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的严重度逐年递增,70%的医患纠纷源于患者的误解,也就是医患沟通不畅,最大的误解是医疗的不确定性,虽然医疗条件相当发达,但还有很多疾病病因不明,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病人恢复无望,医疗界达成共识,患者不知情,所以要加强医患沟通。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依据及结局。方法选取2014-02—2016-12间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132例)和剖宫产组(90例)。比较2组分娩各项临床指标及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经阴道分娩成功96例(72.73%),转为剖宫产36例(27.27%)。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平均产后2h、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以孕妇及胎儿的各项临床指征为依据。若孕妇有经阴道试产条件且无禁忌,胎儿无宫内窘迫等不宜试产情况,且医院具备必需的试产条件及应急抢救能力,阴道分娩仍是较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尿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得出的组间数据并将对比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盆腔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比其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手术对盆腔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盆腔肿瘤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和介入手术组的复发、慢性盆腔痛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98,6.644,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盆腔肿瘤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伤口恢复和盆腔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助产方式处理臀位分娩结局,分析阴道分娩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臀位分娩情况,采用阴道分娩处理122例,其中失败32例,纳入失败组,成功者90例,纳入阴道分娩成功组,选择剖宫产术处理154例,纳入剖宫产术组。结果阴道分娩成功组孕周、胎儿体重、住院时间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剖宫产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成功组、剖宫产术组新生儿脑病窒息、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阴道分娩成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剖宫产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的条件,但一旦失败可能威胁胎儿健康,若成功可避免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按照产妇及家属自愿原则选择分娩方式,其中阴道试产组41例,再次选择剖宫产组59例,另外按照阴道试产成功与否将阴道分娩组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两个亚组,分析各组妊娠结局及产后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试产成功率58.5%;阴道试产成功亚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阴道试产失败亚组及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5min评分明显高于上述两组,总费用显著低于上述两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上述两组,阴道分娩失败亚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早吸乳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共收治21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根据胸骨柄上缘和病变节段的关系,15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6例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8例,E级7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1.6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年均获得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颈胸段后凸Cobb's角由术前的(30.8±5.7)°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0±2.3)°(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9.7±4.8改善至末次随访的23.1±3.4(P〈0.01)。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平均提高了1.6级,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D级2例,E级19例。结论:对于颈胸段结核,低位颈前入路可以实现病灶的彻底清除。应根据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和病变节段的关系,决定具体的个体化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