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与践履,必然建立在多主体发力、多向度生长的基底之上。告别自说自话与一家“独奏”,奏响覆盖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响”,既是源于历史的深层次呼唤,又是从容应对纷繁考验的动态需求。本文选取主流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民日报》,经由对其在2016年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657篇文章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端的现实图景。

  • 标签: 核心价值观教育 供给端 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
  • 简介:哈利姆·埃尔-达巴的《第三交响》将西方先锋派的创作手法与阿拉伯音乐元素有机地加以融合,通过西方作曲技法的“借用”,深入地阐释了埃及本土音乐的神韵与内涵,表现出作曲家对西方音乐与本土音乐的独到见解。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对该所使用的创作技法进行解读,即:曲式结构、主题音调、动机重复、应答格局、节奏语言、和声配器。

  • 标签: 白什尔夫 巴亚提 伊卡 视界融合
  • 简介:文章旨在对围绕柏辽兹《幻想交响》这部作品所引发的两篇批评文章的探讨为载体,引发对“音乐批评”的价值问题作出思考,认为:音乐批评对于受众深入理解具体音乐作品,引发对艺术理论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斐蒂斯 舒曼 李斯特 标题音乐 音乐描绘 音乐批评
  • 简介: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情感内容丰富、哲理意蕴深刻,它特优美、典雅的圆舞曲乐章(或主题)裹挟其中,是"爱"与"生命"的象征,不仅成为乐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本文以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为例,对其中的圆舞曲从旋律、节奏、曲式结构、配器及主题发展的手法、舞曲风格等多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探寻作曲家极具个性化的音乐表现及圆舞曲的丰富情感内涵;并结合哲学、美学,进一步深入揭示圆舞曲与其它乐章在融合对比中折射出的的哲理意蕴。

  • 标签: 柴科夫斯基 交响曲 圆舞曲 哲理意蕴
  • 简介:个案研究一直是西方历史音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领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个案写作实践的发展,不仅可以了解、发现其中研究观念、视角、方式的转变,而且能够将其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中观察西方历史音乐学研究的学术走向。文章以西方学者自1970年至今对古斯塔夫·马勒交响研究的文献为例,梳理并总结近几十年来个案写作的发展趋势,探寻蕴藏于其中的研究路向与学术精神。

  • 标签: 历史音乐学 古斯塔夫·马勒 交响曲 人文性叙述 多元性阐释 立体性思维
  • 简介:2014年11月20日和23日,笔者分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和格拉祖诺夫国立音乐学院举办了以《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创作(1978-2014)》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很多俄罗斯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教授和学生代表前来聆听。

  • 标签: 音乐创作 中国当代 《第十交响曲》 朱践耳 国立音乐学院 赏析
  • 简介:第三交响是亨策早期交响乐创作中的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中,序列技术规则的解构、序列与主题动机的互渗、传统和声体系与固定中音的"移动和弦"的结合颇具特点,印象风格、新古典主义和爵士风格之间的跨越也十分突出.通过这些探索,作曲家在对传统交响模式进行消解和反叛的同时又构建了一种新的平衡与稳定.

  • 标签: 亨策 第三交响曲 序列的解构 技法互融 风格跨越
  • 简介:“乌苏里江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干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记者很小的时候,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一《乌苏里船歌》,就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首《乌苏里船歌》被郭颂老师传唱了40多年,记者却一直没能有机会去亲眼目睹美丽富饶的乌苏里江。

  • 标签: 乌苏里江 黑龙江省 国有林场 采访 记者
  • 简介:摘要 普罗科菲耶夫在作曲和演奏的过程中,很难区分他是在艺术上的探索,还是“水到渠成”式的投机性的风格演变,而钢琴奏鸣的创作几乎贯穿于他创作生涯的始终。第五钢琴奏鸣是唯一一部代表他旅居法国时的现代派作品,其音乐风格与早期和之后的作品都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到了晚年,普罗科菲耶夫还对其进行了修改。

  • 标签: 普多科菲耶夫 第五钢琴奏鸣曲 法国
  • 简介:每十年就会有一些配合时代的伟大产品出现。20世纪70年代是微波炉,80年代是录像机.90年代是电脑和互联网。在80年代把握机会的,现在都已成为百万富翁,在90年代把握机会的.则已成为亿万富翁。在未来几年中,也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机会!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保罗·皮尔兹预计,到2010年,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就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每年10000亿美元的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为大众提供令人更健康、更美丽、延缓衰老或预防疾病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 标签: 机会 收益 产品 美国经济 财富 美元
  • 简介:晚餐后,校园里的“音乐广场”准时地开播了。我与丁并肩走着。一阵风吹过来,觉得已有些冷。于是我就知道最后的夏季正悄然逝去。那幢楼前的水池被夕阳染成血水一片。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文 作品赏析 《第五季节》
  • 简介:总得有个开始接到老四的电话是在凌晨,我睡眼惺忪,没说什么。这些天我在写一篇关于猫的小说,担心自己一张嘴会有模仿猫叫的嫌疑。据说,有些作家为写麻风病人会去麻风村住上几天,为写老鼠会观察老鼠眼里米粒大的眼屎。我也是作家,也有这种毛病。

  • 标签: 第五季 作家 老鼠
  • 简介:没有醒目的标牌——新世界31号电梯上方标志着一行小字:13楼“迎世博600天行动窗口服务指挥部办公室”.不仔细看常易忽视;没有宽畅的走廊——一道不大的楼梯通向指挥部。走廊上放着饮水机、沙发;没有装饰气派精美的办公室——每间约20平米的房间.一律都是常见的写字台、椅子、柜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普通、简单、平实、毫不张扬。

  • 标签: 窗口服务 指挥部 交响曲 激情 办公室 饮水机
  • 简介:本单元篇课文除《诗词首》外,其余各篇都是历代著名的山水游记。学习本单元课文,重在阅读与积累。具体目标有三:一是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二是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三是通过几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体会各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体会山水游记的一般写法。

  • 标签: 人教版 初中 语文 第五册 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 简介:摘要:在音乐与文学在过程、冲突和抒情三方面有重要的联系,所以音乐也具备了表现文学题材的可能性。 “音乐和文学都是时间的艺术”,文学与音乐两门不同种类与属性的学科,却让音乐出现了其本身不具备的文本性内容的表达,与此同时让某一文学主题通过音乐音响进行情绪气氛的渲染、情感的输出与表达。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音响刺激造成的只是我们听觉器官的一种非清晰的视觉形象,但它或许已经一定程度上跳脱于音乐乐谱文本作品内部所呈现的单纯的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等组成音乐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上升到我们人类(听众或接受者)内心体现出的对音乐的联想、描绘与体验,驱动我们去感受和投入更多的思考,由此拓宽音乐给予我们人本身更为深层且丰富的体验,也侧面说明展现出音乐对外的表达与感染力,非同凡响。

  • 标签: 音乐与文学 音乐文本性表达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音乐美学
  • 简介:《圣经》中,神在第五日创造了天上的飞鸟和海里的游鱼;在第六日创造了地上的哺乳动物。当陆生哺乳动物的踪迹遍布世界上的角角落落时,新西兰却依然只是飞鸟和游鱼宁静的栖息之所,仿佛是造物主对新西兰特别偏爱,竟然将这片土地的时光,永久地停留在了地球初创的第五日。

  • 标签: 哺乳动物 《圣经》 新西兰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