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的基因克隆过程,获得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克隆载体,为后续构建Hespintor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提取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克隆质粒后,应用RT-PCR法扩增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对Hespintor成熟克隆载体进行构建,及双酶切反应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约230bp处可见1条特异性条带;蓝斑和白斑斑点数量比对大约为11,说明转化效率大约为50%左右;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约230bp处的条带为所克隆的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基因片段。结论重组克隆质粒pMD19-TSimpleVector-Hespintor成熟肽基因构建成功。

  • 标签: 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Hespintor成熟肽 基因克隆 RT-PCR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酶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报道1例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双阳性伴膜性肾病的罕见病例。本病例为中年女性患者,其临床表现符合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GBM抗体均阳性。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ANCA相关性新月体肾炎合并GBM抗体阳性和Ⅰ~Ⅱ期膜性肾病(MN),给予血浆置换及免疫抑制治疗后随访观察31个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抗体,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肾小球基底膜 肾小球肾炎,膜性
  • 简介:摘要分析Ro52抗体阳性的合成酶综合征(ASS)患者的临床特征。收集2017年至2020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和呼吸科住院确诊的203例AS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203例ASS患者中男55例,女148例,ASS发病年龄(51.9±13.3)岁。Ro52抗体阳性者163例,Ro52抗体阴性者40例。与Ro52抗体阴性者比,Ro52抗体阳性者中女性多见[77.3%(126/163)比 55.0%(22/40),P=0.004],ASS确诊时病程中位时间较长[4.5(2,24)个月 比 2(1,12)个月,P=0.024],间质性肺病发生率更高[96.9%(158/163)比 65.0%(26/40),P<0.001],关节炎[33.7%(55/163)比 17.5%(7/40),P=0.046]及关节痛[39.3%(64/163)比 20.0%(8/40),P=0.022]更多见,抗体阳性率更高[85.3%(139/163)比 55.0%(22/40),P<0.001],Jo-1抗体阳性率[32.5%(53/163)比 50.0%(20/40),P=0.039]、白蛋白[(34.6±5.2)g/L 比(37.3±4.7)g/L,P=0.004]、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4±0.8)×109/L 比(1.8±0.8)×109/L,P=0.014]较低。Ro52抗体阳性的ASS患者表现出特殊的临床亚型,更易出现间质性肺病、关节炎、关节痛、抗体阳性、低白蛋白水平及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 标签: 抗合成酶综合征 抗Ro52抗体 肺疾病,间质性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逆作法在钢筋筋焊接施工中的实际运用,同时以实际案例对钢筋筋焊接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保障焊接质量的注意事项, 期待为类似工程及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逆作法 钢筋环梁抗剪环筋 焊接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降钙素基因相关及其受体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and its receptor, CGRP-mAbs)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在线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以查找CGRP-mAbs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MP14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s,涉及6 218例成年偏头痛患者(试验组2 679例,对照组3 539例)。荟萃分析结果示:与安慰剂组相比,CGRP-mAbs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减少了每月偏头痛发作天数[标准均数差(SMD)=-0.35;95% CI-0.4~-0.3];CGRP-mAbs增加了每月发作天数减少≥50%的应答率[相对危险度(RR)=1.65,95%CI1.54~1.76];CGRP-mAbs减少了每月应用特异性药物的天数(SMD=-0.38;95%CI -0.43~-0.32);CGRP-mAbs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CI 1.01~1.10)。结论CGRP-mAbs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性治疗偏头痛。

