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四肢畸形的价值及显示效果最佳孕周诊断。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分娩孕妇,时间在2016年1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500例孕妇经诊断后,共检出63例胎儿四肢畸形,漏诊6例,诊断符合率为91.30%。在不同孕期中,观察手部畸形的最佳孕期为孕13~18周,占比92.53%;观察脚部畸形的最佳孕周为孕19~24周,占比为93.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四肢畸形中具有十分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降低胎儿四肢畸形出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四肢畸形 显示效果最佳孕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慢性胃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将其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对照组,80例)以及萎缩性胃炎(观察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的水平,以评定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诊断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促胃液素-17(9.60±4.22)pmol/L、胃蛋白酶原Ⅰ(114.02±17.91)ug/L与胃蛋白酶原Ⅱ(10.99±2.29)ug/L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清促胃液素-17(18.01±6.90)pmol/L、胃蛋白酶原Ⅰ(219.83±23.91)ug/L与胃蛋白酶原Ⅱ(20.91±2.30)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中血清促胃液素-17与胃蛋白酶原Ⅰ、Ⅱ辅助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血清促胃液素-17 胃蛋白酶原Ⅰ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03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80例胆囊疾病患者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一般胆囊疾病患者中经过B超诊断的患者占67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7%(67/70);10例恶性胆囊疾病中经过B超诊断的患者占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0.0%(9/10);各种胆囊疾病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图像均显示相应改变。结论超声诊断应用于胆囊疾病诊断效果显著,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 标签: 胆囊疾病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结核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1例及手术病理证实2例脾脏结核CT表现。结果脾脏多发斑片状、结节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增强部分边缘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3例;多发斑点状钙化1例;脾内脓肿、脾包膜下脓肿2例;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3例,肝门区、脾门区、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钙化1例;肝右叶结节病灶、肝包膜下脓肿、右肺上叶肺结核1例。结论脾脏结核CT表现为脾脏多发性斑片状、结节状低密度灶、多发脓肿及斑点状钙化、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CT对脾脏结核有较明确诊断价值。

  • 标签: 脾脏结核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78例胃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纤维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比。结果胃癌CT的诊断正确率高于消化道钡餐,与纤维胃镜接近。CT在显示胃癌病灶及周围器官侵润的和远处转移等优于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论CT对胃癌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80例贫血患者研究的观察组,其中28例为巨幼细胞贫血(A组)、52例为缺铁性贫血(B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实验室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RBC/MCV、RBC指标值均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实施血液检验可为贫血临床诊断及鉴别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促进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肺结节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入治我院患有肺结节的患者129例为研究样本,根据病理分为良性结节、炎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三组,每组各43名,给予患者相同的CT扫描方案,比较不同病理肺结节患者的CT扫描指标和增强扫描数值。结果良性结节组的血容量低于恶性结节组,通透值、血流量以及平均通过时间均高于恶性结节组,炎性结节组的各项CT扫描指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炎性结节组的增强扫描数值均低于恶性结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扫描结果清晰准确,为后续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判依据,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螺旋CT 孤立性肺结节 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左心室肥大诊断中超声与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左心室肥大患者105例,先后给予患者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比,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心电图检查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肥大诊断中,与心电图诊断相比,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应在临床中进一步的应用。

  • 标签: 超声 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在基层医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3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3例中确诊338例,有22例是其他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总的误诊率为6.8%。从病种上看其它外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所占的比例高达54.5﹪,从患者性别来看男性患者中外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所占比例最高,女性患者中则妇产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临床医生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凭临床经验,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并不是必需的。为降低误诊漏诊率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应细致全面,对难以鉴别的疾病逐一排除,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基层医院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盆腔肿瘤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例数相同的两组划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82例,分别给予B超、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各类盆腔肿瘤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诊断符合率92.68%明显高于参照组79.27%,两组总符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分期符合率90.24%明显高于参照组71.95%(P<0.05)。结论CT应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过程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以及分期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种诊断盆腔肿瘤的理想手段。

