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器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器是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

  • 标签: 明胶海绵 椎间融合器
  • 简介: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既要合理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需要补充剂[1]。全国肾脏基金会/肾性贫血的诊断原则(NKF-K/DOQI2000)及贫血临床实践指南(EBPG2004)均推荐静脉补充剂[2]。近年来静脉剂广泛用于临床,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贫血 铁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孕妇缺铁性贫血对新生儿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缺铁性贫血产妇为对象,共80例,为试验组,研究时间是2018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正常妊娠孕产妇80例为对象,为参照组,检测新生儿血清、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新生儿血清、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产妇 新生儿 铁含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作业者血清热应激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职业性体检的高作业者176名为高温组。从同日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76名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HSP70含量。结果高温组血清HSP70水平(0.157±0.133)ng/ml高于对照组(0.097±0.134)ng/ml,有显著性差异(t=4.26,P〈0.01)。以接毒工龄将高温组分为三组,HSP70含量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8.26,P〈0.01)。结论高作业者血清HSP70水平显著升高,可为高温作业制定护理对策提供指导。

  • 标签: 高铁作业者 人热应激蛋白70(HSP70)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在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视网膜脱离眼内填充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实验组用自制马蹄型海绵垫协助病人采取俯卧位或低头坐位,对照组则用软枕协助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比较两组术后病人俯卧位或低头坐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俯卧位或低头坐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马蹄型海绵垫帮助病人采取被迫体位,可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马蹄型海绵垫 视网膜脱离 眼内填充 护理
  • 简介:地中海贫血(地贫)是由于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地区常见而临床症状严重的疾病,其中重型G-地贫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规范输血和驱治疗才能使患者长期存活,保证生活质量。我院血液科于2004年9月开始使用携带式微量注射泵皮下注射磺酸去胺(DFO),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输注泵 注射 皮下/方法 去铁胺/治疗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方法]对29例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病人行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颈总动脉压迫训练、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出现脑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5例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经营养神经治疗3d~5d后恢复。[结论]加强微导管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海绵窦瘘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栓塞 护理
  • 简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瘤体长大后不但会发生破裂出血,而且会压迫邻近结构产生相应症状,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视野缺损等,此外,癫痫、脑缺血、脑积水也是常见的表现。2005年2月,我科采用自体桡动脉移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颅内外搭桥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治疗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 血管移植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护理 颅内动脉瘤 桡动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