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64岁。患肝硬化(失代偿)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于2008年2月20日入院。2004年6月因上消化道出血,1个月内3次共输全血800ml;2008年2月,3次共输红细胞6个单位,以上均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2008年3月27日申请4个单位红细胞其中2个单位红细胞凝聚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血主侧不合,疑为患者体内有不规则抗体,抽血化验,检出lgG型抗-E、抗-C,后选用不含E、C抗原红细胞输注,配血顺利,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抗-E 抗C 配血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随着医学诊断技术提高,MDS诊断标准已不能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许多新MDS亚型不被诊断标准所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对MDS进行了修正,新增添了难治性血细胞减少有多系病态(refractorycytopen-inawithmultilineagedysplasia,RCMD)、5q-、MDS不能分类(MDS-U)。

  • 标签: 贫血 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学 血细胞形态学
  • 简介:以往在血型血清学疑难配血中往往通过血型定型(AB0正反定型、RhDCE定型等),抗体筛查(筛选细胞、谱细胞等),抗体Coombs及吸收放散实验等步骤一般即可完成相应配血过程。但在血清学检测条件不充分时如稀有血型抗体缺乏、谱细胞谱型不全时等,对于稀有表型及存有高频抗原抗体血液配型,常规检测方法路径有时就显不够。此时如配合以血型基因分型检测可能血型表型基因并判断相应抗体存在,应当是解决问题一个路径。我室最近在Diego系统抗体缺乏、谱细胞谱不完全情况下,结合基因分型方法,解决了2份存有抗高频抗原Dib抗体定型输血问题。

  • 标签: Di(a+b-)血型 抗体筛查 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2010-2015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评估血液筛查后经输血传播HIV风险并探讨现有筛查策略效果。方法:收集2010-01-2015-06无偿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结果,分别计算首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IV流行,并用流行/窗口期数学模型法计算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评估。结果:2010-01-2015-06共检测血液标本545761份,确认阳性标本73份,流行0.0134%。首次无偿献血者HIV流行0.0099%(39/395352),重复无偿献血者HIV流行0.0226%(34/150409)。计算经血液筛查后,阴性血液传播HIV危险1∶251889。结论:石家庄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较低,但仍存在经血液筛查残余风险,故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血液安全,降低经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无偿献血者 残余风险度
  • 简介:患者,男,77岁.有脑梗塞病史,患2型糖尿病6年,2年前双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半年前出现静息痛,1个月前因左下肢发生湿性坏疽于本院施行膝上截肢,现右下肢疼痛难忍.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足
  • 简介: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甚至抢救患者不可或缺重要手段,但输血也会发生不良反应。随着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发展和输血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急性溶血和细菌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重大输血反应已极大降低,但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等仍时有发生。通过总结分析我院近4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希望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输血 过敏反应 发热反应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是一种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手段,其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占30%-50%。虽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redcellaplasia,PRCA)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ABO和HLA不合程度有关,但移植早期预处理措施和免疫抑制剂使用会大大削弱其影响。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湖北地区肾移植受者HLA基因相关性。方法:运用PCR-SSP法对我院湖北地区406肾移植受者(观察)进行HLA-ABDR基因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并与4026湖北骨髓库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观察中检出HLA-A32、B35、B44、B45、B52、B56、B64、B75、DRB1*10、DRB1*14、DRB1*16,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B35、DRB1*14基因频率〉0.05;检出B46、DRB1*9、DRB1*17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B46、DRB1*9基因频率〉0.1。结论:高频率基因湖北地区健康人群基因频率基本一致,其中B35、DRB1*14等位基因可能是湖北地区易感基因;B46、DRB1*9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

  • 标签: 肾移植 HLA 基因频率
  • 简介:抗-P1是一种弱室温反应性凝集素,25℃以上不出现凝集现象。有文献报道,抗-P1会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偶有抗-P1患者输注P1阳性红细胞后会发生急性溶血反应~([4])。近期,笔者在输血前检测中发现1抗-P1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P1 ABO血型 正反定型不符
  • 简介:Rh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多见于Rh阴性妇女。其免疫反应是由于Rh阴性孕妇孕育了Rh阳性胎儿。胎儿Rh溶血病也可以发生在母亲是Rh阳性婴儿,这是由于胎儿C、C、E、e等不同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结果,这类Rh溶血病以抗E最多见,而抗-c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较少见,现将我们发现1抗-cE联合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报告如下。

