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个以8098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以点阵式液晶屏为显示手段的新型便携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试系统。该系统集声刺激、信号采集、放大、滤波、处理于一体,结构轻巧,操作简便。系统的软件采用MCS-96汇编语言编程,信号处理采用叠加平均。该系统的初步试用结果表明这种基于8098单片机构成的仪器与现有的大型系统相比,工作性能令人满意,且整机成本大大降低。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系统 8098单片机 高速输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在进行药品含量测量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种类型药品,针对各类的药品含量进行测定,将自动电位滴定法的药物测量作为实验组,将手动滴定法测定作为对照组,在测定结束之后比较两组药品含量测得的结果,计算两组药品含量的RSD值,比较对应的精密度。结果:实验组的药品含量与对照组的药品含量测定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的测定的药品精密度高于与对照组的药品精密度,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测定药品含量的过程中,推广使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手动滴定法能够有效判定药品含量,但药品精度有限,需酌情使用。

  • 标签: 自动电位滴定 手动滴定 药品含量 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依赖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酒依赖与电位变化、认知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经过对酒依赖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筛选后,确定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前来本院接受诊断的50例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另选50例不存在酒依赖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象。为两组别同时提供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以此测定各组别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结果:两组别事件相关点电位、认知功能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更显著、事件相关电位变化低于对照组。结论:酒依赖患者伴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ERP-P300波动幅度明显。

  • 标签: 酒依赖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功能异常
  • 简介:背景:内脏感觉过敏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临床上缺乏客观、无创的内脏敏感性检测方法.目的:建立直肠球囊扩张下脊髓诱发电位(SEP)的检测方法,并通过IBS内脏感觉过敏大鼠与正常大鼠的比较以及雌雄大鼠之间的比较,取得IBS存在内脏感觉过敏的客观证据.方法:通过直肠球囊有节律的充气、放气,给予直肠一定频率的反复刺激,记录诱发得到的脊髓相应节段(L6~S2)的SEP.结果:实验组雌雄大鼠分别与对照组同性别大鼠相比,SEP各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峰间波幅显著增高(P<0.01).实验组雌性大鼠的各波潜伏期显著短于雄性大鼠(P0.05),峰间波幅也低于雄性大鼠(P<0.05);对照组雌性与雄性大鼠的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有节律的直肠球囊扩张,能诱发得到重复性好、易识别的SEP,可作为内脏敏感性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内脏感觉过敏 直肠 SEP 脊髓诱发电位 波潜伏期 雄性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通面孔与真实面孔在表情知觉加工方式上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差异。方法选取大学生30名,采用面孔识别范式,自变量为面孔类型(真实、卡通)、情绪类型(正性、中性、负性),因变量为反应时和ERP数据的波幅和潜伏期。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卡通表情反应时[(455.58±55.18)ms]均短于真实面孔[(471.49±63.02)ms]。N170波幅、潜伏期在面孔类型、表情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顶中正电位(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VPP)潜伏期正性真实面孔[(159.89±13.93)ms]短于正性卡通面孔[(165.68±14.35)ms](PVPP<0.05),易受到知觉负荷的影响,而负性情绪不受其影响。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在晚期加工阶段正性情绪真实面孔波幅[(10.4±1.22)μV]高于卡通面孔[(4.26±0.53)μV];负性情绪卡通面孔波幅[(3.84±0.36)μV]高于真实面孔[(1.9±0.24)μV](PLPP<0.05)。结论不同面孔类型在早期阶段N170无差异,晚期加工阶段,真实面孔对正性情绪识别具有整体优势效应,而负性情绪卡通面孔局部特征加工更具优越性。

