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维生素 C配合磷酸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 80例患儿,将这 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C+磷酸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酸激酶( CK)、磷酸酸激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Ⅰ( cTnI)。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值< 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 C配合磷酸酸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大剂量维生素 C 磷酸肌酸钠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腺症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曲普瑞林与曼月乐环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科子宫腺症腹腔镜术后患者106例,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8月--2021年7月,观察方法为根据使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曲普瑞林组和曼月乐环组,分别使用曲普瑞林注射治疗和放置曼月乐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曲普瑞林组和曼月乐环组治疗前子宫体积、PBAC评分、CA125水平无差异,治疗3个月后曼月乐环组明显低于曲普瑞林组,(t=19.162,p=0.006),两组有差异。(2)曲普瑞林组和曼月乐环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曲普瑞林组分别为5(例)9.43%、1(例)1.88%,曼月乐环组为4(例)7.54%、0(例)0.00%,(x2=2.439,p=0.156),两组无差异。结论:相比较而言,对子宫腺症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曼月乐环治疗效果优于曲普瑞林,该方式值得推荐。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术后 曲普瑞林 曼月乐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平面阻滞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 患者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64 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 32 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 32 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施超声引导下竖脊平面阻滞。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阻滞后 2h 、 8h 、 24h 的 N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竖脊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 竖脊肌平面阻滞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疼痛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 ( MNs ) 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 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动作观察组、电生物反馈组、动作观察联合电生物反馈组,每组 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动作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 ,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FMA) 和 Barthel 指数 ( BI ) 分别评定 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ADL能力 ,同时计算 3组患者治疗 4周后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治疗 4周后 , 3组患者的 MBI 和 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动作观察组上肢 FMA评分分别为 (37.93±3.08)分、 (35.35±6.09)分、 (46.534±5.58)分 ,BI评分分别为 (60.20 ±4.75)分、 (59.87 ±5.30)分、 (74.07±6.56)分 ,与组内治疗前及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4周后 ,观察组各项评分与纽内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基于 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 动作观察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采取效贴协同体外冲击波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区间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本科室接治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研究,总计5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一组参照组(n=29),一组试验组(n=29),参照组接受效贴疗法,试验组基于此采取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参照组比,试验组治疗5d、10dVAS更低P<0.05。结论:陈旧性踝关节扭伤采取效贴协同体外冲击波诊疗效果可观,有益于减轻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肌效贴 体外冲击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采用 磷酸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2017 年 8 月 ~2018 年 8 月我院接收的 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抽选 82 例,平均分为 常规组( 41 例 )与研究组( 41 例 ) 。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辅助 磷酸酸治疗。对比治疗 7d 后 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酶谱指标更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P<0.05 。 结论: 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辅助 磷酸酸治疗,疗效显著,改善 心肌酶谱, 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 新生儿窒息合 重度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对产妇依从性、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分娩80例初产妇,依据护理干预不同将纳入样本分为两组,单组例数40,组别设置对比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康复总依从率95.00%明显较对比组77.50%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快速收缩阶段、前静息阶段以及紧张收缩阶段盆底表面电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不同阶段盆底表面电均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盆底功能恢复均可起到积极作用与影响。

  • 标签: 初产妇 盆底康复 针对性护理 依从性 盆底肌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对于初产妇开展针对性护理在提升其产后盆底康复依从性和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方面的护理效果 。 方法:对照组初产妇进行常规护理, 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 盆底康复依从性 良好率 为 90.38% ,对照组为 59.62% ,且 P < 0.05 ;观察组产后 盆底功能恢复 良好率为 94.23% ,对照组为 73.08% ,且 P < 0.05 。 结论:对于初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盆底康复依从性并改善其盆底功能的恢复效果 。

  • 标签: 初产妇 针对性护理 盆底康复 依从性 盆底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无松气管插管应用七氟烷吸入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 102例进行对照研究, 34例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者划入研究一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2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二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3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三组,统计不同时段三组 MAP和 HR的变化以及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结果:研究一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研究二组及研究三组( P<0.05),研究二组和三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研究三组插管前即刻的 MAP水平更高( P<0.05);与同组插管前即刻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 P<0.05);其余时段,三组组内和组间同期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松气管插管能够高效抑制插管反应,整体效果优于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复合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层浸润性膀胱癌( MIBC)应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研究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选 2015年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老年层浸润性膀胱癌 86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 4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PC),作为对照组,其余 43例行根治性 TURBt,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研究患者生活质量,探讨根治性 TURBt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无瘤生存率 74.41%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 MIBC应用根治性 TURBt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 标签: 膀胱癌 TURBt 浸润性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