  • 标签: RH血型 抗-CE 联合抗体 新生儿溶血
  • 简介:患者,女,50岁。因"反复头晕乏力伴颜面浮肿20d"入院。20d来时感乏力,伴有头晕,家人发现其面色苍白,多次血常规检查Hb60~80g/L左右。门诊以"贫血待查"收住入院。平时饮食正常,自幼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体检:

  • 标签: 白血病 单核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咨询患者中罗伯逊易位发生及其对优生优育影响,探讨罗伯逊易位物种进化关系。方法:回顾2011年送检913外周血标本,通过染色体培养技术,G显带,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913遗传咨询患者,就诊原因主要为胎儿畸形、体格或智力发育迟缓及不良孕产史等,共检出罗伯逊易位17,检出1.86%(17/913),并发现罗伯逊易位家系1,申报世界首报核型1。结论:罗伯逊易位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等疾病重要原因之一,检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对他们进行生育指导是十分必要;同时,罗伯逊易位也可为物种进化提供选择材料。

  • 标签: 遗传咨询 染色体 罗伯逊易位 双罗伯逊易位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免疫分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0CLL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10CLL患者CD19抗原阳性表达100%。其中1患者CD5、CD19、CD20、HLA-DR、CD3、CD13均阳性,且CD34表达大于10%;另有1CD5、CD19、CD20、HLA-DR阳性且伴CD7阳性。CD5、CD19、CD20、HLA-DR同时阳性患者50%。结论:CLL以B细胞慢淋为主,免疫分型对慢淋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免疫分型可存在伴系表达。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免疫表型
  • 简介: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减少因同种免疫性抗体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然而,当患者体内已经存在抗体随着时间推移效价逐渐减弱或者消失时,不规则抗体筛查易造成漏检,若患者输注了含有相应抗原红细胞后则会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甚至发生溶血反应。现就1低效价抗-C致回忆性迟发型溶血反应案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低效价抗体 抗-C 回忆性溶血反应
  • 简介:患者,女,35岁,已婚,有输血史。因车祸伤双下肢截肢术后1个月切口不愈合及失血性贫血,输血配血困难而收入我院。入院后诊断左下肢截肢术后溃疡及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检查:RBC2.54×1012/L,PLT110×109/L,Hb50g/L,

  • 标签: KIDD血型 抗-JKb RH血型 抗-Ce联合抗体 配血困难
  • 简介:患者,男,71岁,因“体检发现脾大1年余”于2006年8月13日入院。既往体检,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腹股沟淋巴结串珠样肿大,心肺阴性,肝肋下未触及,巨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9.3×10^9/L,Hb117g/L,

  • 标签: 白血病 慢性 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疗效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258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纠正增加指数来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病种、性别、年龄、体重、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对输注有效率影响。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188次(有效率72.9%),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分别为80.9%、73.2%、70.2%、52.5%,不同病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P〈0.05)。146次有发热感染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67.1%,明显低于112次无发热感染者80.4%(χ^2=5.614,P〈0.05);69脾大患者有效率55.1%,明显低于189脾不大者79.4%(χ^2=15.088,P〈0.01);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894、0.051、0.065,P〉0.05);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P〈0.05),频繁输注者输注疗效较差,甚至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结论: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其血小板输注疗效不同,发热、脾大、输注次数可能是影响血液病患者输注疗效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机采血小板 疗效
  • 简介:全面质量控制宗旨是对所采集血液从成分制备到血液检测以及血液成分储存全过程,从原辅材料、试剂、仪器设备到产品全方位,进行监督和检查一项常规工作。质量控制结果不仅反应了各项操作规程是否得到遵守以及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标准,

  • 标签: 血液质量 统计 分析 质量 改进
  • 简介:常规孕妇产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我室在实验中发现1血清中IgG抗A被其高效价IgM抗A所干扰,对其血清进行唾液及2-Me中和试验时,血清中IgM抗A很难完全被中和,现将实验方法及解决办法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前检查 IgG抗体 IGM抗体 抗体效价
  • 简介:患者,男,44岁。于2007年5月13日入院,有肝硬化门脉高压(门静脉主干内径23cm)和巨脾(脾肋间厚76cm、肋下长130mm)。5月14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41×10^9/L,血红蛋白99g/L,红细胞压积33.2%,血小板16×10^9/L;凝血系列:凝血酶19.7s,凝血酶原活动38%,

  • 标签: 血小板 巨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