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景德镇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疼痛评分(VAS)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不同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发现,治疗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均降低,研究组不同的治疗周数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分析,普瑞巴林联合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普瑞巴林 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洛阳正骨医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患儿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入室时(T0)、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苏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在T1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但在T2时点较T1时点回降,T3时点较T2时点回升,且观察组T1、T2、T3时点心率、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161.35±48.98)μg比(256.79±58.46)μg],P<0.05;拔管时间[(7.13±2.31)min]、留置恢复室总时间[(42.31±3.52)min]短于对照组[(22.64±4.32)min、(73.01±10.34)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间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0.00%(0/31)、3.23%(1/31)]低于对照组[19.35%(6/31)、25.81%(8/31)],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术中应用经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 标签: 骨折 超声引导 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需要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麻醉方式,研究组采用B超定位下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麻醉方式下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镇痛的维持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7.5%,参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所占比例为47.5%,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97.5%,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为80.0%,对比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佳,明显提高了患者的阻滞效果,对其手术期间的管理也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B超定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行甲状腺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颈丛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SBP、DBP、HR均上升,但研究组T2、T3时SBP、DBP、H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行甲状腺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静效果良好。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颈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丛、坐骨和L1椎旁联合神经阻滞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11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n=48),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和L1椎旁联合神经阻滞组(N组,n=66)。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尿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住院期间和术后6个月死亡率,术前1 d及术后1、3、7 d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浆D-二聚体、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I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组患者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尿量、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 6个月死亡率分别为(184±28)μg、(160±55)ml、25.0%(12/48)、31.3%(15/48),N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6±23)μg、(265±58)ml、7.6%(5/66)、12.1%(8/66),与G组相比,N组患者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减少,尿量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术后 6个月死亡率下降(均P<0.01)。G组患者术后3 d的MMSE评分、NIHSS评分、血浆D-二聚体、S100β水平分别为(9.9±3.0)分、(15.3±3.2)分、(10.8±2.5)mg/L、(326±35) ng/L,N组患者分别为(14.6±2.4)分、(9.9±3.5)分、(7.3±2.2)mg/L、(276±29) ng/L,N组患者术后3 d的MMSE评分高于G组,NIHSS评分、血浆D-二聚体和S100β水平均低于G组(均P<0.01)。结论联合神经阻滞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死亡率,改善脑功能及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麻醉,全身 联合神经阻滞 认知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中轴关节的系统性炎性疾病[1],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终生残疾,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 标签: 神经阻滞术 双氯芬酸 钠缓铁片 柳氮磺胺吡啶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喉上神经内支阻滞联合气管内局麻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麻醉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32例接受喉上神经内支阻滞+气管内局麻后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测量患者在围插管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患者有30例成功完成了气管插管,插管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与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时所测得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喉上神经内支阻滞联合气管内局麻在对于困难气道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插管应激反应及生命体征波动。

  • 标签: 喉上神经内支阻滞 气管内表面麻醉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比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15min、30min、60min的HR、SBP、DBP均显著低于注药前(P<0.05),SpO2均显著高于注药前(P<0.05),但注药前、完成手术后的HR、SBP、DBP、SpO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注药后15min、30min、60min观察组患者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HR、DBP、SpO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稳定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且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胸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术后镇痛作用方面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局麻药为0.25%速卡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5mL,A组布托啡诺1mg与局麻药混和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组不用布托啡诺。记录术中(麻醉后1h),术后4、8、12、24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评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到术后VAS>3分的时间),并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中、术后各时间点A组VAS明显低于B组(P<0.01),A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时加用布托啡诺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术后镇痛作用,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布托啡诺 局麻药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单侧下肢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下肢手术中,能够获得较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更加显著,且对患者血压水平影响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 阻滞麻醉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丁丙诺啡联合布比卡因对需要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对两周药物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需要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布比卡因药物,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丁丙诺啡药物。观察和对比两个组别患者在围麻醉期RR、HR、ECG、BP以及SPO2的变化、麻醉起效的时间和维持的时间、麻醉效果和术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麻醉的维持时间和起效时间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组别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丙诺啡合并布比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布比卡因的臂丛阻滞起效时间,加强了局麻药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丁丙诺啡 布比卡因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5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后1d、3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肋骨内固定 肋间神经阻滞 多发性肋骨骨折 不良反应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心血管神经症采用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 2014年 9月 ~2015年 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 9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展开研究,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47例行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照组 47例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 78.72%), HAMA评分、 HAMD评分、心血管神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 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谷维素联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在临床具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心血管神经症 谷维素 β-受体阻滞剂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肢手术中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斜角肌间沟组)、B组(腋路组)、C组(肌间沟-腋路联合组),均采用0.5%罗牌卡因与0.5%利多卡因混合局麻药液25~40mL ,对比三组患者的阻滞效果、臂丛神经各分支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臂丛阻滞前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三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C组注射药物后30min 内,各分支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另外两组,P

  • 标签: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 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