  • 标签: 偏头痛 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抗体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流感病毒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其以多种方式参与病毒复制,并促进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和传播。NA与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关,NA抑制(NA inhibition,NI)抗体在免疫应答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目前生产工艺、疫苗类型等原因,疫苗中的NA含量/活性存在差异,如何准确检测疫苗中的NA含量/活性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检测方法的开发有利于更加全面分析流感疫苗的有效成分,为评估流感疫苗保护效果提供更多的手段。此文就最新的流感病毒NA含量/活性和NI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流感疫苗 神经氨酸酶 检测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子宫内膜抗体(IgG、IgM、IgA)的检测,以确定子宫内膜抗体(IgG、IgM、IgA)在女性不孕不育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10年8月间女性不孕不育症患者1285例,采用ELISA法,进行子宫内膜抗体(IgG、IgM、IgA)检测。结果子宫内膜抗体IgG阳性478例(37.20%);IgM阳性258例(20.08%);IgA阳性151例(11.75%);IgG、IgM、IgA同时阳性163例(12.68%);IgG、IgM阳性116例(9.03%)。结论子宫内膜抗体(IgG、IgM、IgA)的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和优生咨询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抗子宫内膜抗体 女性不孕不育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荧光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初步应用于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以SEOV L-99株灭活病毒原液为免疫原,采用小鼠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筛选SEOV特异性单抗杂交瘤;小鼠体内诱生法制备单抗腹水,蛋白A亲和层析纯化单抗,并以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相对亲和力;纯化单抗采用搅拌法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对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进行病毒灭活验证。结果共筛选出4株特异性SEOV L-99株杂交瘤1D5、2E3、3A4及5B7。蛋白质印迹法鉴定4株单抗均与SEOV L-99株核衣壳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ELISA测定腹水效价为3.13×10-8~1.25×10-7;相对亲和力顺序为1D5>3A4>2E3>5B7;纯化抗体纯度>95%;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1D5株单抗的结合比率为3.4;直接免疫荧光法与小鼠脑内接种法检测盲传3代的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原液,病毒灭活验证结果一致。结论成功筛选到高效价特异性SEOV单抗,并制备成荧光单抗,可用于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生产工艺中的病毒灭活验证。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城病毒 荧光单克隆抗体 灭活验证
  • 简介:摘要抗体(ANA)的实验室检测对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分型、病情监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算法的推陈出新,以深度学习(D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不断突破,在医学图像识别领域逐渐展现出独特的优势。ANA检测的参考方法是以人喉癌上皮细胞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依赖肉眼对荧光模式的判读,本质原理还是图像识别,而这正巧具备与DL结合实现自动化判读系统的广阔前景。本文就目前DL运用在ANA检测的领域相关的研究及面临挑战进行概述,以期为今后ANA结果判读的标准化之路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抗体,抗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种磷脂抗体(aPL)亚型在健康人群与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IgA-aPL检测在AP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2006年悉尼国际APS分类标准,选取2019年7至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S患者共计21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66例,女152例,年龄(44.5±15.4)岁,包括原发性APS患者148例,继发性70例,并同期1∶1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样本中IgA/IgG/IgM型心磷脂抗体(aCL)及β2糖蛋白Ⅰ抗体(aβ2GPI)。比较分析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A-aPL对APS的诊断价值。结果APS患者中,IgA-aCL、IgA-aβ2GPI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5.6%,而在IgG/IgM-aCL或IgG/IgM-aβ2GPI阴性的个体中,二者的孤立阳性率仅分别为2.3%、0.9%。IgA-aCL、IgA-aβ2GPI孤立阳性不能用于有效识别APS患者(P=0.216、1)。联合IgG/IgM-aCL诊断AP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明显优于IgG-aCL单独使用时(AUC=0.776,P<0.01),而IgA/IgG/IgM-aCL三联检测时AUC为0.833,并不能进一步提升对APS的诊断价值(P=0.287)。对aβ2GPI而言,联合IgG/IgM(AUC=0.875)或IgA/IgG/IgM型抗体(AUC=0.875)的诊断效能与IgG-aβ2GPI单独使用(AUC=0.869)时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IgA-aPL阳性APS患者更易发生心脏瓣膜损伤(P=0.044)及血小板减少症(P=0.014)。结论在已有的狼疮凝物、IgG/IgM型aCL和aβ2GPI等血清学标志物基础上,增加IgA-aCL与IgA-aβ2GPI并不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查对APS的预测价值,但IgA-aPL与心脏瓣膜损伤及血小板减少症等临床症状相关。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综合征(APS)患者磷脂抗体外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资料齐全的APS患者169例,根据是否发生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100例)和非血栓组(69例)。纳入患者年龄为(41±15)岁,男23例,女14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心磷脂抗体(aCL)、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磷酯酰丝氨酸/凝血酶原(PS/PT)抗体,通过STA Compact凝血检测系统测定狼疮凝物(LA)。计算所有患者的全面APS评分(GAPSS)。比较血栓及非血栓患者磷脂抗体外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血栓性APS患者年龄及病程显著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45±17)岁比(35±9)岁和M(Q1,Q3)12.0(3.8,84.0)个月比48.0(12.0,108.0)个月,均P<0.05],血栓性APS患者中男性、原发APS、吸烟、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均P<0.05)。血栓性APS患者抗体阳性、aCL阳性、PS/PT抗体-IgM阳性、PS/PT抗体-IgG阳性比例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非血栓性APS患者(均P<0.05)。血栓患者GAPSS评分显著高于非血栓患者(均P<0.05),动脉血栓患者的评分更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OR=11.222,95%CI:1.119~112.544,P=0.040)及D二聚体水平(OR=1.002,95%CI:1.000~1.003,P=0.037)是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栓性APS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男性、原发APS、吸烟、高血压、血小板减少、糖尿病比例更高、GAP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更高。吸烟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APS患者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 全面抗磷脂综合征评分 影响因素
  • 作者: 田新平 赵丽珂 姜振宇 王燕 黄慈波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春 1300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石河子 832000,深圳大学华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深圳 518111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一组以血清中能检测到ANCA为最突出特点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经典AAV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我国AAV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依然欠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AAV的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对患者的治疗策略予以建议。

  • 标签: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分析1例怀疑由免疫球蛋白G(IgG)-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其母亲ABO血型为A型,Rh血型分型为CCDee,排除ABO、RhD溶血。对患儿外周血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实验,发现存在与患儿不相容的抗体,对患儿血浆、患儿红细胞放散液及其母亲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均为IgG-E。该患儿溶血病由母体的IgG-E抗体引起,且因产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而未被发现。提倡孕妇产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有助于预防或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早期干预,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免疫球蛋白G 产前诊断 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