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作者: 王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古蔺县人民医院王飞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改变,高血压成为了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并且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大多数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因为大多数患者血压升高的病因是不明的,反而那些能确定病因的都是继发性高血压。并且目前的社会现象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具有三高和三低特点,三高是哪三项呢?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那三低又是什么呢?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同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离不开药物的治疗,合理的用药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医院检验科在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过我院检验科生化检验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生化检验出现问题患者的基本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100例患者生化检验样本中有5例样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合格率为5.00%,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样本采集;5例不合格样本中有3例来自住院患者,占比为60%(3/5),显著超过门诊患者样本(P<0.05)和常规体检人员样本(P<0.05)。结论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样本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样本采集,且以住院问题最为严重,医院应加强对于检验科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培训,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重视检验科的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 标签: 检验科 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究在医院门诊的药房工作当中药房管理精细化模式实际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门诊药房所任职的10名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10名工作者。干预组采取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常规组则为传统管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工作工作效率及管理效果指标的评分优势均较为突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诊的药房工期间,采取药房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提升整体工作效率,管理效果极佳,有助于门诊药房日常工作的高效进展。

  • 标签: 精细化 管理模式 医院 门诊 药房工作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性护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神经外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住院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4起,1例跌倒,属于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2例给药错误,1例并发症,属于护理人员工作失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主要与科室管理制度和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有关。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危险级别较高,神经外科科室需要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同时制定专项风险管理措施。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险要素 预防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6月 -2019年 6月的儿科患者 12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观察组(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每组各 60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目的。

  • 标签: 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质量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受检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受检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漏检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漏检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受检者(11.82%),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检者满意度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受检者(84.4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属于新型科学化管理模式,能够在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工作 质量管理 体检中心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月期间到体检中心参与健康体检者14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4名,对照组体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体检者采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体检者体检漏检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体检者的体检项目漏检率(1.35%)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检者(8.11%),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检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83.78%)明显低于实验组体检者(95.9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不断加强健康体检中心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提升体检者对体检中心的满意度。根据体检中心实际情况给予护理人员培训教育,从而改善体检中心护理工作现状,树立良好的中心形象,能够有效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体检中心未来发展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健康体检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68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办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在2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后,对2组患者局部溃疡、失血性休克、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做出统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满意度,分析数据结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实施预见性护理的研究组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局部溃疡、失血性休克、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服务,可以减少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情,增加患者满意度,在急救和疾病恢复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老年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计算机在医学护理领域已经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很多医院已建立了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 HIS),从而实现护理工作的愈发简捷性。移动护士工作站是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无线局域网络以及手持设备的平台下,在床旁工作的一个手持终端执行系统( PDA)。它充分利用 HIS的数据资源,实现了 HIS数据的及时交换,同时也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向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网络化的目标迈进。

  • 标签: PDA 护理 管理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