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成立风险管控小组在肝胆外科引流管的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 2015年 4月 -2017年 4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护理风险小组,给于风险措施把控,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带管的完整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成立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的风险管控小组并进行干预,可减少病人放置引流管的并发症及保证患者带管的完整性,保证引流的效果,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上,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肝胆外科 引流管护理 风险管控
  • 简介:【摘 要】内科护理工作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内科患者展开,借助护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随着医学服务模式产生变化,医院护理工作者必须面对更多复杂的护理要求,通过学习与累积护理经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实施内科护理服务时,必须紧紧把控护理管理与医疗管理质量间的联系,消除现有护理不足,提升综合护理效果。本文根据对内科护理管理层面的事务的认识,探讨潜存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

  • 标签: 内科护理管理工作 潜在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目的是为了分析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在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内开展本次研究,并从我院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群体中抽选约 149例患者,将其分为 Z组与 X组,各自 75例与 74例,对 Z组危重症患者行 A护理计划方案(常规护理),对 X组患者行 B护理计划方案(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内的护患纠纷事件状况,并使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以进行对比,总结本次研究。结果: 从最终护患纠纷事件状况中可以看到, Z组总计有 22次护患纠纷事件,护患纠纷率为 29.33%( 22/75), X组总计有 4例护患纠纷事件,护患纠纷率为 5.41%( 4/74),在护患纠纷率对比中的差异十分明显,且 P值 =0.0289,其中的统计学意义具备成立条件;而在护理质量评分对比中, Z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 24.83±10.68分, X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为 38.93±10.35分,对比中的差异明显,且 P值 =0.0426( P=0.0157, P=0.0182, P=0.0274, P=0.0328, P=0.0238),其中统计学意义可具备成立条件。结论: 在临床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增设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护患 纠纷事件的发生,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升,对临床护理工作而言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科 风险管理 护理计划 危重症患者 护患纠纷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对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在某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 210例新生婴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 A组与 B组,各 105例,其中 A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胎龄在 37周~ 42周之间,平均胎龄为( 38.15±1.19)周; B组在 A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新生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胎龄在 37周~ 42周,平均胎龄为( 38.36±1.42)周。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可以进行对比。结果 A组新生儿误报率( 11.43%)、误吸率( 5.71%)、医院感染率( 5.71%)显著高于 B组新生儿误报率( 0.95%)、误吸率( 0.95%)、医院感染率( 0.9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统计学有意义。 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0.48%)显著低于 B组护理满意度( 100.0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新生儿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能够提升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降低院内的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有效性 家属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避孕套的检测是避孕套在生产、采购、储运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避孕套检测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是保证检测结果和数据准确性的基础。本文针对避孕套检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明确要求了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力和水平,更好的为育龄群众提供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的保障。

  • 标签: 避孕套检测 质量管理 风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传统护理方法前提下联合应急办法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临床使用成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肿瘤性疾病并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0名入组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患者,参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前提下结合应急办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护理失误发生概率和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长、住院花费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护理失误发生概率都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应急办法 妇科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并评估人性化管理在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9月年至2022年9月,我们选择了妇产科护理中的112例患者进行了观察,通过收集相关研究和文献,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并综合各种人性化管理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包括术前术后感染、出血、损伤等。而人性化管理措施可以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优化护理环境等方面来减少这些风险。此外,人性化管理还能提高患者参与程度,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结论: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减少风险、提高患者体验和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并推动整体的医疗质量提升。因此,在妇产科护理中应更加重视人性化管理的实施,以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就诊舒适度评分与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后,观察组患者就诊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风险护理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我院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助预见性风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风险评估 卵巢囊肿 护理效果 应用效用
  • 简介:【摘要】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的建立,对于医院管理的进一步优化、规范医院内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行机制、提升医疗物品消毒及灭菌质量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医院现代化发展及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区域CSSD的建立对于医院CSSD所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风险等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为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机遇 挑战 风险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现代医院科室构成体系中的基础组成部分,立足于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推进过程,制定和运用恰当适宜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自我防护措施,能支持获取到优质且良好的综合效果。文章将会围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风险防范及自我防护措施见解,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工作 风险防范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方法:研究对象:86例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选取时间:2020.10~2022.4;分组方式:随机;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预见性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泌尿外科 老年手术患者 护理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血液病危重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的专科风险管理对其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将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我科室住院的病危、病重的43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的专科风险管理),而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我科室住院的41例血液病危重患者纳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率为2.32%,常规组为9.76%,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实施皮肤压力性损伤专科风险管理后,血液病危重症患者的皮肤压力性损伤率显著降低。

  • 标签: 皮肤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 血液病危重患者 专科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穿刺点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包括PICC穿刺点感染的概念,发生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目的是降低肿瘤患者PICC导管穿刺点感染发生率。

  • 标签: PICC 穿刺点感染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用于妇产科对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20.00%,P

  • 标签: 细节护理管理 妇产科 风险事件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密封设备,是高活性药物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类设备。在生产药物之前,企业需要对这类设备的密封性能进行专门的测试,以保证设备的性能符合药物生产的基本要求。但是,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只是根据测试结果对设备的密封状况进行判断,而对密封设备整体的风险缺乏科学的评估,导致设备使用和药物生产中存在相应的风险漏洞。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工程密闭风险评估方法引入到药物生产中的观点,并通过相应的分析明确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及效果,为企业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密封风险评估提供相关经验内容参考。

  • 标签: 工程密闭风险评估 高活性药物生产 生产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风险护理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从2022年3月起到2023年3月份期间来本院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中随机选取84名,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数量一致的两个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后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采用手术室风险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风险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能减少手术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满意度,有利于患儿后期的康复。

  • 标签: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室风险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观察其输液外渗风险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输液治疗的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采用前馈控制措施可有效提升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进而使患儿及家属获得更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输液外渗 前馈控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在2021.3—2022.6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要求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提供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发生意外管道滑脱、药液外渗、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方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应用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