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疾病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65对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目前我国的帕金森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1].早期患者常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发病10年后的患者2/3严重残疾或死亡。我病房为帕金森优质护理单元病房,为使患者更系统的,有规律的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我院帕金森医护组对此病患者常见的各种功能障碍创编了一套《帕金森患者康复训练操》,在我病房临床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帕金森患者 实施床旁《康复操》 指导训练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中母婴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接受母婴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沐浴、抚触、肺部护理、母乳喂养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 护理模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分娩产妇66例参与本研究,视其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33例(2020年11月至当年12月入院)、研究组33例(2021年1月至当年2月入院),两组分别应用产科常规护理和母婴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两组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分别为75.76%(25/33)、81.82%(27/33)均逊于研究组的93.94%(31/33)、96.97%(32/33),上述两项计数指标经检验均得出P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均设有产科科室,因此开展母婴护理工作较为方便。分娩过程中,产妇能量消耗很大,分娩结束时可伴有痛苦,易产生心理负担,对产妇身体恢复和心理恢复都不利,进展无良好的精神状态来照顾新生儿。为了保证产程顺利和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产后康复,我们必须做好新生儿的保健与护理工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妇在分娩之后,对于产后生活舒适度以及心情愉悦度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对产后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婴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促进产妇对母亲角色的理解以及母婴关系的和谐发展。将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满意度,并增强产妇对产后卫生常识的了解程度,从从而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引入母婴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方式 本院选择从2020年3月~12月期间收治的共计18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随机抽签的方式将之均分为护理组和普通组,分别对其实施母婴的护理工作以及常规的产科护理工作。在实验中,针对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巧掌握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实验结果 护理组的产妇在新生儿的护理技巧掌握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数据上均要显著由于普通组(P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留置鼻-肠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40例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20例,2组患者均实施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通过胃内注气法,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床边留置鼻肠管法,分析2组营养价值。结果 实验组达到胃部时间、达到幽门时间、总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床旁超声 留置鼻-肠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母婴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护理能力,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婴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施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5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接受母婴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6%,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母婴同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在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消化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重症患者在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重症 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 针对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卫生部出台的《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中要求责任护士应履行基础护理职责对患者的清洁卫生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床上洗头是维持患者清洁和舒适的重要护理项目,但传统的马蹄形垫洗头法和现有的床上洗头车均存在导致患者颈部不适头发不易冲洗干净、水易流人眼睛和耳朵等缺陷。我院研发一种专门针对卧床患者设计的舒适型洗头器,以促进床上洗头在临床顺利开展。洗头器包括颈垫、水袋接塑料管道带调节器、水槽、污水排水、护眼罩和护耳罩。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难以移动到洗漱场所洗头,因而病人头部无法得到及时的清洗和清洁,导致病人头部出现感染、脱发等现象发生,造成病人焦躁,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影响病人康复。目前,市面上有的洗头装置与床铺为一体式,需要移动病人至床铺上并且该种洗头设备制造费用高,给病人造成的负担较高;有的洗头装置仅为一个洗头台,使用时需要搬运到病人床头并且使用完毕后仍需要人工搬运,操作不方便;有的洗头装置为可移动式但占地较大不便于放置。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根据以上客观原因,我们自制简易移动式洗头器得到了护理人员的欢迎,同时也解决了病人以上问题,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卧床 洗头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母婴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产妇。根据实验标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母婴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指标,了解产妇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得出护理效果的结论。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会有一定的差异,对于产妇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护理方式。应用母婴的护理方式,保持母婴良好的接触,并且加强产妇的教育活动,促进护理效果和水平的提升,对于母婴生命健康产生积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妇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入院进行妊娠的产妇中选取72例并使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母婴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产妇对于母婴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产妇知识掌握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母婴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该院产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以常规护理模式、母婴护理模式实施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情绪状态、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产后住院时间、产后第3天疼痛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后焦虑(45.31±4.02)分(t=4.170)、抑郁评分(46.22±5.13)分(t=4.8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6.61%(χ2=5.830)、护理满意度98.31%(χ2=4.97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住院时间(2.04±0.35)d(t=2.37)、产后第3天疼痛评分(3.02±0.74)分(t=2.760)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χ2=4.910,P<0.05)。结论  母婴护理模式用于产科护理,可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为母乳喂养提供支持,值得在产科临床护理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护理干预对产科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分娩的98例产妇(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开展研究,随机划分A、B两组,各49例,A组:常规护理,B组:母婴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于A组,B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A组,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母婴护理干预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理想,可推广。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部选自我院产科2020-2021年的136例分娩产妇,分别给予基础产科护理(参照组)和母婴护理(观察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的各项护理技能掌握效果均比参照组好(P

  • 标签: 产科 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应用母婴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产妇4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接受母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后,产后焦虑、产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拥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各项数据对比都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规护理 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7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母婴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产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婴护理对剖宫产的初产妇的产后护理可行性。方法:截取我院收治的78例产妇进行对比实验,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并对两个组分别采用普通护理和母婴护理,对比护理后产妇的身体情绪状态以及对育儿知识掌握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在护理后各项指标的结果都比观察组好很多。 结论:母婴胖护理对剖宫产传产妇的效果非常明显,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初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