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常规每小时测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监测血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50%葡萄糖溶液泵前输入,同时减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温度。对于经常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提前应用高渗葡萄糖,限制透析中进食。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2~3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速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而快速给予高渗溶液,则能迅速纠正低血压,配合高钠、低温透析效果佳。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透析技术的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靠透析长期存活已经成为可能。但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透析液多为无糖透析,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常容易发生低血糖。本文将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低血糖的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时,一般在进行到半小时至一小时极易出现低血压,运用透析时段禁食、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低温透析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或者避免患者透析时出现低血压。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或避免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状况,是提升透析效果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究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本院2019年8月-2021年2月的98例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血液透析时低血压并发症护理,并针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相对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发生。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生命指标监控等多项护理措施在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降低腔镜手术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运用品管圈手法,将2016年3-5月各类腔镜手术474例作为改善前对照组;选取2016年8~10月各类腔镜手术474例作为改善后实验组。制定品管圈活动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两组腔镜手术低体温发生率。结果两组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保温措施可降低腔镜手术低体温发生率。

  • 标签: 综合保温措施 腔镜手术 低体温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在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择患儿为 98例,在本院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 49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49例则需要将循证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低体温发生率,手术用时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运用到小儿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对于保障手术的顺利性以及帮助患儿促进患儿恢复均存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腔镜手术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8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1429例)和观察组(14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变化(36.54±0.19)℃优于对照组的(35.76±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低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稳定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综合保温护理 体温 并发症
  • 简介:我们在基础体温避孕法使用的指导中,碰到有这样3类不同的使用者:第一类使用者觉得,基础体温法虽然比较可靠,但不如安全期避孕和日程表法简便,因每天都要测量体温并记录,能否予以简化?第二类使用者认为,单纯应用基础体温法,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基础体温上升前是不宜性交的,因不能确切知道体温何时上升,会有一定失败率;有些无排卵周期,整个周期体温都未上升,就会使一些夫妇禁欲时间过长,能否避免这样的现象?

  • 标签: 基础体温 避孕法 应用 简便化 杂化 使用者
  • 简介:摘要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对策。通过分析影响手术患者体温的各种因素,采取提高手术室室温、中使用冲洗液加温、中输液适当加温、尽量减少库存血输入、提高手术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给予病人心理安慰等方法,最大程度预防和处理围手术期低体温,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及病情平稳。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加温生理盐水灌洗液对膝关节镜手术病人体温变化的影响,从而选择较为适宜的灌注液温度。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中试验组用加温至35℃左右的灌洗液,对照组用室温下(22℃±1℃)放置的灌洗液。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体温变化及与低体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开始30min时与前基础体温比较两组体温变化不大。在手术开始后60min、90min、120min、毕观察两组体温变化明显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镜手术中使用加温的灌洗液可有效防止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寒战的发生,增加中病人舒适程度。

  • 标签: 灌洗液温度 体温变化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和患者护理质量。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蛛网膜下腔麻醉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即刻以及麻醉后5、10、15分钟的体温,以鼓膜温度<36℃定义为低体温。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麻醉药物种类、手术类型等信息,并运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的患者210例,其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0%。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BMI较低、使用特定麻醉药物、手术时间较长是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体温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尤其在特定人群中更为显著。因此,针对高风险患者的体温监测和积极预防措施是必要的,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和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麻醉 低体温 危险因素 鼓膜温度 多元逻辑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妊娠并换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的患者(称为实验组),52例为只进行了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出现产褥病发生率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组中平均手术时间(min)50±24,中平均出血量(mL)340±42,术后平均排气时间(h)35±7,术后感染发生率2.9%,平均住院时间(d)6±1.8,对照组中平均手术时间(min)35±16,中平均出血量(mL)315±50,术后平均排气时间(h)34±6,术后感染发生率2.3%,平均住院时间(d)6±1.6,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期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在腹部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对提高患者体温控制效果的干预价值 。方法: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接诊的腹部外科手术病患 90 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 2 组,每组 45 例。研究组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分析 2 组中核心温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寒战发生率与麻醉复苏时间作出对比。 结果:研究组的寒战发生率为 2.22% ,比对照组的 15.56% 低, P < 0.05 。研究组手术 0.5h 、 1h 与结束时的核心温度比对照组高, P < 0.05 。研究组的麻醉复苏时间为( 18.94±5.73 ) min ,比对照组的( 25.28±7.94 ) min 短, P < 0.05 。 结论:选择复合保温措施,并将之运用于腹部外科手术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体温控制的效果,减少寒战发生风险,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

  • 标签: 腹部外科手术 体温控制 复合保温措施 寒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对于烧伤患者体温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4例烧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的发热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2.33±0.57)d,较对照组的(3.02±0.57)d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热率及发热程度,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体温 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体温作为阿托品化的定量指标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具体方法和价值。方法88例AOPP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体温分为四个阶段<37℃;37℃~37.5℃;37.5℃~38℃;>38℃。给药策略T<37℃,提示阿托品不足,给予大剂量阿托品;T升至37℃~37.5℃提示开始阿托品化,减量给予阿托品;T37.5℃~38℃,提示已阿托品化,大幅度减少阿托品用量;T>38℃提示已阿托品过量中毒,需暂停阿托品,待T降至37℃~37.5℃再开始给小剂量阿托品;若降至<37℃,重新给予较大剂量阿托品。结果该方法抢救AOPP的死亡率为6%,对照组为21%。结论以体温作为阿托品化的定量指标抢救AOPP,方法简便易行,能明显降低阿托品过量中毒和不足的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体温 阿托品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对于烧伤患者体温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64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率为4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的发热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平均为(2.33±0.57)d,较对照组的(3.02±0.57)d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热率及发热程度,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体温 高效辐射烧伤治疗仪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应用于低体温新生儿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进行对照实验,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3年6月。对我院出生的低体温新生儿展开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结果 通过观察两组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氧饱和度、摄氧量指标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该护理模式,于本文对低体温新生儿的研究项目中展现出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转运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