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对单项抑郁症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单项抑郁症患者中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1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31例,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单项抑郁症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帕罗西汀的起效更快。

  • 标签: 单项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破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32例食管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评价食管破裂的临床诊疗效果。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X线检查、胸部CT、胸腔穿刺、食管造影和食管镜检查确诊,经手术治疗后27例治愈,5例死亡,术后随访1年出现2例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食管破裂是临床危急重症,明确诊断和对症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食管破裂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为剖宫产产妇选择一种适宜的哺乳喂养体位,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5月随机抽样208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病例,分为实验组环抱式哺乳组70例,两对照组分别为坐位横抱式哺乳组70例和侧卧位哺乳组68例,比较哺乳时伤口疼痛,乳房情况和婴儿含接姿势。结果坐位环抱式哺乳法比坐位横抱哺乳法和侧卧位哺乳法优点显著,便于母乳喂养。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环抱式母乳喂养时伤口疼痛轻,婴儿含接姿势正确率高,降低乳头皲裂和乳汁淤积现象的发生,母亲喂奶舒适,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哺乳喂养体位 母乳喂养
  • 简介:探讨急性胆囊炎手术的临床分析,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手术治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恶化,近几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本文从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选择临床分析一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高疾病的治愈效率。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临床分析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形势下,医院已进入激烈的医疗市场服务竞争,医院经营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变革。而院长的管理水平不但事关医院的经营业绩和前途命运,还影响到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本文着重探讨在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过程中如何让双肩挑平稳过渡为单肩挑,同时提出对医改及医院管理的发展建议。

  • 标签: 院长人选 职业化进程 医改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对行高压氧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主体,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甲组(31例)和乙组(31例)。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高压氧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综合性护理,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突发性耳聋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急症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结论气管插管的病人应在完全清醒后再拔管,拔管时除麻醉医师外,应有外科医师和护士在场,密切合作,随时准备行气管切开。总之,应严格掌握清醒的质量与各项指标。

  • 标签: 耳鼻喉科急症 麻醉 选择
  • 简介:摘要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心室功能,并能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梗死 溶栓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与滥用抗生素的探讨。方法患儿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与有关滥用抗生素的报道。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在2—3天后就会见效,反之会造成患儿身体各器官的损害。结论根据患儿感染菌群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选择 滥用
  • 简介:众所周知.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它的每次跳动(收缩与舒张)即向主动脉射血.将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提供给全身各脏器也将静脉血回收入心,经肺氧合为新鲜血液。心脏能如此完美的完成这一功能,是心脏内的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这四个瓣膜起了关键作用。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的心脏瓣膜畸形或变形而引起机械性血流障碍为主的病变称作心脏瓣膜病。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手术 心脏瓣膜畸形 新鲜血液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体核对医嘱实施的最佳时间。方法采取医嘱双核对制度,核对后再组织3名护士集体核对,分别于2011年6、7、8月对科室的医嘱选择中午1300、下午1430、下午1600集体核对,比较三个不同时段集体核对医嘱的效果。结果集体核查医嘱时间段选择在中午1300时被意外打断次数较少,护士满意度高达94.4%,明显高于1430的22.2%及1600的55.6%(P<0.01);前者核对医嘱时间仅为(37.6±3.8)min,明显低于后两者(P<0.01);此外,与1430及1600相比,中午1300核对医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P<0.05)。结论在1300集体核对医嘱能节省时间,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缺陷,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集体核查 医嘱 护理 时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