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寻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对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侧内瘘术.结果手术均一期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内瘘使用良好,满足了透析的需要.结论前臂远端动静脉-侧内瘘是永久性血液净化通路的理想选择.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前臂动静脉端—侧内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近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科自 2015.01-2020.01诊治胫骨近开放性骨折 62例,均采用锁定钢板进行外固定,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外固定钢板拆除时期、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不良反应等。结果 所有病例的手术平均时间为( 68.5±8.5) min。术后拆除外固定钢板的时期为( 8.7±3.1)月,拆除时间均小于 3 mi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3.2±0.3)月。所有患者末次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 90.32%( 56/62)。发生 2例创伤性关节炎,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近开放性骨折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其创伤小且能够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方式简便、愈合后钢板易于拆卸、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 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钩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5例钩螺旋体病并发肝功能损害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对所选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病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症状,当中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与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有9例。所有病患的AST与ALT水平明显升高,当中有5例AST与AST水平>1000U/ml,4例的TBil水平>171umolL,6例的血清BTil水平明显升高。Alb降低者有8例,PT延长者有7例,PTA<40%者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提示,存在腹腔积液4例,肝脏肿大5例,脾脏肿大2例。通过护肝和抗感染治疗后,10例痊愈,4例自动出院,余下1例死亡。结论多数病患的肝功能损害症状能够在短期内明显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发展的趋势。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病患,需警惕钩螺旋体病,应及时对患者施以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为其病情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临床特点 钩端螺旋体病 研究分析 肝功能损害
  • 简介:舟骨近因全部被关节软骨覆盖,所以仅能通过舟骨内血管网获得血供,舟骨近骨折后影响其血供,石膏外固定疗效不确切,骨折愈合时间长,骨折不愈合率高。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背侧切开复位、Mini-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近骨折和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12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螺钉内固定治疗 骨折不愈合 HERBERT螺钉 近端骨折 疗效评价 舟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使用夹板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纳取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接受夹板外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法复位依据术前X线片检查结果,充分结合骨折的具体移位情况对具体的手法复位方式进行选择。借助3根绷带和4块小夹板来外固定患肢,借助吊带于胸前位置悬挂患肢。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开展3-6个月的随访观察。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位前后的掌倾角和尺偏角。结果本次临床疗效优秀率为,良好率为,可接受率为,较差率为。相对于复位前来说,复位后患者的尺偏角及掌倾角均增加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夹板外联合手法复位固定操作便捷、疗效可靠、避免了手术损伤,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夹板外固定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髂筋膜神经阻滞对老年女性股骨近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58例老年女性股骨近骨折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骨髓炎治疗过程中采取胫骨近与远端骨搬移治疗的成效。方法:研究对象68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2021年7月前为a组,予以远端骨搬移治疗,反之为b组,采用近骨搬移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统计得出,b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a组,P

  • 标签: 胫骨近端 远端 骨搬移治疗 骨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牙列游离缺失患者修复中应用种植牙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口腔门诊部就诊的牙列游离缺失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活动义齿修复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种植牙技术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以及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分别为96.67%、93.33%,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度为96.67%,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列游离缺失患者修复中应用种植牙技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更高的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从而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治疗 种植牙技术 稳定性 修复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肱骨近骨折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我院肱骨近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32例,3D打印技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158.20±16.37)ml,C臂透视次数(3.10±0.84)次,手术时间(120.50±4.3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MS(88.24±7.35)分,Neer(79.21±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骨折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术中C臂透视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更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3D打印技术 钢板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悬吊疝囊残与无张力修补联合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悬吊疝囊残与无张力修补联合治疗方案,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为成功,切口皆为甲级愈合,切口发红1例,切口麻木1例,局部疼痛2例,无感染情况;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65min,患者手术过程顺利且患者手术后伤口皆为甲级愈合;患者于术后7-8d进行拆线。结论悬吊疝囊残与无张力修补联合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理想,且手术操作简单。

  • 标签: 悬吊疝囊残端 无张力修补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PFNA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患者分为PFNA组和钢板组,各30例,分别行PFNA和股骨近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76.7%),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老年 股骨近端髓内钉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致康胶囊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7月在我院接受老年肱骨近骨折手术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疼痛肿胀药物,观察组采用志康胶囊治疗疼痛肿胀,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采用致康胶囊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肿胀感,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致康胶囊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可以降低创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肿胀感。

  • 标签: 致康胶囊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 疼痛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幽门括约肌胃、肠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FD大鼠的模型。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AchE、NOS阳性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幽门胃、肠AchE的表达都显著升高(P<0.01,P<0.01),经中西药治疗后,AchE的表达都明显下降(P<0.01),中药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同时,模型组胃、肠NOS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胃、肠:NOS的表达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幽门括约肌胃、肠AchE均升高;而NOS的表达均减少。中药可使幽门括约肌胃、肠AchE阳性神经原成分表达下降,增加NOS的表达,抑制NO的过度释放,增加胃肠动力。

  • 标签: 肝胃不和 功能性消化不良 乙酰胆碱酯酶 一氧化氮合酶 情志舒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的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7例。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采取股骨近防旋髓内钉、股骨近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 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半肩置换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例肱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上肢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MaterialiseMimics10.01软件,维重建双上肢骨骼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GeomagicStudio11.0软件,在维上确定肱骨的内外髁连线及肱骨头轴线,根据连线测量肱骨头高度及后倾角度,设计与结节间沟和假体近解剖形态一致的导航模板,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实物模板,术中通过模板确定最佳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最后行肩袖修复。术后定时行患肢X线片检查,动态观察大小结节均愈合及假体位置变化情况,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得10~3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12例患者(12肩)大小结节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为3.4个月。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通过将3D打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设计个体化导航模板,可大大提高半肩置换中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的精确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活动功能,为半肩置换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半肩置换术 骨折 打印 三维
  • 简介:目的探讨影像学参数与近交界性后凸(PJK)畸形的关系.方法在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riskfactor""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和"危险因素""近交界性后凸畸形"为关鍵词检索2015年5月之前的文献.提取的数据主要有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C7椎体偏移距离(SVA)≥5cm,并进行Meta分析,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用优势比(OR)衡量影像学参数.结果经筛选,共10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851例,术后551例发生PJK,发生率为29.8%.融合到S1、术前SVA≥5cm、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与发生PJK的各研究间均无明显异质性(I2=0、19%、0,P值均〉0.10),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融合到S1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12,95%CI1.57-2.87;Z=4.87,P〈0.01);术前SVA≥5cm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53,95%CI1.24-5.18;Z=2.55,P=0.0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PJK(OR=2.86,95%CI1.73-4.13;Z=4.44,P〈0.01).结论PJK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的数据提示融合到S1、术前T5-12胸椎后凸角〉40°和术前SVA≥5cm是PJK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脊柱融合术/副作用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影像学参数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在股骨近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股骨近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另外38例设为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对两组固定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股骨近骨折患者开展PFNA内固定治疗,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该种方法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PFNA 股骨近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迟断脐新生儿脐带残保留长度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新生儿脐带残保留1~3cm,B组新生儿脐带残保留4~6cm。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渗血率、脐周皮肤红肿及擦伤率、脐肉芽肿发生率、脐炎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渗血率、脐周皮肤红肿率、脐带脱落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脐周皮肤擦伤及脐炎。A组新生儿脐肉芽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延迟断脐新生儿脐带残保留4~6cm较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延迟断脐 新生儿 脐带残端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肱骨近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肩关节康复锻炼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行肱骨近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肩关节康复锻炼护理,统计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肩关节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