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求降低剖宫产率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分娩前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置表SAS”对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分娩结局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方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28例患者(41眼)分成两组,透明角膜缘切口组与传统切口组,每组14例。透明角膜缘切口组20眼,传统切口组21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裸眼视力或球镜矫正视力。结果透明角膜缘切口组的术后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与传统切口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角膜缘切口下白内障切除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与传统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切口 白内障摘除 泪膜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方式的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营养治疗的SAP患者200例,其中92例接受全肠外营养(TPN);108例同时接受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TPN组感染率13.7%相比,PN+EN组患者为7.2%;并发症发生率PN+EN组为29.3%,TPN组36.2%明显降低。结论PN+EN联合应用可降低感染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方式指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7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药物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方式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DBP、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方式指导有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健康方式指导 高血压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3年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孕期或住院时检测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的单胎妊娠母亲及其儿童271对,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两组新生儿均正规进行主动及被动免疫治疗,随访以7月-1岁龄时HBsAg阳性作为母婴感染的指标,比较两组婴儿的病毒母婴传播率。结果两组的母亲HBeAg阳性率和母乳喂养率等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122例阴道分娩组婴儿有9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7.38%;149例剖宫产组婴儿有6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4.03%,两组婴儿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没有降低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选取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30例,本文主要介绍阴道分娩及各种剖宫产的优缺点,分析产科医生如何指导产妇在分娩的时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并积极鼓励产妇阴道分娩,最大程度减少相关并发症及降低患者日后再次进行剖腹手术的难度。

  • 标签: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策略与效果。方法对照观察性研究,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入组轻度高血压7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39例,叶酸1片/qd;实验组患者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其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月,3月,6月的血压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压150~159mmHg比例均值为36.12%和34.0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例和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健康。

  • 标签: 轻度高血压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方式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痔疮患者122例(2015年5月-2016年8月),将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程度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痔疮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67.87±10.94)分,较观察组患者低,P<0.05。结论给予痔疮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的效率,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痔疮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期妊娠产科处理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份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依据妊娠的孕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过期妊娠产妇,对照组为足月妊娠产妇,每组各100例产妇,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采用不同产科方式进行处理的新生儿的窒息率等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60/100,发生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30/100,发生率为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采用剖宫产新生儿的窒息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妇怀孕时期应该重视进行有关孕周的讲解,针对过期妊娠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产科采取手术助产或者剖宫产等方式改善新生儿的预后状况,对保障母婴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过期妊娠 产科 剖宫产 围生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熏洗方式,比较其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为建立中药熏洗法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创面愈合等情况判断疗效。结果中药冲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中药坐浴组,中药熏洗组效果其次。患者(P<0.05、P<0.01)。结论中药冲洗组的熏洗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早,2周内治愈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不同熏洗方式 混合痔术后 疗效影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外阻滞方法对患者手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本医院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选择年龄在50岁到65岁之间、患有硬膜外穿刺禁忌症、较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史的病人,达到以上条件的患者选择100例患者归入本次研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氛围单纯全身麻醉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情况、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剂的使用量、麻醉后的并发症、患者复苏期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100例患者,50位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平均年龄58.74岁;50位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平均年龄58.57岁,女性人数要多余男性人数,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外阻滞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50位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患者状况明显要比单纯全身麻醉的好。结论患者在进行开胸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外阻滞法后患者手术后的躁动、并发症以及清醒需要的时间都大大降低,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单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复合外阻滞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送检血液标本5062份做为研究对象,将其检验误差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标本检验误差发生情况5062份血液标本中,85份出现检验误差,误差发生率为1.7%。标本检验误差引发因素有血液标本送检时间、采集部位、采集时间不当及溶血等。结论影响血液标本检验准确性因素较多,临床只有加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才可提高血液标本检验有效率与质量,其对保证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及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方法 血液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与管理方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社区收治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管理,观察组采取强化管理及系统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及管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结果经治疗管理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h血糖值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社区强化管理及系统化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治疗 管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期间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60例治疗组气管内插管全麻和60例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满意率以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实验研究证实,麻醉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SPO2波动情况,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麻醉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来说,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内插管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切口法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阑尾炎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腹部小切口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长(15.6±5.1)min。活动恢时长为(0.7±0.4)min。术后住院时长为(4.1±1.3)d,抗生素使用时长为(3.3±1.5)d。治疗有效率为98.0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使用小切口手术,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活动能力,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长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阑尾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98例初产妇(自然分娩组48例,剖宫产组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d自然分娩组抑郁发生率为27.08%,剖宫产组为48.00%,术后3d自然分娩组抑郁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1);术后1周自然分娩组抑郁发生率为20.83%,剖宫产组为34.00%,术后1周自然分娩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也低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剖宫产组产妇抑郁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妇术后1周抑郁情况显著缓解。

  • 标签: 分娩方式 产后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方面的临床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6至2014年12月足月、头位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临产时进行产时心理干预)和对照组(临产时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心理干预的初产妇所用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采用同种分娩方式的初产妇,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在临产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提高产时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程 分娩方式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喉返神经(RLN)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施行甲状腺切除手术78例患者,术中RLN损伤3例,术后继发性损伤1例,发生率5.13%。结论甲状腺手术中预防RLN损伤要求手术者熟悉RLN的解剖及其变异,同时应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 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病情监测5项内容。社区护理指导贯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等,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行为管理率、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有了显著提高。因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可见社区护士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护理 方式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们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加之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使医院内部病案信息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文章将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内容,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优化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医院病案信息管理 问题 优化方式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