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粘固对3种唇面全瓷颈缘制作的金瓷冠的边缘适合的影响.方法:本文对3种唇面全瓷颈缘制作的金瓷冠,进行粘固前后的边缘适合比较.结果:3种金瓷冠的边缘浮出量因粘固而明显增加,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适当的粘固前适合,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粘固后适合,进一步证实了代型隙料使用的必要.

  • 标签: 金瓷冠 边缘适合性 粘固剂
  • 简介:目的:研究Spee曲线高度与咀嚼效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测量203名在校大学生的咀嚼效率和Spee曲线高度,将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pee曲线高度在0到2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正相关,r=0.631,P〈0.01;Spee曲线高度在2到5mm范围内与咀嚼效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9,P〈0.01。结论:当Spee曲线高度在2-2.5mm范围内时,咀嚼效率最大,过大或者过小的Spee曲线高度都有可能降低咀嚼效率。

  • 标签: Spee曲线 咀嚼效率 牙合重建
  • 简介:对糖尿病患者能否产生有效的牙种植体骨结合仍然存在争议。包括糖尿病类型、始发年龄、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在内的起指导意义的客观标准尚未确定。另外,很少有文献评价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体生存率。在这篇回顾分析的文章中,共统计了2个临床中心40位患者的215颗种植体。病例分析和随访记录提供了临床血糖控制和种植体方面的资料。在这项研究中,共有31颗失败,总体成功率为85.6%。失败者中24颗发生于功能负重后的第一年。功能负重的平均时间为4.05±2.6年。如按种植体位置来分析,上、下颌成功率分别为85.5%和85.7%。按前后牙区域分析,成功率分别为83.5%和85.6%。生存分析显示功能负重6.5年生的累积成功率为85.7%。基于这些数据,尽管已被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低于普通人群,但其成功率仍然是令人满意的。失败率的大幅度上升发生于义齿负重后的第一年内。

  • 标签: 糖尿病 牙种植 修复
  • 简介:目的借鉴现有的放射口腔黏膜炎(RTOM)动物模型,探讨放射舌炎(RTG)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自行设计和制作锥形铅质罩装置及附件,在SD大鼠舌背舌尖部位形成1cm×1cm的照射区域,实施单次、单剂量(30Gy)X射线,吸收剂量率为100.75cGy/min,每次照射6只的方法,制作RTG大鼠模型。观测RTG大鼠的体重、口腔黏膜炎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照射后3~4d,舌黏膜上皮层完整;5~6d,肉眼可见受照射的舌背、舌腹黏膜出现红色斑点和成片变红(黏膜下出现充血),镜下见上皮变薄,部分黏膜上皮坏死脱落;7~8d,出现肉眼可辨的散在点状溃疡;镜下见鳞状上皮脱落形成溃疡,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9~12d,点状溃疡逐渐融合,上皮剥脱;12~14d,溃疡面有纤维渗出,形成连贯一致的溃疡,镜下见上皮完全脱落,纤维渗出覆盖溃疡表面,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固有层胶原纤维断裂;21d,溃疡的周边开始出现愈合;镜下见溃疡底出现肉芽组织,炎症细胞较照射后5d时明显减少,可见少量胶原纤维组织及大量新生毛细血管;28~35d,受照射的1cm×1cm范围的溃疡由周边向内收缩愈合。镜下可见上皮结构重新出现,但上皮层明显变薄,黏膜下层仍有炎症细胞浸润,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基底细胞呈梭状,排列紧密成栅栏状。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RTG模型,为研究RTOM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 标签: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舌炎 动物模型
  • 简介:口颌系统在言语功能中尤其在语音产生过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口颌系统的形态结构异常可能会导致语音功能的异常。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骨AngleⅢ类错患者术前语音功能的分析,来研究哪些结构畸形对语音功能有影响。研究中以20名成人骨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矫治前的语音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牙颌面软硬组织结构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将各测量值与患者语音状况做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患者语音功能的好坏与舌体位置以及前牙覆、覆盖有密切关系。反覆盖越明显,反覆越小,语音功能异常越明显

  • 标签: 语音 头影测量 相关分析
  • 简介:前牙直接修复,尤其是中切牙,对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临床医师可以利用根据蜡型制作的硅橡胶导板来修复腭侧壁和切缘:但是,椅旁徒手再现对称,比如邻接面外展隙、宏观和微观表面结构、色彩学特征,结果常常不可预知。本文分步描述Ⅳ类洞的修复,既简化修复过程,又检查和纠正邻接面外形的对称和色彩学特征。

  • 标签: 树脂修复 对称性 中切牙 前牙 直接修复 蜡型制作
  • 简介:目的:了解近10年牙列缺失患者的牙列缺失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对北京口腔医院近10年来诊治的5142例牙列缺失患者的全部病历,进行回顾研究。结果:牙列缺失就诊率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上牙列牙列缺失病例数目明显多于下牙列牙列缺失病例数目(P〈0.05);2001年至2005年来诊的牙列缺失患者比1996至2000年来诊的牙列缺失患者人数多、平均年龄高、牙槽嵴条件好、回医院复诊的平均次数多、满意度低(P〈0.05);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比较高。结论;现存的患者与以前的患者相比较,就诊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义齿的期望值增强,这就需要口腔修复科医师小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患者高品位的需求。

