天免疫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患儿175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A组(细菌感染,72例)、B组(病毒感染,79例)、C组(支原体感染,24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RP、WBC及ANC水平。结果A、C组CRP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CRP阳性率均高于ANC、WBC及ESR,其中,A组组内及与其他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先天免疫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40例肾病患儿的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检测结果,得出胱抑素C与肌酐和尿素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且其灵敏度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抽取高血压病143例、冠心病患者108例和健康体检者120例的血清CRP、空腹血糖(FBG)、血脂及体积指数(BMI)并做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和冠心病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1级与3级间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CRP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RP与年龄、TG、FBG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RP是炎症标志物,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说明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CRP水平反映了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

  • 标签: C反应蛋白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植入中央孔型ICL(ICLV4c)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植入ICLV4c的高度近视患者42例80眼的临床资料,排除各种眼部疾病及手术禁忌证,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对比敏感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大于0.6,其中有76眼(95.0%)达到了1.0及1.0以上的视力,有78眼(97.5%)裸眼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6个月,在相同的条件下检测,患者术后6个月的明视和暗视及加炫光对比敏感度检测结果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眼压(15.19±2.81)mmHg与术前眼压(15.25±3.25)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1眼出现了眼压增高,1眼出现了短期的术后角膜反应,1眼出现了局部前囊下的白内障,还有2眼主诉夜间眩光,经处理,大部分早期得到控制缓解,6个月稳定。结论:中央孔型ICL矫正高度近视的术后效果可靠,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V4c术后,视力、视觉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提高,眼压平稳。

  • 标签: ICLV4c 高度近视 视力 眼压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心梗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ysC浓度,均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上进行测定。结果心梗组血清CysC浓度,无论男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血清CysC浓度无年龄和性别差异。借助于ROC曲线我们得到男性心梗组最佳工作点为CysC=1.035,此时灵敏度0.800,特异性0.652,Youden指数为0.452,阳性似然比为2.30;而女性心梗组最佳工作点为CysC=1.105,此时灵敏度0.850,特异性0.519,Youden指数为0.369,阳性似然比为1.73。结论血清胱抑素C浓度检测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一个有用辅助监测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急性心肌梗死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0例健康样本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天即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以后降低,重型患者明显高于中、轻型患者。结论CRP水平的升高不仅能反映体内炎性系统反应的程度,也能反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验在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轻型组44例,重型组56例;另外选取同一时期于我院常规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研究者进行hs-CRP水平检测,其中研究组包括术前与术后,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液中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重型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而在有效手术治疗后,急性阑尾炎患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hs-CRP的检测可用于区分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且对急性阑尾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有指导意义,在临床上将hs-CRP检验可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项指标,指导相关诊疗工作。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阑尾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热患儿采用血常规检验和C反应蛋白检验的影响。方法:病例抽选为我院就诊的60例发热患儿,观察对象选择时间范围为2019.09-2021.09.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验方法,研究组采用CRP联合血常规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检验阳性率结果、确诊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阳性率与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突出。结论:对发热患儿采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对诊断患儿疾病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查 发热患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的思路及策略。方法:选择近十年来,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组,A组、B组、C组各10例,A组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B组行单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C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组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且B组低于A组;C组HHS评分高于B组和A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C型胫骨平台骨折时,双切口双钢板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C型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 植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支气管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同期的3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 ROC曲线分析,降钙素原对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9.15%、特异性为95.57%,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9.24%、特异性为82.28%,联合诊断对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单项指标诊断。结论:支气管肺炎会出现显著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反应,因此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有利于诊断支气管肺炎病情。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支气管肺炎 价值
  • 简介: 【摘要】 探讨血清胱抑素 C 与Ⅱ型糖尿病( T2DM )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 C 升高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周围神经病变危险性增加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是 T2DM 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时染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意义。方法检测144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C-RP含量为92.34±48.56mg/L,病毒感染组为6.78±2.39mg/L,P<0.001;C-RP阳性率93.67%。白细胞计数阳性率69.62%,P<0.05。治疗后C-RP为7.44±2.12mg/L。结论C-RP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鉴别和疗效观察具有较高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小儿 急性呼吸道感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竹叶石膏汤联合维生素C治疗老年口腔干燥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9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0例)仅让患者每天服用维生素C片;研究组患者(40例)在服用维生素C片的基础上再让病人服用竹叶石膏汤。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诊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唾液流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口腔干燥症病人利用竹叶石膏汤联合维生素C能明显使病人病情好转,显著提高疗效。

  • 标签: 竹叶石膏汤 维生素C 老年口腔干燥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空心钉张力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3.4%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C型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治疗的优良率高,而且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髌骨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NP)、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对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50例健康者、50例脂肪肝、50例肝硬化患者的HA、IV-C、PⅢNP、LN。结果脂肪肝组以及肝硬化组的HA、PⅢNP、IV-C和LN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结论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水平升高,联合检测HA、PCⅢ、IV-C和LN含量可较好的反映肝纤维化及肝实质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肝纤维化 检测 肝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远端AO-C型骨折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6例肱骨远端AO-C型骨折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对30例患者进行张力带法固定治疗,对26例应用Y形钢板固定治疗。统计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双张力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Y形钢板组的80.77%(χ2=8.976,P<0.05)。双张力带组治疗满意率为100.00%,高于Y形钢板组的92.31%(χ2=9.042,P<0.05)。双张力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08%比双张力带组的10.00%要高(χ2=7.485,P<0.05)。结论对于肱骨远端C型骨折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双张力带治疗效果在各方面均有优势,不仅操作简单、可靠安全性高,适合各类型骨折患者,而Y形钢板适合C1骨折患者开展治疗。

  • 标签: 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肱骨遠端AO-C型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进行研究分析,测定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血浆B型脑钠肽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观察脑钠肽和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之间的联系。结果:患者脑钠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提升。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显著提升,临床治疗需注意。

  • 标签: 心力衰竭 脑钠肽 C反应蛋白 心功能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的结果判定胰岛β细胞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将糖尿病分型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糖尿病患者,男251例,平均年龄19~78岁,女259例,平均年龄12~70岁。抽取静脉血1mL(空腹、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各1次,凡空腹血糖<13.3mmol/L者给予75g葡萄糖口服,凡空腹血糖>13.3mmol/L者给予100g馒头餐),并同步应用磁酶联免疫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年轻起病的糖尿病人尤其20岁以下男子以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为主,为Ⅰ型糖尿病;20~40岁年轻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迟为主,为型糖尿病;40岁以上糖尿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迟为主,为Ⅱ型糖尿病;部分肥胖病人为高胰岛素血症。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将糖尿病明确分型,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极大方便了患者及临床医生。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C肽释放试验 &beta 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