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放射治疗主流技术之一是多叶准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此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以光学监视系统为主,控制多叶准直最大精度,以此为基础,集中处理照射剂量,并体现在病变内,最终移除肿瘤细胞。同时,在此项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对肿瘤细胞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造成严重影响,整体安全性有基础保障。

  • 标签: 医科达 直线加速器 光学系统 故障 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接受过宫内节育放置术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160例我院就诊的宫内节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个组,对照组护理方案和研究组的护理方案分别是常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从而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患者 心理护理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优化设计专用于乳腺癌术中放疗的鼓形施照。方法设计过程:首先,依据贴近胸壁的乳腺癌术中放疗瘤床形状特征,确定施照形状;其次,通过模拟计算电子束经过一系列不同厚度散射箔后的散射角和剂量率,确定散射箔厚度;最后,根据调制位置几何结构特征,最后,建立调节层模型,参考调节层与施照表面剂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调制的内表面特征。使用EGSnrc/BEAMnrc和EGS4/DOSXYZ程序完成Mobetron加速、调节层、施照建模和剂量学分析。结果施照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限光筒,直径3cm、筒壁厚0.5cm,材料为0.2cm厚水等效材料加0.3cm厚不锈钢;散射箔直径2.2cm、厚度0.13cm,材料为金属钨。施照下部分是封闭的鼓形,直径4cm、厚度0.2cm,材料为水等效材料;调制为山丘形,最厚处0.14cm,材料为不锈钢。当电子束能量12MeV时施照外面的剂量分布呈鼓形,剂量率为90.44 cGy/min,治疗深度为1cm。结论设计的施照符合设计要求,并能产生鼓形剂量分布。

  • 标签: 蒙特卡罗模拟 鼓形施照器 乳腺肿瘤/术中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应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对脱机患者气道加湿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应用传统微量泵送持续湿化方法对另一部分患者进行气道加湿效果分析,本次研究以某医院64例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成员为32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传统微量泵送持续湿化方法,实验组应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对患者气道进行湿化,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湿化情况,包括痰痂形成情况、湿化效果和刺激性呛咳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应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的气道湿化效果更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比如呛咳次数和痰痂形成情况都要比对照组少,因此得出结论:应用文丘里装置联合呼吸机加温湿化可以预防脱机患者气道痰痂,对呛咳发生有抑制作用,同时有良好的湿化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有巨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文丘里 湿化器 脱机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支气管封堵在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接受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2组(对照组40例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观察组40例应用支气管封堵),并展开多方面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野暴露程度、定位时间等方面呈P>0.05,但观察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更短、术后咽喉疼痛程度更低,呈P

  • 标签: 胸腔镜下右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封堵器 术野暴露程度 咽喉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患者心脏双腔起搏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接受心脏双腔起搏手术的患者中选择4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心脏双腔起搏术后护理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心脏双腔起搏器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引导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表现为髌骨骨折,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引导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30),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30),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手术时间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引导内固定术,能够减轻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闭合复位导向器 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治疗痔疮效果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肛肠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痔疮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分别采取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10±2.46)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治疗痔疮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 标签: 痔疮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 治疗效果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脑卒中病人采用舌肌康复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后其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为常规组(吞咽康复训练n=50)和实验组(舌肌康复联合吞咽康复训练n=50),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吞咽障碍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ADL评分及吞咽障碍评分高于常规组,且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肌康复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吞咽障碍,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舌肌康复器 吞咽康复训练 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宫内节育(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为临床合理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收集2011年至2020年江苏省内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上报的使用IUD后发生意外妊娠的不良事件报告,与该地区新放置IUD的人群数据库进行记录联接,比较不同类型IUD妊娠发生粗率和累计发生粗率,评价避孕效果。结果共收集常见10种不同类型IUD的妊娠对象4788例,新放置IUD的人群294 834例。妊娠对象中,异位妊娠占比1.88%(90/4788);IUD脱落和位置形状改变分别占16.90%(809/4788)和32.31%(1547/4788)。放置IUD后第一年妊娠发生粗率为0.53%,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种IUD(安舒环除外)妊娠粗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Cu220C累计3年、5年和8年的妊娠粗率均居10种IUD的首位,并显著高于平均发生粗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为1.45(95% CI=1.37~1.55)、1.35(95% CI=1.28~1.43)和1.31(95% CI=1.24~1.38)。无论是否考虑脱妊娠,吉妮累计3年、5年、8年和花式IUD累计3年、5年的妊娠粗率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剔除脱落对象,吉妮RR分别为0.58(95% CI=0.49~0.70)、0.55(95% CI=0.47~0.66)和0.63(95% CI=0.53~0.75),花式IUD分别为0.36(95% CI=0.25~0.51)和0.45(95% CI=0.33~0.61)。结论目前常见IUD均具有较好的避孕效果,吉妮和花式IUD的有效性更高。建议对IUD放置初期对象继续加强影像学随访检查,减少因脱落和位置改变导致的意外妊娠。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意外妊娠 异位妊娠 不良事件 有效性 记录联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真实体验,为患者进行早期监督锻炼和行为支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6例起搏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应激性身体感知;早期功能锻炼的负面信念;早期功能锻炼的结果期望;渴望专业的医疗支持。结论心脏起搏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存在疲乏感明显、疼痛、恐惧等体验,患者期望早日恢复日常活动,但对功能锻炼的信心不足,渴望得到专业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锻炼的感受和体验,指导患者有效应对运动恐惧。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早期活动 恐动症 质性研究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非质性失眠症大学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非质性失眠症大学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rTMS治疗,磁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磁刺激频率1 Hz,磁刺激强度为120%静息运动阈值水平,对照组给予假磁刺激。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除催眠药物指标外)均较入选时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其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分别为(5.6±2.0)分和(6.2±2.3)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注意评分、延迟记忆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43±0.69)分、(5.31±0.67)分、(4.19±0.74)分和(26.40±2.54)分]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MoCA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TMS治疗可显著改善非质性失眠症大学生患者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及认知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器质性失眠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研究多叶准直(MLC)位置误差对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为该治疗技术确立MLC质控精度和运行容差提供指导。方法模体研究使用计划系统中建立以5、10、20 mm为子野宽度的三组条形10 cm×10 cm动态滑窗测试野计划。患者计划抽取7种常见肿瘤的临床治疗计划,包括鼻咽癌、胶质瘤、肺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每种6例。模拟MLC误差包括系统性开/关误差、系统性偏移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原计划引入MLC误差生成模拟计划,比较原计划和模拟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模体研究结果表明剂量偏差与系统性开/关误差成正比,与子野宽度成反比;系统性偏移误差导致积分剂量的整体偏移,对射野中心剂量无影响。患者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开/关误差对剂量学有影响,7种常见肿瘤计划靶区的剂量敏感性为7.258~13.743%/mm,剂量敏感度与平均子野宽度负相关;系统性偏移误差引起的每毫米剂量学偏差均<2%;2 mm以下随机误差时引起的剂量学变化在临床上可忽略不计。结论对于行固定野动态IMRT计划宜限制子野最小宽度,而加速端应加强对MLC的质控。为了确保靶区剂量的不确定度<3%,支持2 mm随机误差应作为固定野动态IMRT时的运行容差,0.2 mm每侧或0.4 mm单侧的对齐精度作为质控精度以保证不同肿瘤的放疗剂量准确性。

