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护理程序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检者分为试验组(n=80)与常规组(n=80),常规组受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受检者采用护理程序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受检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常规组,等待时间、体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受检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护理程序干预可有效优化护理流程,规范护理操作,缩短受检者的等待时间,缩短体检时间,减轻受试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受检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体检 护理程序 心理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药品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服用病患的安全和药品功效性,其合格标准参考了药用安全性、药用稳定性和对于特殊人群以及体制的特殊功效性等参数系数,确保药品的质量是制药必不可少的步骤,从而保障并强化对于病患的治疗效果。因此,规范取样程序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起到了重大影响,根据该程序的精准操作,能够进一步协调药品的药用功效,并且明确其各类作用。

  • 标签: 规范取样程序 药品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 方法: 自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 100 例,分为常规组及程序组,常规组 50 例给予传统护理,程序组则在传统护理同时制定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程序组患者 SAS 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 P < 0.05 )。 结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采用程序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其焦虑情绪,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术后化疗 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72例腹泻患儿并纳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则进行整体护理程序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体温正常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时间。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住院、体温正常以及脱水纠正的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治疗的时间,同时患儿症状的改善时间更快,对于减轻患儿的痛苦感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程序 儿童 腹泻 症状改善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六医院接种门诊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并评估应用手机应用程序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在德阳市旌阳区六医院接种门诊随机抽取200个含有0-2岁儿童的家长,根据是否安装和使用小豆苗APP将儿童家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儿童家长的KAP得分。结果共调查实验组100名家长、对照组100名家长,使用小豆苗APP前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7.27±2.58分、7.42±2.33分;态度得分为10.94±1.95分、10.78±1.75分;行为得分为6.55±1.29分、6.58±1.26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使用小豆苗APP12个月后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得分为8.61±2.39分、7.38±2.55分、态度得分为10.80±1.69分、10.04±2.01分;行为得分为5.89±1.12、5.53±1.35分。结论利用手机小豆苗APP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预防接种知识的增长

  • 标签: 预防接种 宣传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在体检中心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护理质量及受检者体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检者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受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受检者采用程序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受检者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受检者的隐私保护度、体检安全度、体检舒适度、体检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中应用程序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为受检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受检者体检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 程序化护理 护理质量 体检满意度
  • 作者: 韩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3期
  • 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韩利【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住院医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做研究,患者均实施护理程序,总结护理前后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的自知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服药的总依从性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护理程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并提高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立足药品 GMP 规范对物料供应商的要求,结合目前生产及市场实际,通过对 ISO 体系与 GMP 体系的对比分析,建立融合共通的理念及思路,为现场审计人员提供新的审计思路;为助力供应商更好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提供建议。并将相应理念运用于对相应供应商的审计指导实践中。

  • 标签: ISO 9000 药品 GMP 供应商审计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7年 6至 2017年 8月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 3所学校的 45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并记录结果。利用微信小程序(金数据)在线问卷调查家长,得到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验光检查的受检者共 454人,验光后发现,近视总患病率为 48.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每日读写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同的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呈明显上升趋势。较少的户外运动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可能是近视的成因。

  • 标签: 屈光不正,近视,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学龄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