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疤痕更小,住院时间更短,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乳腺肿物切除术 良性乳腺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超滤功能合理维护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4台血液透析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血液透析的超滤泵区别来进行分组。其中,固定容量膜式泵作为观察组,陶瓷柱塞泵作为对照组,每组2台血液透析。记录两组血液透析在使用过程中的超滤故障发生几率,并将引发血液透析超滤功能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血液透析超滤功能故障的主要原因分为密闭系统泄漏、超滤泵故障、平衡强电磁阀关闭不严以及电路控制系统故障这四种,超滤功能故障发生几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超滤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故障,并且根据超滤泵的不同主要故障也有所不同。在对血液透析进行维护时,应根据不同血液透析的主要故障原因来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以确保血液透析的故障几率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超滤功能 维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无创呼吸的集束化护理。方法选取50例使用无创呼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显著的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集束化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导致的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渐增加。患VAP的病人入住ICU,住院总时长明显延长,显著增加了住院治疗费用。医务人员应严格诊断和联合治疗,尽量避免VAP的发生,取得新的进展。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科ICU呼吸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总结相关有效措施,以为以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主要应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方法,主要选取了通过ICU呼吸治疗的40例的新生儿,然后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对于他们病情转归的影响,然后再深入探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够明显降低或减少。结论影响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儿科ICU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同时也能为以后临床研究做一定的参考。

  • 标签: VAP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2016年我科室收治的高位肛瘘的患者10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紧线术,研究组采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肛门失禁评分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脱线时间(8.19±2.38),创面愈合时间(48.91±7.18)较比对照组患者的情况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积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患者的后各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位肛瘘 远端减压紧线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内收入的 56例患者,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 2组(比对组、研究组),每组收入 28例, 2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呼吸消毒频率,比较最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呼吸管路不同部位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 VAP发病率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 P< 0.05。结论:对于 ICU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呼吸管路 1次 /d,间隔 3d更换的消毒频率,其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消毒频率 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检出乳腺内肿块,大小为1.0×0.8cm~7.0×6.0cm,平均(3.2±1.6)cm。良性病变的确诊率为89.1%,漏诊率为3.6%,误诊率为7.3%;诊断恶性病变的确诊率为71.0%,漏诊率为12.9%,误诊率为16.1%;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均可见不规则病灶形态、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且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病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急性乳腺炎患者45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治疗,并接受全面的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引流管置留时间为3-7天,中位数为5天,住院时间为14-28天,均值为19.5天;术后,未有患者并发严重不良病症,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急性乳腺炎切开引流术术后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引流术 术后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于乳腺硬化性腺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表现特征,以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为基础进行评估,并分析其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腺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脱落的原因,并总结相关对策。方法择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参加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388例,调查分析其脱落率,并总结相关对策。结果388例受试者中,81例脱落,主要原因是受试者要求退出,发生不良事件次之。受试者依从性、心理特征等为主要影响因素,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的受试者出现脱落的概率分别为11.28%(38/337)、84.31%(43/51),无明显心理特征、有明显心理特征的受试者出现脱落的概率分别为17.46%(62/355)、57.58%(19/3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中影响受试者脱落的因素包括依从性、心理特征等,对于此应强化管理工作,对不良事件及时处理。

  • 标签: 乳腺癌药物 临床试验 脱落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肿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6例,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相比更胜一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肿瘤术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同时改善焦虑情况。

  • 标签: 疼痛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乳腺肿瘤术 术后疼痛 应用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2017年1月22日到2017年12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全程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生活质量评分为(82.50±3.64)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可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围手术期 全程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2016年3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化疗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伴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 手术切除 传统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6年度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即根据医嘱对患者实行一、二、三级护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患者进行巡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通过患者每日的体温单评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60%,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临床护理价值积极,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乳腺癌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负面情绪与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模式,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免疫功能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进行乳腺肿瘤检查的9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均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标准,观察其检查诊断的图像特征以及准确性。结果经手术病理检出乳腺良性肿瘤65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乳腺良性肿瘤56例、恶性肿瘤患者23例,与病理检查相比较检出率较低,存在误诊现象,P<0.05,并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图像特点。结论针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准确率较高,可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肿瘤,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B超 乳腺肿瘤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中的效果。方法本院从2017.01.01日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将之前的40例乳腺癌患者和之后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对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0.00%、0.00%、2.50%)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有必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 化疗 护理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