  • 标签: 动态调强放射疗法 多叶准直器 质控精度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到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江苏省泗洪县顾医生皮肤美容诊所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18~35 (20.42±3.16)岁,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在每次黄金微针射频治疗前先行瘢痕松解术,对照组直接行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共3次。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患者误工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情况经两个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Z=2.742,P=0.006),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效果(平均秩34.74)优于对照组(平均秩23.88)。两组误工时间经t检验,3次治疗后两组误工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寻常痤疮 凹陷性瘢痕 黄金微针射频 注射器 瘢痕松解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无导线起搏(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变化及其对术后短期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植入LTP(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并完成1个月随访的患者,收集其释放后即刻、牵拉试验后即刻、5 min、10 min、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的阈值,比较牵拉前后阈值的变化。按术后1个月的阈值变化将患者分为阈值升高组与阈值稳定组,评估牵拉后阈值变化对术后1个月阈值变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患者35例,全部患者出院时阈值较释放后阈值显著下降[(0.48±0.10)V对(0.70±0.37)V,P=0.03]。其中阈值升高组(n=13)术后1个月阈值较出院时显著升高[(0.58±0.11)V对(0.52±0.13)V,P=0.03],牵拉后即刻阈值较释放后显著升高[(0.71±0.25)V对(0.57±0.18)V,P=0.01];阈值稳定组(n=22)出院时、术后1个月阈值均较释放后显著降低[(0.45±0.09)V对(0.78±0.44)V,P=0.03;(0.42±0.06)V对(0.78±0.44)V,P=0.03]。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牵拉后即刻较释放后即刻阈值升高是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OR=1.25,P=0.03;OR=1.78,P=0.04)。结论LTP植入术中牵拉试验导致阈值有下降趋势。牵拉后即刻阈值升高是LTP术后短期阈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无导线起搏器 牵拉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对患者透析及管路凝血的改善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40例围血液透析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观察组(73例)与围血液透析期护理的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透析及管路凝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操作、透析运行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血液透析期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及管路凝血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围血液透析期护理 透析器 管路 凝血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跟骨撑开复位辅助经皮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37足)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0~67岁,平均46.5岁。均通过自制三平面撑开型跟骨撑开复位恢复跟骨的高度和长度,再微创复位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块(关节内骨折患者),最后通过微创钢板或螺钉进行固定。记录复位的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记录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长度、宽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7.2个月)随访。复位安装时间3~8 min(平均5.0 min),手术时间70~110 min(平均91.5 min),术中出血量15~50 mL(平均25.2 mL)。1例患者出现牵引钉道浅表感染,1例出现腓肠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平均为39.3 mm,长度平均为70.6 mm,宽度为32.7 mm,AOFAS的踝-后足评分平均为87.8分,Maryland评分平均为86.7分,VAS评分平均为2.2分。跟骨Böhler角由术前的3.7°±13.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25.8°±6.4°,跟骨Gissane角由术前的112.2°±21.3°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25.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自制跟骨撑开复位辅助经皮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三平面撑开型跟骨撑开复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跟骨骨折复位工具。

  • 标签: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UDRS联锁是瓦里安高能直线加速的常见剂量联锁,由于系统的复杂性,该故障的出现几乎一直困扰很多工程师,需要找出解决的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瓦里安CLinac-Ⅸ型直线加速电路构成和UDRS联锁发生的原理,总结出UDRS联锁故障的检修方法。通过对少见故障处理方法的分享,为解决类似机型出现UDRS故障时提供方法参考。

  • 标签: UDRS联锁 直线加速器 剂量率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房颤冷冻消融术并单腔无导线起搏植入术,采取"鞘中鞘"的方法,将冷冻球囊再次成功进左心房。无导线起搏植入术后再次进行房颤冷冻消融术,术中操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无导线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