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国家艺术体操队22名运动员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分析,了解该项目运动员的功能动作特征,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功能动作提出纠正性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改善功能动作质量、减少损伤发生、提高专项训练水平的目的.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结果:(1)队员的FMS得分为13.0±2.5分,存在较大的损伤风险;(2)主动直膝抬腿、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与其他动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3)共有23人次在测试中存在疼痛,7人次存在不对称现象.结论:国家艺术体操运动员:(1)髋、肩关节灵活性较好而踝关节则较差,部分运动员腰椎灵活性过度而胸椎灵活性受限;(2)髋关节、肩胛及核心稳定性较差;(3)小腿三头肌柔韧性差,踝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内收肌力失衡,部分运动员下肢不对称.纠正性训练应首先根据排序原则进行排序,其次从灵活性、稳定性、功能性力量、动作模式重建这4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最后,8周的纠正性训练显著地提高了FMS得分,功能动作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艺术体操 功能动作筛查 纠正性训练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艺术体操专项生的腰肌劳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发生腰肌劳损的原因及损伤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为体育专业艺术体操专项生的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腰肌劳损 艺术体操 特征 防治
  • 简介:从分析高校艺术类体育课程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出发,分学生参与度低与教师成就感低两个方面对传统艺术类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团体操创编的实践,从增强课程互动性、提高学生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团体操创编能力、对美的鉴赏能力以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等几方面论述了大型团体操表演在提升高校艺术类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推动大型团体操表演在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大型团体操 艺术类体育课程 教学质量
  • 简介:本文较为全面详实的对内蒙古自治体育科学研究所从1988年建立至今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一)组织沿革;(二)承担的工作;(三)发展现状;(四)工作业绩;(五)科研成果;(六)机构设置及重点研究领域;(七)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七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旨在为内蒙古自治体育科学研究所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所 二十年发展 回顾总结
  • 简介:空巢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比较闭塞和弱化,拓宽空巢老人的社会网络关系成为重中之重,而体育锻炼对拓宽空巢老人社会网络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此进行相关调查,得出结论:(1)体育锻炼对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网络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取决于老人体育锻炼的手段和形式。(2)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社会网络的关系密度和亲近性。(3)社会支持和体育锻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通过体育锻炼,空巢老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拥有社会支持更多的老人,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投入会更多。(4)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并不是影响老人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5)老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和空巢老人的界定是不一样的,这点主观因素占得更多。(6)体育锻炼对于空巢老人的关系构成有比较大的影响。互信和互惠程度体现了老人们社会网络的密度,两者正相关。

  • 标签: 空巢老人 体育锻炼 社会网络 影响
  • 简介:一、概况:第十三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于1987年9月16日-20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参赛者来自36个国家,共200多名运动员,是历届锦标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中参加团体项目比赛的国家有20个,包括保加利亚、苏联、朝鲜、西班牙、匈牙利、捷克、日本、西德、挪威等世界强队。中国队参加了个人和团体项目的比赛。本届团体比赛按87年新规则的规定,进行三球三圈和六球两项比赛,设团体全能和二个单项三枚奖牌。六位平均年龄为14岁的中国运动员齐心协力,

  • 标签: 成套动作编排 世界强队 难度动作 瓦尔纳 整套动作 中国运动员
  • 简介:对内蒙古自治参加第六届——第十届全运会金牌基本情况;备战全国九、十运会周期各省市及我经费投入情况和对金牌数下滑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参加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内蒙古 全国届运会 经费投入 金牌 分析
  • 简介:经济开发背景下,民俗节庆体育活动呈费用多、规模大、影响广泛等流变趋势,在现代经济社会获得了更大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导致其中一些活动面临脱离群众、优秀民俗内涵和特色逐渐缺失等困境,提出应实行高层次开发和基层开展两手抓的建议。

  • 标签: 经济开发 民俗节庆体育 流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裕固族聚居中小学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裕固族聚居中小学体育开课率高,但不规范;新课程标准实施率低。课余体育锻炼和课余运动竞赛开展良好,课余运动训练不系统;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兼职体育教师缺少必要的培养,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体育经费匮乏,缺少运动场地、器材。提出依据极少数少数民族聚居中小学实际按学校配齐专职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体育有机结合和谐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极少数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等发展对策,旨在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聚居中小学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北地区 裕固族聚居区 中小学体育 现状 发展对策
  • 简介:基于高中下午体育大课间开展缓慢的现状,为烟台开发高级中学近3000名学生编制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内容并规范化实施。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大课间的做广播操、跑操相比,与体育课模块教学相融合的体育大课间模式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发展、体育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丰富的模块选项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增添了校园文化生活,穿插的班级比赛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建议:进一步挖掘体育大课间的资源,学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组织与管理,体育老师积极研究活动内容,争取让学生们将这种锻炼热情利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终生锻炼习惯。

  • 标签: 高中 体育大课间 模式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