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内球囊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 患者焦虑抑郁状况、IABP平均应用时间、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IABP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 抑郁状况、IABP 平均置管时间、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置管后第3天第6天及拔管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置管后第6天及拔管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IABP 平均置管时间为( 119. 4 ± 29. 4) h,对照组为( 141. 3 ± 30. 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IABP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减少IABP置管时间和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促进患者躯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对临床护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流后吸入性肺炎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体位护理的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体位护理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护理服务是医院整个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护理部积极参与了我院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并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设立内审员(包括内审员资格认证、培训及覆行职责);编写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全员培训(包括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按标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等。评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从患者满意度、体系过程与护理服务的测量和监控、内部审核与外部检查、不合格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体会是: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病患的利益,并对护理工作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 运行 质量管理 ISO 9001:2000
  • 简介:摘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大众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其中,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技术分级准入管理是促进医学技术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制定质量改善策略的可靠方法。我国卫生部已广泛开展医疗技术分级准入管理,而护理技术管理领域尚未制定全面、完善的管理方案。且较成人相比,儿科病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风险性高、专科性强等特点,极易给患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国儿科护理技术分级尚处于起步阶段,鲜有相关研究报道,尚未建立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 标签: 儿科 护理 分级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全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培训,形成一套符合JCI评审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从2014年1月份的80例(6.02%)上升到2014年12月份的142例(10.68%)。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施后,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知识理论知识得分及不良事件督查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督查得分,对维护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护理资源匮乏,如何将有限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投入到日益严峻的医疗护理工作当中,是目前各类医院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2021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中明确指出:护士的经验能力、技术水平、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应当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的要求。本文旨在从临床实践出发,探索如何科学高效的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血液疾病临床护理队伍;因此建立完善一套护理岗位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护士在岗位期间的理论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管理等能力的欠缺之处,为实现岗位与能力相匹配提供参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绩效考核的数据化和科学化,为护士的专业课程的设计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参考,进一步发挥血液内科护理专业的最大优势和促进血液护理专业朝着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本研究对血液内科护士岗位质量及评价指标做了初步确定,分别从不同角度的涵盖了血液内科护士岗位能力要求的各个方面。

  • 标签: 血液内科护理 评价体系 岗位 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病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3-2021.3收治的7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运动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缝隙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运动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运动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80%,实验组的有效率为100%,实验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运动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妊高症护理中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性预见性运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得出: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高症的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同时能有效提升妊娠结果,适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妊高症 运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手部肌腱损伤病人入组并随机均分,分别提供常规治疗(参考组)与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研究组);对比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3个月后,研究组病人的MMD评分,在放置、翻转两个维度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PT评分,在患手、双手和组装三个维度的精细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 作者: 张玉1,张慧鑫2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4-24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5期
  • 机构:1.山东省军区济南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省军区济南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山东济南250014
  • 简介:目的:在老年护理医院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实施运动疗法+药物干预,分析效果。方法:病例是老年护理医院骨质疏松患者,共70例,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药物干预组(35例):实施常规药物干预。运动疗法+药物干预组(35例):做好运动疗法+药物干预。比较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运动疗法+药物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MA评分、护理满意率更高[(86.39±6.11)分、(52.29±4.02)分、94.28%,同药物干预组的(75.09±3.05)分、(47.33±3.18)分、74.28%比较](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医院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实施运动疗法+药物干预模式,效果更好。

  • 标签: 骨质疏松;运动疗法+药物干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的患者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皆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良好,FMA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康复护理对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后遗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的患者 6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30例,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皆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恢复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良好, FMA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康复护理对脑梗后遗症运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后遗症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低盐饮食加适量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意义,以期能为CHF患者临床护理常规的改善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低盐饮食加适量运动组(实验组)和低盐饮食组(对照组)各30例。入院患者均予常规心力衰竭治疗。低盐饮食:每天摄入盐量为4g。运动组采用6min步行距离测试,测试结束后测量走距,测试前后分别记录患者心率。通过适当的运动,以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及一系列生化指标为主要研究指标对CHF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进行测试。结果低盐饮食加适量运动能改善CHF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盐饮食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适量运动,有利于CHF患者的康复,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低盐饮食 运动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臭氧治疗运动致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臭氧治疗的86例运动致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臭氧治疗 运动致软组织损伤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运动训练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SHS发生率及上肢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H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运动训练能降低脑卒中患者SHS的发生率,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运动训练
  • 简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组与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CVD)密切相关的、以胰岛素抵抗(IR)为中心环节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多种代谢成分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MS患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数倍。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中青年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我国已全面实施对MS患者的综合干预,但在防治中存在某些误区,如快速减肥、过度限制饮食、滥用减肥与降血脂药物等,出现代谢紊乱,反而加重病情。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饮食结构 行为干预 代谢紊乱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呼吸训练。然后对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l)、峰值呼气流速(PEF)、峰值呼气流速(PEF)FEVl与FVC比值 (FEVl/FVC)评估患者肺功能,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评估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量表 (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l、PEF、FEVl/FVC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呼吸训练 肺功能 上肢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泵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踝泵运动,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比较两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血流峰速、靶血管内径及靶血管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例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进行下肢踝泵运动,进行规范化护干预,可显著提高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改善下肢血流情况,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肿瘤术后 踝泵运动执行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