  • 标签: CT诊断 妇科 盆腔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典型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不典型肝脓肿患者33例,对患者行16层螺旋CT诊断,分析患者超声表现,以此确定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肝脓肿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本组31例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经CT扫描,其中肝左叶患者12例,肝右叶患者18例,3例患者累及肝左叶及肝右叶;病灶直径为1.67~19.02cm,15例患者病灶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8例患者病灶呈不规则形。多层螺旋CT平扫病灶呈不均匀高低混杂密度,或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CT动脉期病灶为轻度强化,呈环状,中心为低密度区。16例患者病灶肝段或病灶周围见楔形一过性强化或片状一过性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周围肝实质一过性强化减退,病灶边缘强化或分隔强化,病灶内低密度脓腔明显;其中6例患者病灶强化呈团块状,9例患者病灶呈“晕征”强化,18例患者病灶呈“网格征”或“蜂窝征”强化。延迟期表现,病灶边缘持续强化或病灶水肿带持续强化,呈低密度影或为等密度影,病灶坏死边界清晰,其中25例患者病灶范围有所缩小,5例房间隔或蜂房壁持续强化。结论不典型肝脓肿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发现不典型肝脓肿具明显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 标签: 不典型肝脓肿 多层螺旋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小肿块患者共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9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8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结果观察组的结节纵横比>1、边界不清、蟹足征、形状不规则、沙粒样钙化和后方回声减弱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情况0级和Ⅰ级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Ⅱ级和Ⅲ级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大于0.7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征象,结节纵横比>1、边界不清、蟹足征、形状不规则、沙粒样钙化和后方回声减弱比例显著提升,超声血流情况区别显著。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出生缺陷的产前监测提供临床指导,减少出生缺陷患病率和出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10134例13~40周孕龄的妇女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并随访至产后一周。结果在本研究的10134例孕妇中,先天性缺陷胎儿有385例,超声准确检出的各种胎儿畸形有369例,漏诊16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的灵敏度95.84%,特异度99.98%,阳性似然比6351.91,阴性似然比0.042,阳性预测值99.19%,阴性预测值99.92%,误诊率0.02%,漏诊率4.16%。结论超声诊断是一种高诊断率和无创无害性的产前诊断方法,对妊娠妇女使用规范化系统超声检查能很好的对胎儿畸形进行产前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出生缺陷 先天异常 产前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检查,依据超声检查相关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表征,对患者病症实现诊断。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52例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经检查发现单发型肝淋巴瘤患者、多发型肝淋巴瘤患者及弥漫性淋巴瘤患者对应病例数分别为26例、18例、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发现原发性肝淋巴瘤阳性患者46例,在全部患者中占比为88.5%。结论对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病症的实际发展情况,为患者在临床上的相关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淋巴瘤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超声影像诊断与临床病理对乳房肿块的诊断进行了讨论和说明。方法就我院2014年09月01日至2015年11月01日就医的30例有乳房肿块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对于30例有乳房肿块的患者进行超声影像的检查方式。同时,对比经过超声影像检查中的良性和恶性肿块的符合率以及肿块血流成像的血流分级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经过超声影像诊断患者的恶性人数为8人,符合率为80%,而检查出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共18例,符合率高达90%,在超声检查中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检查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乳房肿块的诊断经由超声影像诊断的方式不仅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而且价格低廉。

  • 标签: 超声影像诊断 临床病理诊断 乳房肿块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该诊断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根据声像图特征确诊病症,后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准确率。结果56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出乳腺癌患者43例,检出率为76.8%,后经手术证实的患者有46例,对比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3.5%。误诊的3例患者中,1例乳腺腺瘤,2例囊性包块,误诊率为6.5%。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技术筛查乳腺癌早期患者准确率高,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诊断的基本手段,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技术 乳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先天性肺囊肿主要是指先天性支气管源性肺囊肿,是胚胎时期肺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可分为液囊肿、气液囊肿、气囊肿及多发性肺囊肿。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影像表现与多种疾病相似,误诊率高。现综合文献,对其主要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肺囊肿 影像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对于贫血患者在临床诊断以及鉴别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贫血患者,其中50例慢性贫血患者、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慢性组以及缺铁性组。对于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检测完成后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细胞平均体积(MCV)、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及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有着显著性的差异,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贫血患者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血液检验的方式能够较好的对于患者进行诊断以及鉴别,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 鉴别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脓肿与脑转移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CT检查并经手术或脑穿刺病理证实的脑脓肿6例,脑转移瘤4例,观察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脑脓肿多以全身或局部感染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呈炎性改变,病灶多为单发,呈环状强化,内壁光整,外壁略不规则,灶周有轻中度水肿。脑转移瘤常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血象及脑脊液检查正常。病灶常为多发,小瘤灶多呈结节状强化,较大病灶主要为环状强化,壁厚薄不均,部分可见壁结节,灶周见大范围指状水肿。结论脑脓肿与脑转移瘤各具其临床表现及CT征象。结合临床及相关化验检查,CT能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脑脓肿脑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检验应用在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当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及50例身体健康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100例患者中,6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38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分别归类为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50例健康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人员实施血液的MCH、RDM、RBC、Hb、RBC/MCV、MCV等指标数据分析。结果经检测发现,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RDW指标数据明细高于其他两组患者,而其RBC、Hb指标数据则明显低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RBC、RBC/MCV指标数据明细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MCH、MCV指标数据明细高于其他两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贫血诊断和贫血鉴别诊断应用血液检验的效果非常显著,所检测的MCH、RDM、RBC、Hb、RBC/MCV、MCV等指标数据差异对于不同贫血类型的患者而言,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能够真正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贫血诊断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 鉴别诊断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