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肝功以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学指标(LDL-C、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ST、A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接受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进行检验,能够较好对患者的肝脏是否损伤进行判断。

  • 标签: 肝功能 血清学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工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还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上述的治疗得出,在治疗护理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中观察组患者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低,而在有关的医疗护理服务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效果,那能够有效的进行患者临床护理的干预,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展开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眩晕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患者期间展开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血压,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阐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旨在找寻最佳的精神分裂患者护理干预手段。方法以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分裂症患者为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日常用药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手段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更优。在护理前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15.93±1.21),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15.09±1.31),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9.30±1.20),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为(7.24±1.01),观察组更优。结论经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以此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善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状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90例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满意度;造口知识知晓率、造口护理方法掌握度;护理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造口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造口知识知晓率、造口护理方法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造口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造口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出院后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挑选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68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2年2月~2015年1月期间,将68例急诊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一组患者在就诊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称为研究组,记录研究组患者及常规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死亡率,并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短,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急诊内科采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急诊内科 护理管理 急救反应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06例,106例患者一律都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两组,每组都包括53例。参考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选择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天、气腹后10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应激反应各项指标。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前1天的应激反应各项指标参考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气腹后10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应激反应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传统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而言,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进而减少了应激反应对手术的影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布地奈德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肺功能变化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安全性高,极易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咳嗽 哮喘 布地奈德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各40例,另以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各组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最明显(P<0.01)。P-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6升高者与两项指标正常者相比,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帮助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分型,其血清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诊断与分型 P-选择素 预测 白细胞介素-6