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行X线诊断与CT诊断在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X线诊断与CT诊断两种方式,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在正确率上的差异性。结果X线诊断准确率为73.17%,CT诊断准确率为91.46%,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骨折分型诊断对比上,在单纯压缩性骨折与脱位型骨折诊断上诊断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在爆裂型骨折与安全带型骨折诊断上诊断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相对更适合采用CT诊断,在准确率上更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X线诊断 CT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进行系统探讨,掌握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将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7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和诊断,总结该疾病X线影像学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X线检查后,本组患者中有39例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化;3例椎体骨质增生;2例椎间孔变化、2例钩椎关节增生及1例颈部韧带钙化。结论通过X线能有效反映出青年型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可观察到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是主要特点,为临床纠正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年型颈椎病 X线诊断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在下尺桡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时间段内的60例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数字X线摄影检查,而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复位治疗,评价60例患者的下尺桡关节脱位检出率和医生的满意度。结果60例患者误诊1例,检出率为98.33%。医生满意度为96%。结论采用数字X线摄影可有效的提升检出率,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且DR正侧位操作相对简单,检查结果临床医师也较为满意,对于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下尺桡关节脱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针灸和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22天,而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和穴位埋线均能治疗顽固性面瘫,但穴位埋线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支持。

  • 标签: 顽固性面瘫 针灸 穴位埋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联合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接受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依次接受钼靶X线、MRI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组。对比分析钼靶X线、MRI及其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显示,73例(92个病灶)乳腺肿瘤患者中,乳腺癌48例(57个病灶),良性病变25例(35个病灶);钼靶X线、MRI及其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74.29%、80.00%、97.14%,特异度分别为77.19%、78.95%、92.98%,准确度分别为76.09%、79.35%、94.57%,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较单用钼靶X线、MRI检查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X线与MRI较单一检查,更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钼靶X线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体肱骨标本的标准侧位、外旋及内旋侧位X线片比较,探讨肱骨髁上骨折近端旋转的判断方向。方法将正常人体肱骨标本分别固定于标准侧位、外旋15°30°及内旋15°30°侧位行x-ray成像,对比发现三组侧位片各自特征,根据此特征判断肱骨髁上骨折近端的旋转方向,通过旋转骨折远端方向手法整复GartlandⅡ、Ⅲ型伴明显旋转移位肱骨髁上骨折29例。结果根据侧位X线片各自特征判断肱骨髁上骨折近端的旋转方向的结果得到临床验证。临床上整复Ⅱ、Ⅲ型伴明显旋转移位肱骨髁上骨折一次复位成功23例,占79.3%,余6例旋转移位得到明显改善,且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通过X线侧位片可判断肱骨髁上骨折近端旋转方向,并对指导骨折的复位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近端 旋转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X线平片、螺旋CT与MRI扫描三种检查方式在脊柱骨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9例,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以及MRT扫描方式进行检查与诊断,对比三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所有89例椎体骨折病例的均有脊柱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及MRI均能全部显示,X线平片和MRI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40%,CT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骨髓挫伤比螺旋CT具有优势。结论X线平片、螺旋CT检查方式在脊椎外伤患者的诊断中是必须的检查方式,而MRI检查方式可以对脊髓、软组织病情进行直观性的显示,由于MRI检查方式的检查费用比较高,检查时间比较长,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多种方法结合检查可以互补彼此的缺陷之处,从而提高对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X线平片 螺旋CT MRI检查 脊柱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X线在床边胸部摄影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床边DR、CR和传统X线摄影各120例,分为A(DR床边片)、B(CR床边片)、C(传统床边片)三组,由极具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技师各1名按照感蓝X线影像评片标准评判分析,分析指标包括胸片影像质量、个人辐射剂量及摄影时间等,最后按甲级片、乙级片及废片统计比率。结果A组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要远高过B组和C组,且A组较B、C组辐射剂量大幅减少,成像速度快。结论DR技术在床边胸部摄影中的优势极为明显,应予以推广。

