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提出的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为中国一东盟合作提供重要动力和契机,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不过,南海争端的现实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路通道建设。因此,通过中南半岛的互联互通建设,构筑从中国西南内陆出发进入印度洋的陆路通道,很可能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选择。对中国而言,以中泰关系为战略支点,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南半岛次区域合作,而且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对华合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泰关系 战略支点
  • 简介: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在越南岘港召开的APEC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构想.在随后举行的马尼拉东盟首脑会议期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局长级外交人员举行非公开会议,就四国协商机制问题进行磋商.据此,外界评论认为,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四国同盟初现雏形.作为印太构想的核心要旨,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战略牵制是美、日、澳、印四国的“思想共识”;通过军事、外交手段遏制中国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印度洋等地区的战略扩张是四国的“共同目标”.因此,印太四国协商机制在本质上具有安保联盟的性质.

  • 标签: 协商机制 特朗普 亚洲政策 东盟 政府 遏制中国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我国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全面经济合作尤其是贸易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对于云南、广西等与东盟国家接壤的沿边省区而言,陆地口岸的通关便利化对于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的实践和经验。

  • 标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合作 通关便利化
  • 简介:我非常高兴能再次来到美丽、好客的凭祥市参加此次研讨会.下面我就越-中经济关系和在东盟包括越南与中国的经济交流中发挥越-中口岸优势的问题谈一些意见和看法.

  • 标签: 经贸关系 口岸优势 东盟 中国 越南 经济合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一直很低,经济缺少互补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相互竞争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哪些因素导致了9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贸易相互依赖的深化呢?本文分析发现,虽然从1993年以来中国东盟双边经济互补性有很大提高,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性并没发生大的变化。中国东盟经济相互依赖的深化需要引进经济以外的因素来解释。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从各自利益出发对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与重视推动了双边经济合作的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方的对外贸易结构。

  • 标签: 区域一体化 中国 东盟 贸易
  • 简介: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充分发挥传媒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传媒在CAFTA建设中的经济和文化作用,从而丰富和深化对自由贸易区建设产业内涵及动力机制的理解。

  • 标签: 传媒 CAFTA 角色定位 功能发挥
  • 简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自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科技水平呈现多层化发展。新加坡凭借高创新水平,高科研投入成为东盟科技发展的典范,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其他在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利用技术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行追赶式发展。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中国连续6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各国在经济科技领域互补发展,政府间和民间合作不断加强。本文拟从科研资助和科技合作的角度,浅析东盟国家在科研资助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特点与方向,为中国—东盟的进一步科技合作提供建议。

  • 标签: 东盟 马来西亚 新加坡 科研资助
  • 简介: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对传统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分析,总结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生态环境的新特点,初步探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模式选择,并在充分尊重区域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东盟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地缘要求.

  • 标签: 中国—东盟 人民币区域化 国际金融 金融生态环境
  • 简介:2014年9月12日~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主题、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全面的交流与讨论,本文对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 综述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随之而来的服务贸易领域的争端会不断增多且更加复杂化。因此,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做透彻的法律分析,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标签: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争端解决机制
  • 简介:“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中国一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构造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搭建更广泛、灵活、务实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开拓战略机遇。不过,中国-东盟合作面临战略互信缺失、多元文化冲突等结构性难题,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发展瓶颈,有必要加强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完善。得益于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中泰战略合作尤其是中泰铁路合作很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从而积极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路者作用。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合作 中泰战略合作
  • 简介:过去10年间,东亚经历灾难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之后的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加深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迥异而深远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国家和除中国外的东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股票价格和资产价格下跌,许多国家多年的经济繁荣毁于一旦,不仅破坏了东亚乃至全球的金融体系,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以及贸易流量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亚洲金融危机 东亚一体化 贸易模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变迁 演进
  • 简介:列克星敦图书公司2008年8月出版了亚历山大·钱德勒的专著《印尼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民族主义者与地区整合战略》(MexanderC.Chandra,IndonesiaandtheASEANFreeTradeAgreement:NationalistsandRegionalIntegrationStrategy,LexingtonBooks,2008)。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民族主义 整合战略 地区主义 东盟 印尼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1年提出至今,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不断的进步,但理论上的论述依然采用了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框架,缺少国内的理论独创。新华社记者杜新先生出版的《关联经济:一种新的财富视角》一书,提出了关联经济原理,并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关联经济原理在研究的出发点、原理内容和检验结论上都存在着自身的特色。该原理的提出为致力于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思维模式。本文主要对《关联经济:一种新的财富视角》一书进行评价分析。

  • 标签: 关联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广西实际并借鉴相关评价模型对波特"钻石模型"加以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急需培育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专业性生产要素以及政府的强力推进等因素。因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要按照改进后的"钻石模型"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眼产业要素提升的驱动力、强化内生要素发展的推动力、增强外在要素发展的带动力,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钻石模型 区域经济 竞争力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