  • 标签: 牙列缺失 义齿修复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逆行种植体周围炎(RPI)作为种植修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南邻牙根尖周病变、种植区残留细菌、骨的质量差以及临床技术等因素引起.本文就RPI的定义、发病率、分型、病因、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 根尖周病变 种植 治疗 预防
  • 简介:下颌骨放射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是头颈部大剂量放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以慢性坏死及感染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开口受限、咀嚼及语言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死骨暴露,严重者甚至造成病理性骨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已成为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外科领域棘手的临床难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下颌骨ORN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下颌骨ORN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与规范,对该疾病的处理仍以个人或单位经验作为治疗依据,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下颌骨ORN治疗后评价体系。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下颌骨ORN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颌骨放射骨坏死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7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下颌骨ORN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最终制订“下颌骨放射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慢性牙周炎对种植牙存留率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的相关文章,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6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病例对照研究被纳入,合计306例患者共476枚种植体,其中牙周炎组252枚,牙周健康组224枚。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存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2,95%CI(0.21,0.81),P=0.01]。骨吸收有统计学差异[MD=2.26,95%CI(0.54,3.98),P=0.01]。结论牙周炎患者对种植体存留率和骨吸收有明显影响,增加了远期失败的风险。鉴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数量太少且病例不多,时间太短,以及测量指标不全面等影响本Meta分析论证强度及全面的因素存在,以上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炎 牙种植 存留率 骨吸收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3种完全斜折裂牙修复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28例龈上冠折、齐龈冠折、龈下冠根折患牙,视牙体缺损分别行全冠、铸造桩核冠、预成桩核冠修复,观察3种折裂类型的修复效果。结果:龈上冠折修复成功率为96.7%,齐龈冠折成功率为90.5%,龈下冠根折为69.6%。对于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成功率为84.6%,铸造桩核成功率为57.1%。结论:龈上冠折和齐龈冠折修复效果优于龈下冠根折,对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比铸造桩核成功率要高。全冠修复完全斜折裂牙是保存牙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折裂牙 全冠 修复 桩核
  • 简介:口腔黏膜下纤维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隐匿、具有癌变倾向的炎性疾病。患者进食刺激食物时口内疼痛,口腔黏膜苍白僵硬,触摸有条索感,舌运动、张口受限,以致咀嚼、吞咽困难,有的甚至发生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复杂的发病机制导致该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主张根据病变发展的阶段,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 标签: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治疗
  • 简介:阻塞涎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涎腺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人们对其认识不断深入。本文主要通过回顾近几年来涎腺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阻塞涎腺疾病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 标签: 涎腺镜 阻塞性涎腺炎 涎石症
  • 简介:笔者曾对口腔医学审美的复杂性问题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其中对口腔医学审美复杂的表现及其所带来的困扰,以及造成口腔医学审美复杂的原因,提出了个人的浅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口腔医学审美复杂局面的应对措施展开探讨。

  • 标签: 医学审美 复杂性 口腔
  • 简介:牙瘤是牙组织的发育畸形,它可干扰相关牙齿的萌出。牙瘤的生长潜力有限,其在乳牙列的发生少见。本文描述1例发生于一个52岁男孩的妨碍下颌左侧侧切牙萌出的巨大混合牙瘤。该牙瘤被手术摘除.进行了1年以上的常规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下颌前部 混合牙瘤 混合瘤 牙源性肿瘤 高密度病损 乳牙
  • 简介:双膦酸盐类药物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骨炎和其他代谢骨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与肿瘤转移相关的骨骼疾病。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而产生临床治疗作用。然而,双膦酸盐类药物,尤其是静脉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有致颌骨骨坏死的危险。目前,国内尚未有该类药物致下颌骨坏死的报道。作者报告1例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商品名福善美,Fosamax)致下颌骨骨坏死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双膦酸盐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双膦酸盐 颌骨 骨坏死
  • 简介:本文提出一种可摘式磁力矫治器设计,试用于替牙期功能AngleⅢ类错 的矫治,取得肯定疗效,该设计不同于普通舌簧 垫矫治器,不通过改变切牙唇舌倾斜度以矫治前牙反 ,而是利用磁力使下颌后退以改善颌间关系,上下颌矫治器的分体设计可增加矫治器戴用时间,较少影响口腔功能,克服了某些连体设计的功能矫治器的缺点。

  • 标签: 磁力矫治器 功能性Angle Ⅲ类错合
  • 简介:电动牙刷模仿手动牙刷的横向和旋转运动方式,近年来旋转振动运动牙刷有新的发展趋势,并引入了钟摆式旋转牙刷。本文对其安全和功效的近期研究进行了回顾。

  • 标签: 牙刷 电动牙刷 钟摆式旋转牙刷
  • 简介:目的:在建立小型猪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电镜技术研究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形成、发展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对6只小型猪右侧下颌骨进行25Gy和28Gy一次照射,建立小型猪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结束后3、4、5个月切取右侧下颌骨放射骨坏死部位死骨,制备标本,进行电镜检查分析。结果:照射后的早期骨胶原纤维即受到破坏,骨细胞先出现细胞膜破坏,随后胞质出现空泡,细胞器裂解,最后出现核变化。大剂量照射后骨细胞的破坏出现早而重,并且加速了骨细胞的裂解、死亡。结论:骨细胞细胞膜及细胞质较细胞核对放射线更为敏感,照射后骨细胞死亡过程首先发生在细胞膜及细胞质内,与以往认为细胞核损伤在先的观点不同。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小型猪 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