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真菌性外耳道炎应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康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康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单纯生理盐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真菌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冲洗曲 康酸莫米松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实施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74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7例,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碳酸氢钠溶液耳道冲洗与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临床效果情况加以对比。结果:(1)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后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较之于对照组(75.68%)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其观察组(94.59%)的患者临床效果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真菌性外耳道炎 碳酸氢钠溶液 耳道冲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肺癌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诊断的支气管冲洗液阳性患者,通过TCT进行检测,数量共129例,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其制成细胞块,然后进行 HE切片并展开免疫组化SP法染色。在染色过程中抗体选择使用CK7、CK5 /6、Syn、CD56、TTF-1等,然后对两种方法所得的分型诊断率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TCT检测出17例小细胞癌、19例腺癌、43例鳞状细胞癌以及50例类型不明的癌,经计算可知癌细胞分型诊断率为61.24%。通过IHC法以及HE切片检测出24例小细胞癌、27例腺癌、56例鳞状细胞癌以及22例类型不明的癌,经计算可知癌细胞分型诊断率为82.95%,由此可知IHC法以及HE切片检测所得癌细胞分型诊断率明显更高。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阳性表达率高的对象为TTF-1、Syn以及CD56,肺腺癌细胞阳性表达率高的对象为TTF-1以及CK7,肺鳞癌细胞阳性表达率高的对象为CK5 /6与p63。结论 肺癌分型诊断过程中应用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块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实践价值比较高,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冲洗液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8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术后第2天时眼内分泌物经细菌培养阴性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的眼内分泌物经细菌培养阴性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术后第2天时的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术后的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为31.25%(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清除了眼内致病菌,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聚维酮碘稀释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白内障 术后感染 眼内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