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如何解决好保护区内村民生产生活问题是保护自然资源的关键。建区20年来,区内丰富的毛竹资源的开发利用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但由于偏重了“低产毛竹林的改造”,以致毛竹林纯林化,天然阔叶林减少,并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造成食物减少。文章就如何遏制毛竹林纯林化、恢复“生境”、积极引导村民从事种、养业和旅游服务业进行探讨。

  • 标签: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毛竹纯林化 生境恢复 天然林保护
  • 简介:<正>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非洲的南撒哈拉地区,农村妇女是耕作土地、种植农作物和树木、饲养家畜、收获及贮藏农产品等农活的主要劳力,也是运送粮食、水、薪材,以及其他林产品的主力军,而男人和儿童在农、林业生产中的付出远不如妇女。因此,妇女在植树造林、农作

  • 标签: 妇女团体 经营和管理 发展中国家 妇女们 自然资源 乡土树种
  • 简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源头,是"三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欧亚大陆北半部十分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基于长白山独特的生态特点,从10个方面分析并评估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及其价值。

  • 标签: 长白山 自然保护区 生态效益 价值
  • 简介:贵阳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素有'林城'之美誉,丰富的自塞资源是贵阳市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采用(试行稿)的分类体系,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贵阳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

  • 标签: 贵阳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林业资源
  • 简介:通过调查,对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风景资源、旅游环境容量、开发前景等进行分析评价,为旅游开发和投资目标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及建议。

  • 标签: 格氏栲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旅游
  • 简介:记者杨燕南报道6月5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太自然地板和宜昌市林、业局联合举办的大自然地板“我为长江种棵树”公益活动成功举行。活动.的目的在于响应世界环境日“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进一步绿化母亲河、保护长江三峡的生态环境.为三峡坝.区打造一条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 标签: 长江三峡 公益活动 大自然 宜昌市 地板 世界环境日
  • 简介: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是安徽省最早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区内不仅物种多样,而且森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通过对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以及开发条件与发展环境的分析,针对开发与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标签: 牯牛降 自然保护区 森林 旅游资源 开发
  • 简介: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华北地区的“油松之乡”,森林防火工作责任重大。介绍了该自然保护区概况以及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

  • 标签: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 简介:协调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旋律。正确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开展社区参与式管理,是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探索出来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主动转变观念,把过去“就保护论保护”的狭隘意识转变为“既要搞好保护

  • 标签: 四川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社区参与式管理 开放型保护意识
  • 简介: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主要障碍.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必须以对周边社区的扶贫为基础,通过资金支持下的社区参与共管共利,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的控制方转换为组织者,将原本对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当地社区群众转化为保护目标的维护者.在一些案例点已初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些共管的模式化成果.本文在分析了目前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质量问题基础上,认为推行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共管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首选途径,并系统阐明了当地社区参与组成共管体系的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一些模式化成果.最后,指出在实施社区参与共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 标签: 中国 西部地区 自然保护区 周边社区 资源利用压力 管理质量
  • 简介: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大瑶山和云开大山三山包围的腹地,为南岭南延余脉与大瑶山汇合的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辖区在昭平县文竹镇境内,总面积14336.3公顷(约21.5万亩),森林覆盖率93.2%。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丛林 森林覆盖率 云开大山 大瑶山
  • 简介: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不平凡的三十年,收获了一大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为了纪念研究会30年发展历程中的学术成就,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纪念文集《科学技术哲学论》(王国聘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集中展示了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30年来所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展现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特色和风采.

  • 标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 纪念文集 江苏省 三十年
  • 简介:中国林业产业协会并《中国林业产业》杂志编辑部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已对我国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我国地板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标签: 地板 大自然 有限 木业 广东 企业
  • 简介:通过分析海淀区绿化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国外城市绿化经验,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型海淀的建议:1、引入自然,森林的概念,让大面积的森林发挥良好的绿化生态效果,提供给人们自然的清新。2、重视乡土树种,发挥野花野草的优势,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投入增加植物的生态作用。3、综合考虑海淀区的生态与文化因素,在保持海淀区文化,自然的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 标签: 绿化生态建设 乡土树种 城市森林
  • 简介:2011年2月~2012年7月,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南锯腿树蛙(Rhacophorushainanus)种群分布进行了调查,用野外观察与室内饲养的方法对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锯腿树蛙分布在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海拔800m以上的溪流边或是季节性水潭附近;该蛙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特点;繁殖季节为每年的3月至6月,繁殖地为季节性水潭,繁殖包括鸣叫求偶、抱对、产卵三个过程,每次产卵量为126±77枚,蛙卵约7d孵化为蝌蚪,57d蝌蚪变态成为幼蛙。该蛙唇齿式为I:4+4/1+1:II,与云南部分蝌蚪标本以及越南采集的蝌蚪标本有差异。

  • 标签: 鹦哥岭 海南锯腿树蛙 分布 繁殖
  • 简介:通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的了解,分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现状 对策
  • 简介:风景视觉吸收力是景观综合视觉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风景资源评估和景区区划的依据。文章以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制定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时,探讨了对全区森林景观视觉吸收力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为景区的建设和生态旅游路线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视觉吸收力
  • 简介:在74条样带436.872hm2面积上进行野外调查,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种群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34544hm^2范围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庞大,而且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分布对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生态因子具有选择性.700m-800m是种群的最适海拔范围;分布在阴坡的天然种群数量明显高于阳坡;山地的中部和上部更适合东北红豆杉生长;东北红豆杉种群多数分布在坡度15度以下的山地,随着坡度的增加,天然种群的数量明显减少.

  • 标签: 东北红豆杉 自然保护区 种群数量 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