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世界声乐艺术的百花园里,多少年来,无数的艺术家们在辛勤地耕耘着这片音乐艺术的沃土。在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昆明市,有一位从事声乐艺术教学的老专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方于教授。现年96岁的方于教授,1903年出生于江苏武进,1921年赴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文学和声乐专业,先后师从罗马奖金获得者玛戴依斯和著名的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汤姆斯卡娅学习声乐。1927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和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方于教授1936年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先后执教于中法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云南省就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给我们研究民族声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方于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着方于教授的教学方法。方于教授曾系统地向我讲授过关于声乐教学的民族化问题,并希望我能将她老人家所研究的歌唱方法对学习声乐艺术的人有所帮助。
简介:摘要:中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各自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方法和歌唱理论体系。在中国经过几代声乐演唱家和教育家的实践,两者之间形成了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融合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演唱精随及科学理念的吸收、借鉴,在“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民族唱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化。文章在全球多元化语境中,思考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旨在更加理性地探索我国民族声乐的现实境况,加强研究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间的的融合,从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进一步繁荣,推动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舞台。
简介:摘要:现阶段,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使不同领域间产生更密切的合作,相同领域间不断产生更多的融合。而针对声乐教学方面的研究,在着重于演唱能力提升层面,不得不提及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这两种唱法具有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但从演唱技能维度进行分析,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充分借鉴彼此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并将具有高度契合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融合,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训练手段,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与演唱能力。与此同时,对尚未成熟的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探索,积极拓展研究范畴。基于此,确保声乐教学中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相互借鉴与融合的价值最大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