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7月21—28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主题为“知识发挥作用”,具体探讨内容包括从古代到现代的科学、技术、医学以及科技与社会、哲学与逻辑等,是迄今为止科学史学界最为盛大的一次学术会议:参会的国家有100多个,国际团体20多个;正式注册发表论文的代表近1800名;会议专题分会场多达220多个,学术报告近500场。中国多名学者与学生参会,清华大学刘钝教授作为国际科技协会主席,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 标签: 医学史 科学 国际 技术 科技与社会 曼彻斯特
  • 简介:五代佛教通常是指朱晃开平元年(907年)至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为止的53年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佛教。而五台山的五代佛教,则是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开始割据河东(今山西),至宋太宗赵昊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汉灭亡的八十六年间的一段佛教历史。这是因为其间山西省五台地区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五台县志》说:《五代·职方》考,代州,唐、晋、

  • 标签: 佛教史 唐僖宗 《华严经》 华严经 文殊 后唐庄宗
  • 简介:10月初刚从美国回来,第一个重要的学术信息是,受到了批评,同事和学生们互相传递着消息,但大家都未看到原文.我一方面口头说学术批评是正常现象,另方面内心里也不安.好在①学术顾问章开沅先生已先得到了这一期新刊,打破午睡的习惯,仔细读了两三遍,觉得应该有所回应.

  • 标签: 学术信息 消息 内心 学生 先生 学术批评
  • 简介:《中国道教》四卷本台湾版序卿希泰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它和儒、释两家一起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所说的道家文化,是包括了道教文化在内的。道家与道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先秦道家,是以老庄...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道教文化 道教史 台湾版 少数民族 道家文化
  • 简介:19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比照西方逻辑,仅仅将先秦的名辩学看成是中国逻辑的主要部分。其间虽有对《周易》的涉及,但也是浅尝辄止。本文从《周易》经、传产生的年代,特别是《周易》经、传所蕴涵的逻辑内容与先秦名辩逻辑的代表人物孔子、惠施、邓析等人的思想对比,说明先秦易学逻辑对名辩逻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得出《周易》的经、传发轫了中国古代逻辑中的推类理论,而名辩学尤其是墨家辩学的推类理论则是对自《周易》以来的推类逻辑传统的总结和提高的结论。

  • 标签: 易学逻辑 名辩逻辑 推类
  • 简介:一、从“思潮”到“观念”吴晓番、胡岩问(以下简称“问”):2011年底,您的新著《平等观念史论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书评》、《社会科学报》、《哲学分析》、FrontiersofPhilosophyinChina、《探索与争鸣》、《文汇读书周报》等分别发表了相关书评或进行了专题讨论。2011年《上海书评》的访谈,主要谈的是现代平等观念之实相,包括平等观念在中国如何实现古今之变。今天我们想请您就观念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包括方法论再深入谈一谈。我们知道,您把观念史研究视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重要部分,并且一直比较重视方法论的探讨。而在《平等观念史论略》一书中,您则对自己在观念史研究的方法作了一些阐释。能否先请您介绍一下您从事观念史研究的大致历程?

  • 标签: 观念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访谈录 《文汇读书周报》 中国近现代 《探索与争鸣》
  • 简介:对敦煌文书中保存的尼僧史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归纳探讨,并以P.3556尼僧邈真赞为例,结合其他文书,就唐五代宋初敦煌尼僧诸问题展开分析,勾勒出了敦煌尼僧宗教修习与生活情况的大致轮廓。

  • 标签: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尼僧史 邈真赞
  • 简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汉学家包弼德一直致力于中国宋元明时期浙江婺#1/金华的研究。他的研究结合思想与地方的考察视角,既包含有对其前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学术理念所作的反思、继承与推进工作,又呼应着美国宋史学界地方理学的研究潮流,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 标签: 包弼德 婺州/金华 思想史 地方史
  • 简介: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以来,随着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出现,人类完成了对自然界的认识跃进一个新时代。从20世纪,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让我们掌握探索宇宙的能力无法想象。与此同时,科学的伟大成就在各个领域是令人鼓舞的。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物质世界,苍茫的宇宙,遥远的过去和宇宙未来,一个新的理解。浩瀚的宇宙不是广阔无边,但宇宙进化从大爆炸137亿年,有一个边界了。我们发现宇宙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到接触“发光”的物质只占24%,

