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航空工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对于航空工业的生产水平影响巨大。通过对航空装备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的调查和分析,选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基于灰色理论的航空装备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和最优加权需求模型,对航空装备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高职层面的培养对策,调整专业结构,设计高技能人才高职培养方案。

  • 标签: 高职教育 航空工业 人才需求 预测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在工程建设上,一方面建筑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另一方面各项施工机械也得以广泛应用,其中,建筑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机械设备就是升降机。分析近些年的施工实际情况,因为疏于管理升降机,导致出现了较多的安全事故。本文着重对建筑施工升降机的使用管理进行研究,总结事故预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建筑施工 升降机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论文首先对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对基于活动链的出行需求预测模型进行了建模过程的数学解构,设计了模型的应用模块关系逻辑图,提出了分方式、分时段交通需求OD的计算步骤。

  • 标签: 交通需求 离散选择 活动链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对电力负荷进行科学预测,确保电力建设相对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超前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地市级区域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实用方法。首先对规划区的经济、现状及历史发展情况和历史用电特性分析,然后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对规划区的电力负荷进行高、中、低方案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预测结果,最后依据综合用电指标进行校核、修正。以某市为例,应用此方法对该市进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预测结果科学、合理,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电力负荷 预测 数学方法 低方案 综合用电指标
  • 简介:大北-克深地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气藏,储层物性较差,初期产能较低,酸化和压裂是提高产能的主要措施。对泵压、排量以及酸液注入量等酸化施工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单位厚度的酸液注入量与产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砂浓度、泵压、排量以及压裂液注入量等压裂施工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单位厚度的压裂液注入量与产能具有较好的对数关系。此外,对于裂缝性气藏,产能的大小还取决于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成像测井资料获得测试层段的裂缝参数,对裂缝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裂缝密度和面缝率与产能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酸化和压裂施工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得出综合裂缝参数的酸化井和压裂井产能预测公式,相比单一考虑液体注入量的产能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并以实例进行了论证。

  • 标签: 酸化 压裂 产能预测 裂缝性砂岩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负荷预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只有采用科学正确的负荷预测方法,才能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精准的基础数据,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城市电网规划工作及负荷预测新方法,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 标签: 城市电网 规划工作 负荷预测 新方法
  • 简介:东营凹陷平方王—平南潜山储层和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勘探难度大。在岩心资料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等资料研究基础上,明确平方王—平南潜山的储层特征,并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预测缝洞型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对研究区油藏类型及规律进行解剖。研究表明,平方王—平南地区潜山油气藏主要包括风化壳残丘断块油气藏、碳酸岩层状油气藏和不规则潜山油气藏3种类型,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控制了油气富集。这对研究区寻找新的勘探目标及优化开发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平方王—平南潜山 储层预测 油藏类型 成藏规律
  • 简介:空气品质是绿色建筑中“四节一环保”的重要内容。现有绿色建筑标准对“一环保”中空气品质的指标,尚缺少对空气品质本身的评价要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室内空气的污染并不完全由建筑物造成,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建筑设备来加以保障。因此如何来界定建筑各专业设计包括建筑设备的配置对室内空气质量应提供的保障,是我们致力于绿色建筑设计和暖通设计的人员面临的课题。强制通风时和自然通风时的换气指数τ表征了实际的有效通风换气次数。换气指数τ不仅可以用作衡量室内引入新风量的实际效果,而且可以对通风空调安装后的最终效果进行反馈。通过建立换气指数、污染物释放强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关系。我们还可以预测平衡状态下室内污染物积聚的浓度,及预测强制通风开机关机的过渡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由此指导设置在设计中对污染物总量的限制指标。

  • 标签: 空气品质 绿色建筑 换气指数
  • 简介:随着全球老龄化,痴呆发病率快速上升,而且痴呆具有不可逆性、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故探索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成为关键。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vesseldisease,CSVD)被认为与痴呆密切相关,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可表现为腔隙(lacunes)、新发皮层下小梗死(recentsmalsubcorticalinfarcts)、脑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ies,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perivascularspaces,EPVS)及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等。本文通过综述CSVD颅脑MRI表现与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发现多发静息性或位于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死(lacunarinfarction,LI)或腔隙、重度WMH、多脑叶分布性脑叶微出血(lobarmicrobleeds,LMB),均可作为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痴呆
  • 简介:24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全面掌握“24节气”的气候变化规律,不但有利于指导农事生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为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统计分析了1961~20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24节气的气温、湿度、风速等6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黄河中下游地区随节气变换气候变化显著,大暑、小暑节气高温高湿,小寒、大寒节气寒冷干燥,清明节气寒温反复大风将至,霜降节气天气渐凉秋燥加剧等。50年内,春季型节气(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冬季型节气最低气温升高显著。气压随节气变化特征与气温大致相反,夏、秋季节气有升压趋势。相对湿度与降水均呈减少趋势,以秋季型节气减小趋势最明显。春季风速最大,夏、秋季风速最小,所有节气风速均呈减小趋势,冬夏季节气日照时间呈缩短趋势。