  • 标签: 卡通面孔 面孔表情 知觉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 作者: 王衍刚 尹绍雅 王宏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内外科及神经康复临床学院神经外科,天津 300350 王衍刚工作单位为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在读博士生,天津大学环湖医院神经外科 天津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天津 300350,天津大学环湖医院康复医学科,天津 300350
  • 简介:摘要事件相关电位(ERPs)在慢性意识障碍(pDOC)患者的意识评估和预后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N100、失匹配负波、P300、N400等成分。ERPs试验范式的改进、对ERPs成分的脑源定位分析及脑网络研究、ERPs与其他技术的结合等是pDOC评估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现围绕上述方向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意识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300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诊断意义。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PSCI高危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2组P300潜伏期、波幅及按键反应的平均时间(MRT)。以MoCA量表总分<26分(文化程度≤12年,总分加1分,校正受教育程度偏倚)作为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用于分析P300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效能,并确定诊断界值。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oCA评分总分分别为(17.06±6.05)和(26.41±2.80)分,P300潜伏期分别为(403.51±34.89)和(344.52±48.71)ms,P300 MRT分别为(558.70±133.33)和(466.73±101.66)ms,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300波幅中位数分别为2.60 μV、2.10 μ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MoCA总分<26分作为评价认知障碍的标准进行ROC曲线分析,P300潜伏期的诊断界值为376.50 ms,曲线下面积0.795,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78.9%;P300 MRT的诊断界值为423.35 ms,曲线下面积0.695,敏感性80.0%,特异性52.6%。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用于PSCI的诊断,P300潜伏期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
  • 简介:目的:同时观察帕金森病患者正中神经和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并推测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30名帕金森病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刺激正中神经,记录顶叶体感诱发电位的N20、P25、N30波,额叶的P20、N3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刺激胫神经,记录顶叶体感诱发电位的P40、N50、P6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上肢额叶N30和下肢N50波幅明显降低(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上下肢SEP同时出现异常是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缺乏的结果,下肢N50波幅比上肢N30与临床症状的严重性更有相关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通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析,对神经元脉冲电位信号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峰电位检测,获得脉冲电位信号样本,以主成分进行预分类,选取与类中心方差小的典型脉冲电位集合作为径向基网络的训练样本,让神经网络进行自适应学习,以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在对模拟的脉冲电位信号进行分类时此方法的错误率比主成分聚类和形状聚类小。多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电活动信号应用此方法分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脉冲电位分类 多电极阵列 主成分分析 海马神经元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在儿童手足口病的辅助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61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2017年10月到2017年12月,30例)和实验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31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中有效有22例,显效有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常规组患儿中有效有10例,显效有8例,无效有12例,总有效率为60.0%,实验组显著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儿童手足口病患儿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可以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在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刺激引起的脊髓诱发电位(SCEP)。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SCEP的N_(13)、N_(20)潜伏期均比正常人明显延长(p<0.001),并可发现无神经病变征象的亚临床型神经损害;同时,N_(13)、N_(20)潜伏期与病人的病程、病情及神经病变征象呈正相关(r=0,25-0.58,p<0.05-0.0001).而与空腹血糖水平无关(r=0.05-0.11,p>0.05)。提示SCEP检查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 标签: 早期诊断 糖尿病神经病变 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病程3个月内的CSR患者(病例组)进行正中神经SEP(SEPm)的检测,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颈椎MRI检查,比较SEPm与MRI的检查结果,病程12个月时复查SEPm及MRI。结果病例组SEPm检测N11、N13峰潜伏期及N9-N13峰间期在病程3个月内分别为(12.92±0.97)、(14.81±1.16)、(4.45±0.65)ms,在病程12个月时分别为(14.20±1.06)、(16.35±1.75)、(5.62±0.88)ms,均较对照组的(11.65±0.69)、(13.26±0.78)、(3.56±0.31)ms明显延长(P〈0.05),且病程12个月时较病程3个月内延长(P〈0.05)。病例组在病程3个月内的SEPm阳性率为87.69%(57,65),明显高于MRI的70.77%(46/65),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35,P〈0.05);在病程12个月时SEPm、MRI阳性率分别为90.77%(59/65)、81.54%(53/65),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56,P〉0.05)。结论SEP对CSR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颈椎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本文对50倒闭塞性脑血管障碍病例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15—78岁;对照组正常人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45岁。其中颈内动脉闭塞18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分叉部闭塞32例。并做了脑血管造影及脑血流量检查。结果发现所记录各波均出现者,意识清楚者占74.2%;没有运动障碍或只有轻度运动障碍者占51.16%;各波完全消失者,浅昏迷占70%,昏迷占80%,重度运动障碍占86.5%,中度、重度感觉障碍占95.5%,失语症占81.8%。同时还发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的程度越重,患侧与健侧波幅的比值(D/N)就越低。而重度运动障碍与轻度运动障碍的峰潜伏期比较,N2有明显差异。

  • 标签: 闭塞性脑血管障碍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工作记忆事件相关电位特点。方法选取门诊和随诊治疗的成人ADHD患者43例(ADHD组)及与其性别、年龄和智商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0名(对照组)进行言语n-back任务并记录任务下脑电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随记忆负荷的增加反应时间、正确率、个体内反应时标准差(intra-individual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ponse time, ISD)和P300成分波幅和潜伏期等组内和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ADHD组完成1-back任务[(505±100) ms与(457±75) ms,F(1, 81)=5.94,P=0.017]和2-back任务[(573±125) ms 与(511±100) ms,F(1, 81)=6.05, P=0.016]反应时间均长于对照组。ADHD组完成n-back任务ISD明显较对照组大,存在组别主效应[F(1, 81)=6.03,P=0.016]。ADHD组完成2-back任务时P300波幅较对照组显著减小[F(1, 78)=4.14,P=0.045]。相关分析显示:ADHD患者多动冲动症状越严重,完成2-back任务反应时间越长(r=0.303,P=0.48)。ADHD患者多动冲动症状越严重,完成n-back任务时P300波幅越低。ADHD患者注意缺陷症状越严重,完成n-back任务时P300潜伏期越长。结论成人ADHD患者完成n-back任务时反应时间延长且ISD增大、P300波幅减低,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患者信息加工速度慢、注意波动性大、工作记忆再提取过程受损。

  • 标签: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横断面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反应时间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唇部破溃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2-8℃酸性氧化电位水湿敷AIDS病人唇部破溃处。结果患者使用后唇部破溃处出血即止,创面愈合,未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酸性氧化定位水低温时用于治疗破溃出血创面不仅可以愈合创面、还有止血和抗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冰酸性氧化电位水 破溃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手捻针针刺改善慢性失眠患者记忆减退及睡眠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捻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干预.两组受试者每周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分别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记忆情况,以此客观评价手捻针针刺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且治疗组PSQI评分下降更显著(P<0.001).ERPs组内比较显示,治疗组N1、P3峰潜伏期治疗后缩短,N1、P3峰波幅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峰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均不显著(P>0.05).ERPs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缩短P3峰潜伏期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对于慢性失眠及其伴随的记忆损害,手捻针针刺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针刺疗法 手捻针 失眠症 记忆 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TRPM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且未接受过其他术前治疗的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及47例癌旁组织中TRPM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TRPM7阳性率为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6%)(P<0.001);TRPM7表达与肿瘤直径(P=0.023)、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5);TRPM7表达与患者年龄(P=0.455)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577)。结论TRPM7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TRPM7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之一。

  • 标签: 乳腺癌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7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