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中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且无合并症38例孕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在分娩中的情况。结果两组在产后出血、胎儿早产、孕妇死亡、围生儿死亡、并发症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产前检查和保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在妊娠晚期病情加重导致治疗风险大大增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泰州市姜堰区6周岁以上居民粪便标本肠道线虫感染率及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法和透明胶纸法结果6周岁以上居民检出四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从2004年的6.69%下降至2014年的0.87%;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率从2004年的3.15%下降至2014年的0,均达到江苏省有效控制肠道线虫达标考核。结论广泛宣传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一步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建工作,减少寄生虫病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 标签: 肠道线虫病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探讨其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9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比分析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沙利铂治疗胃肠道肿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沙利铂 胃肠道肿瘤 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术后,可因切口延期愈合而影响预后,严重者可导致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获得了满意效果。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方法80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提高切口愈合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胃肠道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对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中可明显降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肿瘤化疗 胃肠道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螺旋CT和腹部平片对胃肠道穿孔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穿孔疾病者中,抽取96例纳入到讨论中,9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48例对照组(腹部平片检查)和48例研究组(多层螺旋CT方式检查),把两组检查状况列入对比讨论。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研究组89.58%、4.17%、6.25%比对照组75%、10.42%、14.5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时间(20.6±3.7)min比研究组(14.2±2.3)min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t=10.1777,P=0.0000)。结论临床在诊断胃肠道穿孔疾病时,可将多层螺旋CT技术作为首选方式,其诊断符合率较高,降低误诊和漏诊可能性,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肠道准备中采用硫酸镁联合盐水清洁灌肠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行肠道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每组均占据49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给予结肠灌注透析机清洁灌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硫酸镁联合盐水清洁灌肠,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肠道清洁度与肠道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肠道舒适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肠道手术的患者采取口服硫酸镁+盐水+结肠灌注透析机进行灌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灌肠 肠道准备 盐水 硫酸镁
  • 简介:为了提高鼠李糖乳杆菌在人体胃肠道传递中的活力,以乳清蛋白和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壁材,通过內源乳化冷凝胶方法制作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在模拟胃肠道中活性及释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反应条件:加热温度85℃,反应3h,此时反应产物冷凝胶硬度最高(P〈0.05)。美拉德产物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88.88%,与乳清蛋白微胶囊相比包埋率提高3.75%(P〈0.05)。经90min模拟胃液、胆盐处理后,微胶囊的活菌数为7.49lgCFU/g和7.17lgCFU/g,分别提高0.97lgCFU/g(P〈0.05)和1.17lgCFU/g(P〈0.05),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60min内可全部释放。结论:以乳清蛋白与低聚异麦芽糖美拉德产物为壁材的微胶囊,在胃肠道条件下可有效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 标签: 乳清蛋白 美拉德反应 微胶囊 鼠李糖乳杆菌 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2016年2月期间先后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29例)、综合护理干预(29例),比较两组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较常规护理组轻(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地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白血病 化疗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治疗组采用思密达与更昔洛韦治疗,观察期有效率与止泄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更昔洛韦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得到证实,通过对HPV病毒的研究和相关疫苗的研制,有希望预防和治愈宫颈癌。针对现有疫苗的有效性、接种条件及我国HPV疫苗的发展和推广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现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疫苗 宫颈癌 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性脑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护理,另行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预后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4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作以简要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患儿诱发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电解质紊乱17例(35.4%),中枢系统感染9例(18.8%),酸中毒5例(10.4%),热惊厥13例(27.1%),无明显诱因4例(8.3%)。治疗后所有患儿均获得痊愈,院后无一例患儿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治疗,惊厥复发0例。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诱因较多,通过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能实现完全治愈。

  • 标签: 轮状病毒性肠炎 良性惊厥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