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选取280头(17±15)kg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以圈为重复单位。分别饲喂添加量为0、0.01%、0.02%、0.03%和0.04%淀粉多糖(NSP)酶制剂水平的玉米-豆粕型试验日量,试验猪均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7d、正式期28d,在正式期的开始及结束时对试验猪空腹称体质量,准确记录饲料的消耗和试验猪健康情况。在正式期的第15天清晨,每重复取接近该圈平均体质质量的公猪和母猪各1头,空腹前腔静脉采血并制备血清。

  • 标签: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 仔猪饲养 三元杂交仔猪 玉米-豆粕型 自由采食 体质量
  • 简介:CAD(ComputerAidedDesign)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辅助人们进行产品或工程设计的科学,具有高智力、高效益、知识密集、更新速度快、综合性强等特点,它是科技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CAD技术推动了几乎一切领域的设计革命,其应用和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 标签: 非机械类专业 计算机绘图 教学探讨 农业院校 CAD技术 工业现代化
  • 简介:对杨树无性系:I-214(Populuseuramericanacv.I-214〕,健杨(P.euramericanaGuinircv.Robusta),中东杨(P.berolinensis)和群众杨(P.Popularis35-44)一年生盆栽插条苗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四种苗木光合作用和叶绿素a荧光的影响.结果发现,苗木受旱后可变荧光提高20-50%,而恒定荧光未受水分胁迫的影响。鉴于光抑制是以可变荧光的降低为特征,因此得出光系统II光反应中心未受伤害的结论。对土壤干旱敏感的I-214和健杨受旱后净光合作用(Pn)剧烈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因素的影响:即RUBP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降低.耐旱性强的群众杨和中东杨,Pn下降的幅度较小,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都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子。通过干旱或ABA处理的叶片叶温升高,抑制了Rubisco的活性,也使叶绿素a荧光诱导曲线上的M峰消失,从而证实了M峰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相关性。

  • 标签: 水分胁迫 气孔因素 非气孔因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a荧光诱导曲线
  • 简介:呼吸道疾病是保育猪的多发病.规模化的饲养模式表现尤为突出。即使猪群采取猪瘟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等病毒性呼吸道病疫苗普遍免疫.仍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而非病毒性的因素却占有重要位置。就笔者在临床中一些该病的防制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 标签: 呼吸道病 病毒性 保育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呼吸道疾病 护理
  • 简介:近几年,我国木材工业利用一些木材植物纤维原料来制造人造板,这些人造板可保证墙体中的强度,具有保温节能、防火、隔声等功能,被我国的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我国的木材植物纤维原料制造的人造板进行了阐述及分析。

  • 标签: 非木材植物纤维 人造板制造 植物纤维人造板
  • 简介:秋眠及半秋眠苜蓿品种的生育特性、生态适应性及耐盐性进行研究观测,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适应在本试验区的气候环境中种植,具良好的生长势与越冬率,对低盐土壤环境亦具一定适应性。

  • 标签: 非秋眠苜蓿 适应性 抗盐性
  • 简介:资源性开发建设项目因其改变原来的地形地貌、毁坏植被为特点,且涉及的部门行业复杂,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数量众多,造成的水土流失有轻有重,人们对其产生的危害认识有偏差。根据其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和发生演变过程的相似性,分为阶梯上升期、平顶期、收缩下降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为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对公民的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非资源性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规律
  • 简介:刚竹属竹种为地下茎单轴散生、乔木或灌木状竹种,约60种50多个变种和变型,具有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久和观赏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适地适竹、景观艺术、规避种植区域(地段)的原则,可采取带状栽植、版块配植、营造主景和设置隔离带的园林造景设计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之中。

  • 标签: 刚竹属 散生型 观赏特征 园林设计
  • 简介:实验观测了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ure)和慈竹(B.emeiensis)不同发育期(竹笋、幼竹和成年竹)的解剖特征,包括组织比量、基本组织、维管束及纤维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成熟,2个竹种的基本组织比量都呈现下降趋势,而输导组织和纤维组织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基本组织的减小量基本上等于纤维组织和输导组织的增加量。在同一发育期慈竹的维管束密度大于青皮竹。纤维长度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变长和增宽,在同一发育期,纤维细胞的直径中部大于基部和顶部。竹子发育期间,纤维直径、双壁厚、长宽比及腔径比都随竹龄增加而增大,壁腔比则呈现下降趋势。2种竹材维管束的径向宽度均大于其弦向宽度。