  • 标签: 宇宙进化 物理 核子 远见 20世纪 物质世界
  • 简介:10月16-17日在三明学院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办,三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三明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权与道德”、“人权与文化”、“人权与尊严”、“人权与应用伦理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人权 思想政治理论课 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程门弟子杨时承洛南传,开拓了洛学在南方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为南宋朱熹闽学的诞生并上承二程洛学为儒学正脉提供了必要的学脉渊源。杨时的理学思想即是以洛学为宗,在洛学的论域内所作的阐释与发挥,他强调理本气化,重视分殊之用,主张反身格物,关注静中体验未发等,这些观点虽不为后学朱熹完全泥守,但却有开启闽学端绪之意义。杨时的理学思想在程朱理学的传衍中起上承下启的作用。

  • 标签: 杨时 洛学 闽学
  • 简介:<正>上海心理学会苏联心理学研究小组,受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委员会苏联心理学研究组的委托,于今年7月22~28,在深圳召开了"苏联心理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华东师大,杭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大,华中师院,天津师大,沈阳师院,

  • 标签: 苏联心理学 研讨会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学研究 研究组 基本理论
  • 简介:我国当前的贫富分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恶",其不仅在现实层面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目标上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心理层面影响人的幸福感知,从精神层面动摇国家和民族的伦理基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伦理学视角看,其形成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内蕴的伦理缺陷所致,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出贫富差距,政策倾斜造成地区之间、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行政性行业垄断导致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缺失使得反贫困乏力等;二是非制度性因素的道德失范,如权力腐败和非法致富,贫困亚文化的道德惰性等。消除我国贫富分化现象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匡扶社会正义;秉持"善治"理念,维护社会公平;培养贫困群体积极的自我体验,引导其主动增权。

  • 标签: 贫富分化 制度伦理 公平正义
  • 简介:本文认为,开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必须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当前的主要趋势是:1.心理学的综合化;2.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3.心理学的实用化。

  • 标签: 发展趋势 心理学 当代 学术交流 科学研究 综合化
  • 简介:居住是一个富含伦理的价值话题,亦即居住是关乎人类所展开的一切生存活动与有人生和社会意义的价值实践。居住伦理则为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对个体的人格和人生塑造、人际交往和社会风尚有着直接影响的价值观念系统,以及居住生活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当代中国的居住问题日益突显,居住伦理研究以伦理道德视角关注居住生活,对于提升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与家园认同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居住伦理研究有四个基本的思维视野即居住伦理的历史学阐释,居住伦理的空间学研究,居住伦理的社会学研究和居住伦理的批判重建研究。

  • 标签: 居住 居住伦理 居住空间 居住方式
  • 简介:戴茂堂、罗金远教授所著的《伦理学讲座》一书分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全书26讲,结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揭示人性的结构是伦理学产生的终极依据开始,论证了人离不开道德、社会需要伦理,提出人类走向德性、科学与美德并举、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当今道德危机问题的希望之路。

  • 标签: 伦理学 讲座 中西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危机 社会需要
  • 简介:<正>本刊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另一种刊物,是由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在浙江省科协的领导下承办的。我们对浙江省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浙江省心理学会和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克服困难、积极承担任务的精神表示钦佩。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主要靠自力更生,但也要积极学习外国。我国心理学向外国学习

  • 标签: 中国心理学会 浙江省 外国 克服困难 外文资料 自力更生
  • 简介:<正>据苏联《哲学科学》1984年第2期报道,苏联高等教育部所属伦理学问题委员会于1983年6月22至23日召开了扩大会议,由该委员会主席A.И.季塔连科作关于苏联国内高等学校伦理学发展前景的报告。报告人分析了伦理学与现实精神实践的联系这个当前紧迫的问题,认为必须致力于社会主义精神领域内的科学研究。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苏联 高等学校 报告人 哲学科学 社会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