  • 标签: DR CR 传统X线 床边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诊断小儿气管异物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气管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分别将本次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将其家属的诊断意愿作为其分组的标准,对照组采取胸部X线进行诊断,实验组则应用螺旋CT进行诊断,对其诊断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100.00%)与对照组(88.57%)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诊出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诊断小儿气管异物临床价值比较明显,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胸部X线,可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有效的显示,提高其诊断的符合率,为其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CT 胸部X线 小儿气管异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实践,分析CT及X线平片在严重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胸部外伤患者,对这些患者先进行X线平片诊断,对其获取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B组);同时对这些患者全部进行螺旋CT扫描,将获得的影像资料作为观察组(A组),对比分析这两组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软组织及脏器损伤的检出例数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50例胸椎骨折,12例胸骨骨折,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检出并准确定位85例肋骨骨折,20例锁骨骨折,其检出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严重胸部外伤诊断中,CT与X线平片各有优势,需要依据患者病情进行检查,搭配应用效果更佳,可以获取更加清晰、精准的影像资料,帮助医生观测出胸部外伤的部位、损伤程度等,以此提升确诊率。

  • 标签: X线平片 螺旋CT 确诊率 影像资料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16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X线为斑片状、小结节状。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5~2cm。无纵隔淋巴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运用于肠梗阻患者诊治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40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进行诊治,20例试验组采用CT诊断进行诊治,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诊治成果。结果对比表明,试验组经诊治后的诊治成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比腹部X线平片运用于肠梗阻患者中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腹部X线平片 肠梗阻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在高位肛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高位肛瘘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术式治疗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应用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单纯术式治疗组应用肛瘘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创面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术式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术式治疗组,创面较单纯术式治疗组小且恢复时间有所缩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挂线法 高位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支气管透光异物在透视、胸部摄片的影像表现。结果支气管镜检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2例、气管异物2例。结论透视与胸部摄片相结合是诊断支气管透光异物最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透光异物 气管 支气管 X分析
  • 简介:摘要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其X线影像表现更接近非特异性炎症,或者类似肺肿瘤,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都缺乏传统肺结核的特征,这些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淋巴结结核同时伴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X线影像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者斑点颗粒状影,更容易导致误诊。为了避免临床误诊,必须认识到目前肺结核发生的新趋势和特殊性,对各种X线影像特征做全面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医学影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梗阻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1年收治新生儿肠梗阻患儿43共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临床症状、X线表现、体征等进行观察,统计病死率,分析病因。结果新生儿肠梗阻43例中,肠梗阻中有十二指肠梗阻6例,占13.95%,小肠梗阻25例,占58.1%,结肠梗阻12例,占27.95%,而十二指肠梗阻多是十二指肠闭锁或是不完全性肠扭转或是肠旋转不良,小肠肠梗阻多是小肠闭锁及胎粪性肠梗阻,结肠梗阻多见于巨结肠,新生儿特发性功能性肠梗阻,且肠梗阻病死率高。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提高产科质量,早期诊断新生儿肠梗阻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肠梗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肠梗阻 临床影像学 X线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X线钼靶图像中运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X线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图像可读性的能力。方法以MATLAB为软件平台,运用灰度变换和直方图均衡化这两种图像增强方法,对乳腺X线钼靶图像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后的乳腺X线钼靶增强图像显示了比原图更多细节,不仅能够清楚显示图中白色的微钙化点,还能够清晰显示部分乳腺导管。结论图像增强技术能够提高乳腺X线钼靶的对比度,改善了图像的显示效果,有利于医生对乳腺肿块和微钙化点的识别,减少漏诊率。

  • 标签: 图像增强 灰度变换 乳腺 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青少年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联合药茶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药茶组(采用药茶治疗),各3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穴位埋线联合药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穴位埋线组及单纯药茶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药茶治疗青少年肥胖的效果显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减肥方法。

  • 标签: 穴位埋线 药茶 青少年肥胖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