  • 标签: 青皮竹 慈竹 解剖特征 组织比量 纤维 维管束
  • 简介:于2013年3月、5月、8月和11月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初期东平湖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分析调水初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结构特征,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99种属,栖息密度为459.0×10~4ind./L,生物量为3.33mg/L,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48,其中以针杆藻Synedrasp.、小环藻Cyclotellasp.和席藻Phormidiumsp.为主的优势种群共20种属。结果表明,自2013年11月调水后,东平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等与其他季节相比无明显差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 标签: 南水北调 东平湖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市区街头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城市街头绿地土壤紧实,孔隙度低,通气性差,碱性偏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分布不均,肥力水平较低。根据实际,提出改良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本地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街头绿地 土壤 植物长势
  • 简介:本文通过整理西乌珠穆沁旗近40年年均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变化,利用ThorntnwaiteMenorial模型计算出该旗近40年的牧草气候生产力(FPCP)数据,并通过sas软件处理得出温度、降水与牧草气候生产力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回归模型分析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趋势,并分析气候因子对它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该旗年均气温增温趋势明显,增温率为0.41℃/10a。对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为2.3%。降水变化幅度比较大从2.31mm到240.79mm,对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为从0.37%到38.1%。降水是影响牧草气候生产力的关键因子;降水变化对FPCP的影响大于温度变化对FPCP的影响。(2)近40年西乌珠穆沁旗牧草气候生产力平均值为5660.13kg/hm2,前25年呈波浪形变化,出现增长趋势,后15年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与降水变化吻合。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牧草气候生产力 西乌珠穆沁旗
  • 简介: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是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广西猫儿山代表性林区,利用三角形量水堰,对地表产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外降雨、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曲线波动基本一致;洪水产流曲线陡峭,随降雨变化洪水起伏较大,但洪水回落较慢,历时时间较长。河川径流洪峰最大流量与最大雨强几乎同时出现,洪峰的滞后效应不明显;河川径流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有迟缓型、敏感型和平稳型的特点。河川径流与林外降雨量及前48h降雨量呈极显著相关。

  • 标签: 广西 猫儿山 小流域 场降雨 产流过程
  • 简介:针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和实践的薄弱点,着重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内部即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绿道布局特征及布局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于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和我国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阐明了研究城市内部绿道规划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游憩需求圈层、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等级特征划分了绿道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道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围绕绿道布局量化控制,讨论了城市内部绿道布局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和量化控制指标值的推导途径。

  • 标签: 绿道 游憩 布局密度 量化控制 绿地系统 规划指标
  • 简介: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白斑棱皮树蛙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定的种群,栖息地位于中高海拔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栖息地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该蛙繁殖季节为5月前后,通常在树洞内进行繁殖,产卵量少,约10枚左右。蝌蚪生活在树洞积水内,唇齿式为I:3+3/1+1:II。该蛙种群数量相对稀少,该文也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 标签: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白斑棱皮树蛙 生物学 保护
  • 简介:为掌握宁夏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于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调查沙湖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评价沙湖水质状况。结果表明:3个季节在沙湖共采集了17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6科,主要由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且随季节与空间变化显著;沙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较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51;依据多样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对沙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沙湖水域属重度污染,夏季沙湖污染最严重,秋季沙湖受污染状况略好于春季。

  • 标签: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评价 沙湖
  • 简介:洛阳山区烟田的调查发现,黄花烟草单作田,黄花烟与RG17混栽烟田和RG17单作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分别由24种、68种、59种组成,其季节变化随烟草生育期不同可以分成3个阶段.烟田的捕食性天敌是控制害虫的优势种群,对害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花烟草对烟青虫、棉铃虫产卵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种植黄花烟草可作为防治烟草害虫的措施之一.

  • 标签: 烟草 类型 节肢动物群落 季节特征 捕食性天敌 害虫
  • 简介:通过对云南红壤坡耕地一年内产流降雨的监测,研究不同农作处理下烤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顺坡垄作处理条件下,施肥量的差异造成地表植被覆盖率的差异,影响了水土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2)破膜提土处理条件下,相比未破膜处理,破膜后可增加地表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量,其中秸秆覆盖在揭膜后对减轻水土流失效果更好;3)烤烟生长前期,农作处理方式是影响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烤烟生长后期,地表植被覆盖率成为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4)氮、磷养分流失途径相比较,总磷流失相对于总氮流失受径流流失影响更大。

  • 标签: 坡耕地 农作处理 水土流失 养分流失 云南曲靖
  • 简介:为更好地经营管理海南岛内的人工林,在五指山市、昌江县、三亚市三地,分别取桉树林、橡胶林、相思树林这三种岛内最主要的人工林林下土壤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调查地,同一人工林林下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存在差异,而在同一调查地内,人工林下土壤SOC与TN的含量比率关系相近。就各元素的垂直分布而论,SOC和TN含量在各区域各样地均以0-20cm土层较高,总体来看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TP含量则表现为分层不明显(昌江和三亚)或于60-80cm土层达到最高(五指山)。在所有区域各类人工林中,五指山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高,昌江相思树林的TP含量最高,三亚桉树林的SOC和TN含量最低,五指山橡胶林的TP含量最低。研究还发现,三个地区所有样地的林下土壤C/N和N/P比值均可分为两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P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氮限制。根据调查结果推9n,4,影响林下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因素包括水热条件、地表凋落物积累、土壤淋溶强度及元素的周转率等,前二者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输入和聚集,而淋溶过强则易造成土壤养分的流失,但较快的元素周转可以抵消淋溶的负面效应。综上所述,各类人工林林下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总体上因地而异,建议对于岛内人工林的C、N、P管理应充分考虑区域性差异。

  • 标签: 海南岛 人工林 土壤 化学计量特征
  • 简介: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反射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的相关性越高,其中1937nm处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0.636)。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8种光谱反射率变换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盐渍土的不同含水量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对数一阶微分(Logarithm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2024和2357nm建立的模型以及均方根一阶微分(RootMeanSquare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1972和2357nm建立的模型最优,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和0.865。基于上述模型作者构建了一种耦合模型,其相关性r=0.926比对数一阶微分模型提高了0.032,比均方根一阶模型提高了0.061;因此,所构建的盐渍土含水量估算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参考,对高光谱遥感反演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光谱特征 含水量 模型 艾比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