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934年,一宗颇为有趣的离婚案件成为北平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由家庭包办婚姻的妇女何氏上京向一位北大教授讨要妻子“名分”,而该教授并不承认此婚姻的有效性,于是闹到法庭试图解除婚约,但由于不赞成朋友离婚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的出庭做证,该教授一度败诉。后来颇费一番周折后,该教授对何氏做了赔偿,婚约才正式解除。

  • 标签: 离婚案件 胡适 梁宗岱 北大教授 证人 包办婚姻
  • 简介:在明亡十三年前,绍兴府有一批士绅成立了一个讲会组织“证人社”。他们在思想上以心学为理论武器,在实践上非常注重“迁善改过”,在现实关怀方面,往往抱有“忧时之怀”。他们在私人交往领域经常出入佛老,谈论一些抽象的形上问题,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却往往扮演着凝聚地方力量、形成地方舆论、承担地方事务的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个人的“功过格”实践来改变人心、重整秩序,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涉入社会、有着十分强烈的担当精神。本文认为清代以降针对“证人社”的某些批评指责未免片面失实,那种将明亡原因归咎于心学末流之“清谈”的观点,也不符合“证人社”的实际情况,故有必要重新评估“证人社”在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 标签: 证人社 绍兴府 迁善改过 功过格 人谱 刘蕺山
  • 简介:根据《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6年度核验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国西藏杂志社成立了记者证核验小组,对记者证严格核验。现将持证人员予以公示(排名不分先后):袁星宇、伍果、王硕、高国芝、加洋加。公示期10天。如有异议,请将意见反馈至中国西藏杂志社,联系电话:010-58336726。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电话:010-83138953。

  • 标签: 新闻记者证 核验 公示期 高国芝 人员名单 中国西藏
  • 简介:每当我乘车在北京北四环路上的奥运专用车道上行驶,经过在阳光照耀下壮观的第29届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大厦,来到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时,我就会漫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的花园道路上,尽情地欣赏这一片美丽的景象。我在公园里宽阔的草坪上,向南遥望前方那造型别致、宏伟巨大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凝视那纯蓝色的“水立方”固家游泳中心,走过那一栋栋外形新颖独特的奥运村建筑,登上北京奥运村右前方的20多层楼高的七星级盘龙太古大酒店,鸟瞰那奥运体育场周围一片片鳞次栉比的体育场馆。心中不禁掀起一阵情感的波澜。此时,我重拾世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年往事的思绪,回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著追求,脑海中出现中国《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真实历史故事,痛惜近代中国体育历史的悲壮往事……

  • 标签: 奥运村 人类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公园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国家体育场
  • 简介:1997年12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60周年纪念日前夕,新华社发布了一条举世瞩目的讯息;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历史资料《贝德士文献》被发现。据称,这份资料是迄今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南京大屠杀原始文件。《贝德士文献》的主人公贝德士,1897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23岁时获牛津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随后受美国教会派遣来到中国,并长期执教于金陵大学。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那场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其时作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贝德士积极参与了难民救助工作,并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向世界揭露了日军的暴行。战后,贝德士作为证人出席东京审判,坐实了主要战犯的罪责。殚精竭虑 救助难民1937

  • 标签: 贝德士 南京大屠杀 历史见证人 侵华日军 金陵大学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 简介:明妮·魏特琳(MinnieVautrin),1886年9月27日生于美国伊利诺州司考尔镇,家中世代务农。6岁那年,其母去世。魏特琳过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与田间劳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读书求学的兴趣。由于她出生贫苦,常靠打工维持学业,深知求学之艰难,因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魏特琳先进入伊利诺师范学校,毕业后靠打工积攒了学费,1903年又考入伊利诺州立大学学习。4年后毕业,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学教师。不久,她又考入位于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攻读教育学,仍是边打工边学习,直至191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由于美国社会环境的影响,魏特琳自小就信奉基督教。在大学期间,她对基督教的海外传教工作与办学工作兴趣日增,

  • 标签: 魏特琳 金女大 南京大屠杀 难民收容所 见证人 大使馆
  • 简介: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ArpSindberg),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奥胡斯市一个奶酪商的家庭。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辛德贝格目睹侵华日军残杀中国无辜民众,留下了文字记载,并目睹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菲力蒲·彭布鲁克·史蒂芬斯(PhillipPembrokeStephens)被日军打死。1937年12月5日到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后,他与德国卡尔·京特博士(Dr.KarlGuenther)一道,在保护该厂厂产的同时,建立江南水泥厂难民区和小医院,收容难民和伤员,送出记录日军暴行的难民信,栖霞士绅、民众曾赠给辛德贝格“见义勇为”的丝绸横幅。辛德贝格自己也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日军暴行,并驱车接送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约翰·马吉牧师,使马吉得以拍摄了一些电影镜头,写下《栖霞山之行报告》。他还为城内从事救援的其他外国人提供食品和消息。1938年6月初,辛德贝格在日内瓦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暴行,朱学范在其护照上写下“中国之友”的题词。辛德贝格于当年7月移民美国加州,1984年4月在美国去世。本组史料系辑译者新近从丹麦收集到的有关辛德贝格史料的一部分: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辛德贝格京特 江南水泥厂 难民上海 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