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程良肢管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2023年在作者医院收治的的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接受全程良肢管理,对照组行传统良肢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MA、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FMA、ADL评分均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8.9%(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全程良肢姿势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良肢位管理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胎孕妇自胎动行为进行干预,并分析干预措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71例双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24~32周指导孕妇自胎动,根据前瞻研究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6例)与干预组(35例),常规组按常规流程指导孕妇自胎动,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强孕妇自动胎动的干预管理,对两组妊娠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孕期严格按要求自胎动例数(35例)、产检次数(10.2±2.56)明显高于常规组(按要求自胎动17例,产检次数7.5±2.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分娩孕周(36.4±1.15周)大于常规组(35.8±1.02周),干预组的早产率(57.14%),剖宫产率(74.29%),围生儿不良结局率5.71%均低于对照组(早产率80.00%,剖宫产率88.89%,围生儿不良结局率25.00%),即对照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双胎孕妇自胎动的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措施干预,能提高孕妇自胎动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便于孕妇在发现胎动异常后紧密配合医务人员处理,从而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双胎围生期死亡率。

  • 标签: 双胎孕妇 自数胎动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行调节输液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时自行调节输液滴的150例患者作为实施护理干预的对象,在采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在150例有自行调速行为的患者及家属中,有136例已更正自行调速行为,占90.67%,余14例未更正自行调速行为,占9.33%。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及家属随意调节输液滴,保证输入药物的疗效,防止因随意调速而产生的危害,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自行调速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TIMI(thrombo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预后做出判断。方法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出院前测定70例AMI患者的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根据白细胞计数和TIMI得分把病人分为轻、重二组。结果与白细胞计数低的患者比较,白细胞高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充血性心力衰竭增加5倍和死亡率增加了2.2倍。与TIMI得分低的患者比较,TIMI得分高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死亡率增加了10倍。个别病人高白细胞计数和低TIMI得分,或者低白细胞计数和高的TIMI得分,这些病人中度危险程度。而白细胞计数和TIMI得分都高的患者有最高程度的风险。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结合TIMI得分能对AMI病人的预后做出判断。

  • 标签: 心力衰竭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
  • 简介:乳酸菌饮料是一种利用特定的乳酸菌在鲜奶或再生奶中经发酵培养生产的乳制品,其与传统的酸凝乳不同点是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发酵乳低,大约1%左右,并含有耐消化液的乳酸菌,呈液体状态。我国乳酸菌饮料,自1984年开始投入生产以后,发展迅速。但对其卫生管理还不够完善,特别对该产品中乳酸菌的测定还未制定出统一的检验方法。为此我们就不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发酵乳 检验方法 凝乳 菌落形态 乳酸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字平卧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期间诊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分组,观察组(n=41)应用“人”字平卧,对照组(n=41)应用传统膀胱截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不适发生率和完成体位操作所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不适发生率为7.32%,体位操作时间是(1.43±0.37)min;对照组术后下肢不适发生率为17.07%,平均体位操作时间是(5.54±1.56)min。两组患者术后下肢不适发生率和体位操作时间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字平卧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术后下肢不适发生率,并快速完成体位摆放操作。

  • 标签: &ldquo 人&rdquo 字平卧位 妇科腹腔镜手术 下肢不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俯卧手术体位安置改良方法的适用性。方法将200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髓核摘除术、椎体滑脱行内固定术及内固定物取出术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体位安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的手术体位安置方法,观察手术患者术后反馈头面部、双上肢的舒适度及强迫体位所致安全性。结果手术术中患者的舒适性、满意度、安全性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经过改良后,效果更好,患者在术中更加安全与舒适,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保证手术的成功及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胸腰椎 后路手术 俯卧位 安置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针灸名家治疗瘾疹方法的应用疗效。方法应用三针灸名家的针灸处方对不同证型的百余名瘾疹患者施以针灸术。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3针灸名家治疗瘾疹的方法甚是有效。

  • 标签: 瘾疹 针灸治疗 名家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体位的摆放。方法对我院6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卧床体位采用良肢摆放。结果正确的体位摆放能避免卧床期间的并发症,为日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行走步态的规范化、美观性、安全性奠定坚实基础。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时介入科学的良性肢的设计摆放,对患者功能恢复行之有效。

  • 标签: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 良肢位脑卒中患者急性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惠州市中心医院骨伤针灸推拿科广东惠州516001)摘要目的观察仰卧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仰卧推拿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率为41.7%,总有效率为83.4%。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仰卧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仰卧位推拿疗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斜x线片对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以及其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做颈椎病检查和治疗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颈椎正侧和双斜片,对此96例患者的斜x线片检查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颈椎双斜x线片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大小的94例,所占比例为99.7%,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形态的90例,所占比例为93.75%。结论颈椎斜x线片在颈椎病检查中能够清楚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椎 X线平片 双斜位 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粗大脐带结扎的最佳方法及技巧。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脐带结扎方法,观察组采用双点气门芯脐带结扎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情况、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情况、脐带气门芯滑脱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分娩后第48小时残脐干燥的例数、第72小时修剪残脐出血的例数、脐带气门芯滑脱例数及第15~20天脐窝完全愈合例数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双点脐带结扎方法利于残脐干燥和脐窝愈合,避免了修剪残脐出血及脐带气门芯滑脱,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 标签: 新生儿 粗大脐带 双位点结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头难产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助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徒手旋转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第二产程的时间长短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难产产妇患者的助产护理中给予徒手旋转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持续性枕后的临床特点,探究更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胎持续性枕后和同期60例枕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和分娩结局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组产妇的潜伏期延长率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延长率和活跃期延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早期检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办法,进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为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持续性枕后位 分娩方式 选择
  • 简介: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我与工伤保险”征文大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许多作品阐述了参加工伤保险的切身体会,对企业、个人所带来的实惠以及工伤保险的重要作用等。为更好的宣传工伤保险政策,提升用人单位参保和工伤预防的自觉性,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我刊将连续选载部分优秀征文,以飨读者。

  • 标签: 人力资源 企业 工伤保险 感受 社保 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