  • 标签: 24节气 气候变化 黄河中下游地区
  • 简介:首次报道了产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盆地侏罗系红旗组的植物群,共计21属37种。该植物群由木贼目、真蕨纲、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和少量分散保存的种子等组成,以真蕨类丰富、蚌壳蕨科Coniopteris和Eboracia出现以及南方型分子较多等为特征。该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反映研究区红旗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上部沉积可能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气候敏感植物,特别是南方型分子的出现,指示锡林浩特盆地早侏罗世晚期属于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气候较热或短期有一定程度的偏干旱;其气温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更高,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过1次升温气候事件。对早、中侏罗世植物群和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在早侏罗世晚期可划分出黑龙江东部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和西藏—滇西热带干旱气候区共5个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区与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的界线较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早期偏北4°~8°(纬度),亦说明早侏罗世晚期发生了升温事件。此升温事件与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图阿尔期升温事件相当,其很可能是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T_OAE)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

  • 标签: 植物群 侏罗纪 古气候事件 图阿尔期大洋缺氧事件
  • 简介: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RegionalClimateModelversion4.4)单向嵌套CCSM4.0(CommunityClimateSystemModelversion4.0)气候系统模式输出结果,进行了2001~2010年逐年2月1日至9月1日共10年长度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回报试验,针对平均气温和降水,分析了两个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6~8月)气候的回报能力。首先对气候态的分析表明,RegCM4.4对气温和降水的回报/模拟效果均较CCSM4.0有所改进,特别是在提供更详细可靠的局地信息方面,其中降水回报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由CCSM4.0的0.39提高到RegCM4.4的0.53,但同时RegCM4.4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的回报表现出类似CCSM4.0北方偏多的偏差。对两个模式2001~2010年逐年气温和降水距平的回报能力,通过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相关系数(ACCs和ACCt)、回报与观测空间和时间距平符号一致率(PCs和PCt)以及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两个模式的表现在整体分布上有一定相似的同时,RegCM4.4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分布细节,并对降水的回报结果有一定的改善,如CCSM4.0和RegCM4.4回报降水的ACCs多年平均分别为0.03和0.10,PS分别为70.4和71.4。同时给出了两个具体年份(2003年和2009年)的个例分析。

  • 标签: 气候模式 回报试验 回报分析
  • 简介:文物事业费是保证文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广东省文物事业费投入情况进行分析,从文物事业费投入现状入手,分析广东省文物事业费增长趋势,对未来文物事业费投入进行预测,最后提出加大文物事业投入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文物事业费 投入 分析 预测
  • 简介:攀枝花市硔山箐含铂钯超基性岩体受北北东-北东向的纳拉箐断裂控制,从内向外为一次结晶分异为橄榄岩(中心)→橄辉岩→辉石岩→辉长苏长岩,成环带状。矿体均产于含长角闪二辉橄榄岩相下部内外接触带中,分为底部矿和内部矿,铂族元素与铜镍矿化带在空间上紧密相随,矿化范围大体一致。初步认为铂族元素是在岩浆熔离作用所产生的硫化物液相中聚集起来的,属于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熔离-热液交代的硫化物铜镍铂型矿床,若有贯入式熔离岩体存在,就有找到新矿体的可能。

  • 标签: 铂镍矿 超基性岩体 岩浆熔离—热液交代 硔山箐
  • 简介:水质基准研究主要是基于物种的实验室测试的毒性数据开展的.对于一些毒性数据相对缺乏的化学品,水质基准研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质基准研究方法的角度,阐述了种间关系预测(ICE)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介绍了ICE模型的毒性预测方法在水质基准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锌的ICE案例研究证明了模型在中国的可利用性.同时,对ICE模型的不确定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ICE模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 标签: 水生生物 种间关系预测(ICE)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前后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50名非心脏手术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方法来对患者进行监测,手术之前要监测12小时,手术之后要监测8小时。之后对将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记录下来,比如性别、病史、体重等。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来对心肌缺血发生的潜在因素进行分析,将这些因素选择利用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手术之前,心肌缺血发生率是4.7%,手术之后心肌缺血发生率是22.7%。心肌缺血发生率与发生次数在手术之后的12-24小时之后出现了最大值,心肌缺血时间与曲线下面积在手术之后的12小时之内出现了最大值。没有发现手术之前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预测因素发现8个。结论手术之后发生心肌缺血概率要明显的高于手术之前,同时多出现在手术之后的第1天,医生可以按照心电图、患者病史来对手术之后的心肌缺血进行准确的预测

  • 标签: 非心脏手术 心肌缺血 预测因素
  • 简介:为实现发动机机油消耗及窜气量的模拟分析,并建立预测发动机机油消耗及窜气量的正向分析能力,论文基于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某汽油发动机缸体-活塞-活塞环的详细分析模型,获得了额定工况下机油消耗及窜气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关系。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缸体-活塞-活塞环动力学分析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对发动机机油消耗及窜气量的预测

  • 标签: 缸体-活塞-活塞环 动力学分析 机油耗 活塞窜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